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龚雷海: 要杜绝一切形式的违规新增产能
推进西部大开发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贵州省连续多年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水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水泥需求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今年1~2月水泥产量同比下降近20%,价格持续下降,水泥市场平均价格居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后五位。需求下滑,产能过剩矛盾在不断加剧,但仍存在着新增产能的压力,未来行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针对贵州省水泥产业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数字水泥网记者日前对贵州水泥工业协会龚雷海会长进行了特别专访:
数字水泥网:龚会长,您好!近几年来全国水泥需求已进入平台期,总体表现较为平稳,而贵州省水泥需求却仍保持快速增长,但今年初出现了严重下降,请您谈一下去年贵州省水泥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市场需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龚雷海: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我省经济建设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关键之年。
水泥工业作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产业,对实现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作为我省千亿级新型建材产业效益的重要支柱,社会责任重大。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振兴乡村、扶贫攻坚及加快基建投资等政策激励下,水泥工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与绿色发展并举,产业投资质量、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8年,我省水泥市场需求量稳中有增,主要是受益于扶贫攻坚项目建设拉动水泥需求,在我省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背景下,“组组通”农村公路项目、美丽乡村、城镇化建设等扶贫工程项目快速推进对冲了基建投资下滑的影响,全省扶贫攻坚项目建设带来约1850万吨阶段性需求增量,使得贵州水泥供需矛盾得到了阶段性缓解,造成水泥市场阶段性“繁荣”,全年省内水泥需求量达到9700万吨,突破历史高位。
但全年水泥需求总量呈现出“前高后低”、“淡季不淡”、“高位平台期”特点,需求增长阶段性波动强、区域表现差异大,除去扶贫工程增量部分,实际全年水泥需求同比下滑850万吨。前三季度扶贫工程集中建设下,高需求量极大程度缓解了产能过剩压力,市场保持整体稳定;自9月份以来,伴随全省扶贫工程项目建设集中收尾步入验收阶段,水泥需求短期快速下滑,加之民用市场水泥中期平稳需求因集中建设提前兑现,透支了未来农村的水泥市场,加大了未来水泥需求波动,预计需求下滑程度及过剩矛盾形势将更为严峻。
数字水泥网:在打好扶贫攻坚战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贵州省水泥协会做了哪些工作?
龚雷海:在助力我省扶贫攻坚相关工作方面,水泥行业在省水泥协会牵头协调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找准位置、主动作为。协会全年多次分地区走访、行业调研、召开“助力扶贫攻坚”动员会议,宣贯水泥行业打好扶贫攻坚硬仗的重要意义和认识;协会针对不同地区认真做好扶贫项目建设需求测算,以“保质保供”为工作目标,持续进行动态跟踪,协调企业开展熟料跨区域调剂,联合保供扶贫项目建设。
在协会倡议呼吁、行业广泛响应、企业措施回应下,为全省扶贫项目建设始终做好价格优惠保障、供应保障和质量保障“三保障”,在合力构建脱贫攻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行业让利,主动控制扶贫水泥价格,并有效抑制了水泥市场价格市场旺季上涨趋势,使贵州水泥整体市场价格保持南方各省市后列,为贵州省扶贫攻坚项目、政府工程、民生工程及城镇化建设节约财政资金逾20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
数字水泥网:与全国其他省对比来看,贵州省水泥价格一直处于较低价位,去年全国水泥价格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走势,而贵州却相反,去年下半年至今年3月份水泥价格出现持续下降,显示出市场在不断恶化。您认为目前贵州省水泥行业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
龚雷海:首先,行业的运行质量持续下行不止。
今年以来,全省陆续受雨雪凝冻天气、传统两节淡季、基建工程开工率不足、基建投资资金不到位等方面影响,市场需求远不足于预期,一季度全省水泥销量同比下滑40%以上;加之新增产能相继释放,供需矛盾被严重激化,造成了全省不同区域水泥价格同比下滑120-190元/吨,且市场价格下行趋势不止。截至一季度末,贵州省水泥均价较南方14省份水泥均价低208元/吨,较川渝两省市水泥均价低159元/吨,多数水泥企业经营困难,工业产值及利税大幅萎缩,行业脱困发展、健康发展无从谈起,员工薪酬待遇及福利更是长期得不到保障,数十万行业从业人员就业、社会稳定等问题凸显。
其次,无法避之不谈的问题仍然是供需矛盾突出,且将进一步加剧。
早在国发〔2013〕41号文件就已经说明,水泥产能过剩已造成了社会资源巨大浪费,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就我省实际情况而言,虽然多年来水泥去产能政策持续发力,但实际过剩程度却仍然持续加重。
一是从总量上看,我省水泥行业已达到严重过剩水平。截至2018年底,全省拥有熟料生产企业75家,共有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85条,熟料产能近1亿吨,水泥产能近1.4亿吨,自“十一五”发展规划之初增长近四倍,人均拥有水泥产能近4吨,较全国人均水泥产能1.7吨过剩两倍,较西南4省市人均水泥产能2.4吨高出七成。
二是从增量和产能集中度上看,新增产能加速上马,加剧过剩,集中度进一步降低。近年来贵州依然有多条新增产能及存量扩能技改项目陆续投产,新增水泥产能约1200万吨,当期增量占全国约一半,势必将加剧省内产能过剩矛盾。同时,值得警惕和担忧的是目前仍有违规新增产能上马,新增压力依然掣肘未来行业健康发展。全省按资本方归属,已达到35家集团公司,目前的集中度原本就远远不够,违规新增产能的出现又将进一步降低全省水泥产能集中度,这与国办发34号文和黔府办发75号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实施意见》所要求的“提高生产集中度”背道而驰。
三是从区域布局上看,无论从供需关系还是效益水平,省内分区域行业差距继续扩大。贵阳、安顺、遵义、前南黔东南等地区,受到新增产能释放及重点基建项目与扶贫工程收尾较早影响,供需关系进一步恶化,目前依旧处于亏损局面。
数字水泥网:我们注意到,贵州省水泥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新增水泥产能的压力很大,尤其是通过跨省置换新增产能将加剧贵州省的产能过剩矛盾。请您谈谈对水泥产能置换政策的理解,包括异地置换问题的看法。
龚雷海: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出台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合理优化布局、减量置换达到去产能的目的,置换新政虽然强调应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旨在引导过剩地区向不过剩地区转移、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在当前水泥产能全面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跨省置换不但不能解决产能转出省份产能过剩问题,更会造成转入省份产能过剩加剧,损害产能转入省份行业效益,严重打击行业联合重组的积极性,严重破坏了行业供给侧改革成果,并带来不公平市场竞争。
尤其是在贵州全省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跨省置换只会导致全省过剩程度恶化和集中度的降低,无法达到合理优化布局的目的,与行业去产能完全相悖。以实际情况来看,必须要严厉杜绝跨省置换转入我省的新增产能及新增扩能,以避免对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数字水泥网:为了更好地推动贵州省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龚雷海:一是要杜绝一切形式的违规新增产能。对于我省目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要切实确保水泥新增产能受控,要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违规新增产能和新增扩能。避免一边推动去产能工作,一边存在新增产能无法有效遏制,避免通过各种手段扩大产能规模、降低行业集中度、加剧过剩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我省违规新增项目上马仍然缺少合理的制衡机制,缺乏政府及工信、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包括行业协会参与的公开、公正、透明的审批制度。按照国发〔2013〕41号和国办发〔2016〕34号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举报查处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参与监管”,“发挥协会作用,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发挥协会组织协调和大企业引领示范及行业主流媒体舆论宣传引导监督作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强有力的各类违规项目的监督、曝光和惩治机制,对违反国发38号、国办发41号等文件的在建或已建成生产线,行业协会应联合工信、发改、环保等部门彻查,坚决同违背供给侧改革大政的行为做斗争,共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建议补充完善新增产能审批制度,增加行业协会对清理违规项目的协调作用。 对违规新建的项目,协会应该提请有关部门对项目来历予以追责。对拟建设的违规项目,应提请有关部门坚决予以收回注销;对已投资建设相对不足的违规在建项目,应提请有关部门坚决予以取缔。
二是要停止跨省转入产能。在面临跨省置换带来巨大的产能压力下,建议对现行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产能置换政策,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禁止跨省置换、重复置换、等量置换、增量置换情况的出现,明确以省内置换作为产能转入范围,避免跨省置换转入造成产能过剩加剧造成对我省水泥市场环境带来巨大影响。同时,协会发挥对省内跨区域减量置换政策执行监督的协调作用,鼓励本省以央企、国企及大型集团企业为龙头主体,发挥资金和自有熟料线资源优势,推动省内低效产能减量置换,合理优化我省产能区域布局。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