【大讨论】肖家祥:加强供给侧管控,有效化解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摘要:肖家祥:未来几年,需求将进一步下滑,产能过剩矛盾会进一步加剧,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水泥行业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强供给侧管控,真正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希望水泥业借此良机,凝聚共识,共同行动,走出泥潭。
南方水泥总裁肖家祥
水泥工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集中体现在行业规模最大,占据世界三分之二,技术、装备显著进步并已占领国际市场,企业管理由粗放正在步入集约、高效,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已跻身全球水泥行业的领军企业之列。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2014年起国民经济告别高增长,开始结构性调整,水泥行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显著地摆在了所有业者面前,需求下滑,产能全面严重过剩,旺季不旺,价格恶性竞争,效益严重下滑。
2009年9月以来,国发〔2009〕38号、国发〔2013〕41号等文件陆续下发,明确提出严格控制水泥新增产能,化解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国家及地方协会领导、水泥行业一些有识企业家一直在努力探寻且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新增与供给,并极力推进,但水泥行业新增产能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大干快上”,2009年9月30日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约8.9亿吨,增幅100%。水泥产能过剩仍在加剧、价格恶性竞争还在无情地发生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主要原因和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执行不力,产能不断新增。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所有合法的阻止措施都不得不以失败告终,新产能还在持续增加中,产能过剩程度仍在进一步加剧。预计2015年新增熟料生产线年产能达4500万吨, 2016年还将有3000万吨左右投产。二是需求下滑,区域限产和自律不力,价格严重超跌。三是大企业担当不足,中、小企业投机心重,自律效果打折。四是与邻为壑,区域自律受制于跨区域冲击。部分优势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缺少担当,为了自身产能发挥,跨区域低价拓量,相互影响相邻区域市场,造成恶性竞争。
中国建材组建南方水泥以来,以“企业利益蕴于行业利益”为竞合理念,以控制供给、规范竞争为出发点,努力推动着行业自律工作,在业内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共识。未来几年,需求将进一步下滑,产能过剩矛盾会进一步加剧,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水泥行业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强供给侧管控,真正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希望水泥业借此良机,凝聚共识,共同行动,走出泥潭:
一、坚决遏止新增产能
借助供给侧改革东风,由中国水泥协会联手省级协会及全国前十二家(或更多)水泥企业,共同上书发改委、工信部,请求政府坚决落实国发38号、41号文,并立即叫停一切在建项目。所有在建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并进行分类梳理,不合规的无条件停止建设,合规的必须有减量置换指标,减量比例不低于25%,且要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及地区环境与能耗指标要求。
同时,明确从现在起,5年内各地不得以任何名义审批、备案新建熟料生产线。熟料线技改项目一律按现在在产产能(2015年运转率不低于50%)减量25%以上的原则,经公示和省级行业协会认定后,由省级主管部门按有关要求从严核准。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1.淘汰2000t/d及以下生产线,同时淘汰无石灰石矿山资源或资源配套不全的2500t/d及以下生产线。
2.淘汰直径3米及以下和水泥粉磨能耗不符合能源消耗指标的水泥磨机。
3.尽快淘汰全部32.5级水泥。
4.严格执行污染物环境排放标准,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国家或省级政府出台政策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自行关闭落后产能,支持大企业集团与小企业之间利用市场化手段合作淘汰落后产能,协助安置企业人员,积极盘活企业土地资源,并对淘汰水泥企业予以人员安置和资产损失等方面的经济补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三、落实北方地区错峰生产,开展南方地区减排限产,推行双控、双降,全面落实节能减排
1.政府主导坚定不移地推进落实北方区域错峰生产。
2.由环保部和工信部牵头,在南方地区开展以减少碳排放和节能为主要方式的常态化限产,并在春节、夏季高温等用能高峰季节开展错峰生产。
3.通过碳排放和能耗总量及单耗双控双降等强制性措施,促进日常节能减排。
水泥生产线排放不得超过初始确定的排放总量和强度标准,也不得超过上一年度实际排放总量,并逐步加大减排力度。同时实行污染物排放强度实时监控,通过碳排放、能耗总量及强度双控双降等强制性措施,实现节能减排。建议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确定并公布各水泥生产线下一年度的排放和用能指标,并报工信部、环保部批准后实施。同时完善管控手段,杜绝漏洞,坚决执行差别电价等相关政策。
四、加快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大企业践行下,中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企业由5000多家减少到3000多家,但仍然处于高度分散状态,行业集中程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经济体,行业在这方面仍大有可为。
1.大企业加快联合重组,并建议政策面对联合重组主导企业给予联合重组专项政策贷款,以支持加快区域市场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同时大企业在进行联合重组时应结合竞合企业间的市场布局,从有利于行业的角度出发,进行充分沟通,避免收购恶性竞争。
2.大企业间进行区域产能置换、股权合作等深层次合作。为提高区域集中度,减少大企业间的制衡,大企业间应进行产能置换,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增加各区域龙头企业话语权。近几年跨企业股权合作已在水泥行业展开,但力度较弱,需要继续加深、加强。
五、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形成全行业合力
建议由政府主导,各级协会牵头组织并督办,各区域大企业积极引领,共同推动国家政策落地。并形成协调机制,共同研讨解决行业内尚存的一些冲突与矛盾。
1.加强沟通,形成共识。由中国水泥协会牵头,组织前十二大企业集团,就行业形势及对策进行深入研讨,形成行业共识和行动纲领。
2.成立专班、强力攻关。成立相关工作组,研究对策、争取支持、推动落实。
3.完善全国和区域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全国由中国水泥协会统一协调,各省区由协会和大企业牵头协调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执行到位。
我们相信,做好供给侧文章,水泥行业、水泥人有智慧、有能力适应经济增速和水泥需求下滑的新常态,有效化解产能过剩,走出困境,实现健康发展。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孔祥忠:水泥投资项目核准权的市场…
- 肖家祥:加强供给侧管控,有效化解…
- 周龙山:浅谈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之路
- 李叶青:认清形势 回归理性 找准对…
- 杨勇正:面对当前形势,协调一致、…
- 姜德义:凝聚共识 携手共创水泥发…
- 崔星太:深化供给侧改革,平衡供需…
- 何坤皇:浅谈如何应对新常态下水泥…
- 冯建华:强化技术创新,开辟国际市场
- 隋玉民: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脱利成:甘肃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路径…
- 熊建华:2015年水泥行业现状分析及…
- 张传军:新建不停,脱困无望
- 李建伦:改变供给侧结构 化解产能…
- 张丽荣:在创新发展中解决困难
- 杨义:创新求突围 改革谋发展
- 周云峰:依靠科技创新 直面水泥行…
- 水泥产品实行生产许可的一些思考和…
- 徐德复:从供给侧寻找突破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