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水泥产能新增“闸门”变相打开,“重灾区”是否还有救?

更新日期: 2019年05月29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摘要:2018年水泥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政府加强环保治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保持了市场供需动态平衡,使经济效益明显增长。但值得警惕和担忧的是良好效益促使个别省份新的产能项目建设(包括续建、置换等)有明显抬头迹象,梳理中发现云南省首当其冲。
 
    2018年水泥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政府加强环保治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保持了市场供需动态平衡,使经济效益明显增长。但值得警惕和担忧的是良好效益促使个别省份新的产能项目建设(包括续建、置换等)有明显抬头迹象,梳理中发现云南省首当其冲。
 
    是什么原因使得云南省产生了如此庞大的拟在建生产线?这些产能全部投放后对未来市场的影响如何?目前的建设进度又怎样?怀着上述疑问,近期,数字水泥网对云南省水泥市场进行了调研,走访了省水泥协会和省内部分水泥企业,以期探询一二。
 
    新上产能总量庞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4月,云南省拟在熟料生产线共计16条,总产能1807万吨,占全国拟在建产能总量的30%,位居榜首。
 
    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已公示的16条生产线中,一条已于5月初投产;另一条因部分置换指标刚公示,具体投放进度尚不明确;其余14条生产线均处在建状态,且大部分项目建设进度如火如荼。
 
    数字水泥网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现有水泥熟料产能9294万吨,上述在建置换产能全部投产、并剔除少部分被置换的在产产能后,云南省熟料设计总产能将达1.1亿吨,实际产能1.2亿吨左右,增长率为17%-18%。
 
    然而,以上这些新增生产线或许还不是全部。据业内相关人士介绍,在2016年工信部联原[2016]11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水泥行业部分项目处理意见的通知》中,云南省违规在建水泥熟料项目共32个。除已建成、已置换项目外,目前尚有9个项目没有开展产能置换,涉及水泥熟料产能705万吨。倘若这9个项目也通过使用无效指标或异地置换的方式建成投产,将会对未来云南的市场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历史遗留问题、当前需求和盈利较好,催生了此轮置换热潮
 
    想要探究云南省水泥拟在建产能如此庞大的原因,就得上溯至十年前。
 
    为了化解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国家曾专门下发了两个指导文件:国发〔2009〕38号文件和国发〔2013〕41号文件。据了解,在两个文件下发前后那段时间内,云南省相关部门曾密集审批通过了一批熟料生产线,但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国家对违规生产线的管控趋严,一些缺少完整手续的生产线被叫停,这就产生了大量遗留拟在建生产线。2016年至2017年底,云南省使用了部分立窑产能置换指标,将一部分遗留生产线合法化。
 
    2018年产能置换新政出台后,不管是相关地方政府部门还是被搁置的在建水泥企业,都开始积极推进置换项目工作,以期能尽早投产、获取回报。以本次前往调研的某水泥企业为例:省政府的批文是2012年拿到的,2014年被国家相关部门紧急叫停,直到2018年通过产能置换得以恢复建设。目前,该项目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但由于建设周期被拉得过长,且前期投入的资金被长期占用,该企业的投资总成本大幅增加。
 
    调研中,数字水泥网还了解到,除了历史遗留问题所导致的置换产能不断增加以外,受当前市场需求旺盛、吨毛利丰厚等驱使,新上置换项目的积极性也很高,如景谷红狮、尖峰大展。
 
    总体来看,云南省的水泥熟料置换产能之所以数量庞大,与其历史遗留问题关系密切。同时,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水泥供应仍处短缺状态,短期内的利润可观,也催生了企业的置换热潮。
 
    短期市场供需关系虽好,但未来持续性存疑
 
    近几年,在高速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重大基建项目,以及新农村建设和扶贫项目的拉动下,云南省水泥需求呈持续上升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云南省水泥需求量突破1亿吨;其后2年则以3%-4%的增速继续保持增长,截至2018年,云南省水泥年需求总量接近1.2亿吨,占全国排名第七位。
 
 
    需求向好态势在2019年得以延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云南省水泥累计产量为3900万吨,同比增长5.98%,全国排名进一步跃升到第四位。从数字水泥网微观监测到的重点企业出货情况来看,自3月中旬市场需求启动以来,云南多数水泥企业的出货率持续保持在100%,部分企业甚至供不应求,需求旺盛程度强于周边市场。
 
    2019年4月18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实施“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项目行动计划(2019—2023年)》,提出将投资6万亿元,谋划推动2352个省级重点前期项目,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受此鼓舞,大部分有置换产能的水泥企业均看好未来三至五年的需求前景,认为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云南省水泥需求会持续性向好发展。
 
    但对此预期,数字水泥网持不同观点。因为综合区域熟料产能利用率、人均水泥消费量和在建置换项目等所有情况来看,实际上,当前所呈现出的这种较好供需关系,可持续性并不强。
 
    一个重要原因,是云南省依然属于产能过剩区域。数据显示,近五年云南省熟料产能利用率平均在67%, 2018年运转率最高,为73%;预计2019年产能利用率将与2018年持平。全年行业过剩产能仍在30%左右。
 
    第二个原因,是云南省的水泥人均消费量已处于较高水平,大幅提升空间有限。2018年,云南省水泥人均消费量达到2.4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吨;在整个西南地区也是仅次于贵州省,排第二位。以贵州峰值人均3吨的消费量为对标(注:贵州人均3吨出现拐点),对云南人均消费量做乐观假设的话,可以推算出其需求量峰值为1.4亿吨左右,较当前约有16%的增长空间,也就是说,在产能利用率保持70%不变的情况下,目前的在建置换产能还勉强可以消化。但核心问题是,在资金方面,云南省财政以及政府融资能力能否如同贵州省一样,这一点上暂时存疑。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偏远地区尤其是以基建投资拉动为主的地区,项目密集建设时,水泥需求均会呈现较大弹性;同理,需求出现回落时,其回落速度和幅度也会明显大于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
 
 
 
    置换产能投放将会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上述总量庞大的在建产能全部按计划投放到市场之后,将会在业内激起怎样的涟漪?对此,数字水泥网进行了梳理:
 
    1、短期内会影响市场价格的稳定,使得水泥价格出现回落。云南省目前在建置换产能主要分布在滇中,这一地区的企业竞争本就略显激烈,因此,今年下半年,随着置换产能的陆续投放,短期内的价格出现波动或不可避免。譬如,近期文山地区,因壮山实业投复产,低价抢量,导致水泥价格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下调,累计暴跌90元/吨。从侧面也反映出,新上产能不在主导企业(指自律倡导者)手中,对市场的“杀伤力”更大。
 
    2、中期将导致行业集中度下降、自律难度增大。目前,云南省的在建置换产能归属过于分散,仅有3条生产线隶属于大企业集团,其他多为单体企业。因此,上述产能全部投产后,将会导致省内前五家大企业的集中度由原先的62%下降至55%。再加上云南省本就没有政府支持下展开的错峰生产政策,因此,行业的自律难度会进一步增大。
 
    3、长期来看,会使得行业结构调整难上加难。通常情况下,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一般是指提升集中度和压减产能,然而,大量置换产能投放后,云南省的水泥企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并且由于异地置换的被允许,云南本地的有效产能也会大大增加,这一切,都会使得未来云南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雪上加霜。
 
    异地置换应予取消
 
    路再难,也得走下去。不管怎样,数字水泥网仍然希望,云南的相关部门和水泥企业都能理性面对这一现实、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地走好未来地每一步。
 
    一、建议水泥企业对未来的市场需求总量进行科学、理性的评估,从而减少盲目置换新上产能的行为。
 
    二、建议取消异地置换,避免本地有效产能的过度增加。目前,云南省日产1500t/d及以下的小规模产能仍有1000万吨左右,同时,云南市场封闭性较强,难以借助其他周边区域释放过剩产能,因此,当前云南水泥的产能置换行为应以优化区域产能为目的,取消异地置换,才能真实避免本地产能的增加。
 
    三、建议支持大企业集团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进行市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维护行业利益,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和实现绿色发展。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