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环保>资讯详情

专家预计未来40年绿色经济投资将每年超万亿

更新日期: 2020年12月01日 作者: 金融橙 万敏 来源: 易碳家 【字体:
摘要:业内专家提出,“碳中和”将带来2020-2060年平均每年万亿以上的绿色经济投资,和届时约7万亿的年产值规模。

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年会的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绿色金融与30·60目标”主题进行交流。

“30•60”碳目标是指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全球正式场合提出的碳中和计划时间表,同时也是为我国能源革命设定的总体时间表。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在主持这次分论坛时表示,“30•60”碳目标的提出,彰显了大国担当,也为中国金融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

参与讨论的业内专家提出,“碳中和”将带来2020-2060年平均每年万亿以上的绿色经济投资,和届时约7万亿的年产值规模。

金融机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认为,要充分借鉴欧洲、英国等发达经济体金融业和监管机构支持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经验。马骏建议:以“不损害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为原则制定绿色金融标准;强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要求;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以碳中和为导向强化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切实落实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大力引进欧洲的低碳技术和低成本资金。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呼吁金融机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管理气候风险。他认为,金融机构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必须基于数字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这两大趋势,并反映在金融机构的理念、使命、愿景、组织和战略上。金融机构要从政策调整、技术变迁、产业盛衰、碳排放强度、能源效率、投资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等多维度分析资产配置风险,特别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集中度风险、市场风险。避开“搁浅”资产,严格把控煤电、煤化工、煤采掘等重大项目风险。同时做好信息披露和能力建设。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指出,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利于投资者有效地识别绿色企业并向绿色低碳上市公司配置资金,助力国家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我国逐步建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制度。一方面,监管机构持续强化对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方面信息披露的监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上市公司以ESG报告的形式来披露环境信息的具体办法。另一方面,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提升。随着上市公司ESG表现已经逐渐成为投资者衡量企业投资价值的重要维度,建立健全ESG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驱动力也来自于满足境内外投资者需求。

金融行业把握绿色投资机会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表示,要实现“30·60目标”,中国能源系统需要进行深刻的转型,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大幅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仅“十四五”期间,中国有望实现非化石能源从目前15%向20%的加速迈进。煤炭使用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快速下降,将由目前的58%下降到2030年的48%,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将下降到接近0。二是通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推进终端用能部门电气化。我国终端用能部门电气化使用率将从目前的27%逐步提升到2030年的32%和2060年的80%。四是引入碳定价机制。通过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应该为全国碳市场设置底价,并逐步提高底价水平,向更加合理有效的价格转变。五是加大低碳能源技术投资。“碳中和”将带来2020-2060年平均每年万亿以上的绿色经济投资,为金融行业提供了大量新的投资机会。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变资产配置,为我国实现“零碳图景”目标发挥关键作用。一是商业银行需要研究国家政策层面的行动方案,产业升级的技术路线,并结合自身发展战略,调整优化资产结构配置。二是商业银行做好环境与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积极识别和应对风险,提前做好资产配置和布局的调整。三是碳减排项目往往具有期限错配、信息披露要求高、成本收益不匹配、外部效应难量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商业可持续性,需要充足的外部激励机制抵补商业成本,如财税、环保、经济资本激励等各项配套政策。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表示,考虑到欧美发达国家能源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而中国能源需求仍然不断增长,因此中国的“30·60目标”更具有挑战性,也显示大国的担当。根据中金研究部电力新能源团队研究,这一宏伟目标将不仅加速中国能源转型,也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必将通过在供给端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实现能源脱碳,并在需求侧加大节能减排控制,以完成能源结构从“高碳”到“低碳”到“零碳”三步走的碳中和路径。他还预计碳中和对能源和相关行业的发展会产生三点长远的影响:一是“碳中和”将实现中国能源领域更清洁、更经济、更安全的能源结构。二是 “碳中和”将带来2020-2060年平均每年万亿以上的绿色经济投资,和届时约7万亿的年产值规模。三是“碳中和”将会拉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不但会创造例如自动驾驶,能源互联等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发展,也会带来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储能等新兴能源产业的提升。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善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机构,为实现宏大的目标共同努力。

202012011020534946.jpeg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