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
  • 暂无资料

访谈宋志平:我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更新日期: 2014年02月14日 作者: 刘青山 来源: 中金在线 【字体:

  访谈:

  我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文|本刊记者 刘青山

  关于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的成功重组,媒体已经有诸多报道,并且概括出了“宋志平模式”。而在宋志平看来,在产能过剩的钢铁等领域,这一重组模式可以复制。

  大企业要“解放全人类”

  《国企》:过去几年,中国建材联合重组了数百家民营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名副其实的先行者。关于这一过程的分析很多,在您看来您的整合经验有哪些?

  宋志平:首先,得益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前行业中的市场竞争模式更多的是零和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认为,优胜劣汰是市场手段,联合重组也是市场手段,而且是高级市场手段。因为它减少了资源浪费,优化了市场,避免了工厂倒闭、银行损失、工人失业等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作为行业中的领袖企业,中国建材不仅要考虑自己赚钱,而且要引导市场良性运行。大企业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你“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你自己”。

  其次,要靠文化凝聚力量。对于企业来说,文化定江山。企业必须靠统一的文化和共同的价值观吸引人、凝聚人、塑造人。中国建材开年度工作会议,台下四五百人有一半是民营企业家。但是,大家协作得非常愉快,认同感很好。一觉醒来,大家都有“我是中国建材人”的感觉。

  再次,要靠机制。比如,为民营企业家保留股权,让他们在企业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

  要说到具体做法的话,中国建材这些年研究了一套管理的“八大工法”,在产业制造等方面形成了突出的竞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国企》:中国建材重组整合为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在水泥行业以外的领域,这种模式的适用性如何?

  宋志平:钢铁行业与水泥行业同属产能过剩产业。但是,钢铁行业2013年除特种钢以外,全线亏损。而水泥行业在中国建材市场竞合理念的引领下,实现了800亿元利润,比2012年多了300亿元。

  在行业里,海螺是我们的竞合对手,在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处于行业领先;而中国建材在市场整合能力和议价实力方面具有优势。海螺需要中国建材市朝的能力,并且从市场良性化中受益;中国建材也需要海螺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这种互补的关系是在市场中产生的,不是谁的行政命令。

  海螺在行业里最赚钱,但没有中国建材,它赚不了那么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水泥是严重过剩行业,以前库存积压很严重。中国建材改变了这一做法,广泛推广了暑期、寒假放假限产和零库存的做法。这为行业秩序优化创造了条件。如果钢铁行业或者机械制造业有海螺和中国建材这样的境界,不至于像今天这样损失惨重。

  五年前,我把中国建材的并购经验复制到了国药集团,并且取得了实效。国药集团引入民营企业资本构筑平台公司,再通过在香港发股,用募集的资金进行大规模并购,并在并购企业中留给民企创业者30%的股份,把市锄制真正引入到央企内部,实现了双方共赢。目前,国药集团建起了覆盖全国的医药物流配送网络。

  《国企》:大规模的联合重组必然导致负债率偏高,这是不少企业开展并购的最大顾虑。您认为应该怎么正确认识这一问题?

  宋志平:关键不在于负债高低,而在于你有没有可观的利润来偿还本息。

  过去几年中,中国建材每年交给银行的利息有100亿元,每年上缴国家的税收有150亿元,同时,每年还有100多亿元的利润。中国建材的偿付能力是从哪儿来的?来源于市场经营和内部管理。中国建材重组的这八年来,中国水泥的产销量一路攀升。在这样一个增长的市场中收购比较安全,因为有市场做支撑。再加上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度整合工作,企业就有了不错的效益。

  未来,我希望通过探索优先股、永续债等新型融资模式,来化解中国建材偏高的负债率。

  大规模收购已经告一段落

  《国企》:现在,随着中央对混合所有制的明确认可,企业界对此反响热烈。这会不会成为中国建材新一轮收购的起点?

  宋志平:中国建材大规模的收购基本完成了。在这一轮的混合所有制热潮中,中国建材要做的工作是积极引入战略和财务投资人,进而降低资产负债率,同时也会围绕核心利润区建设,做一些填平补齐的收购。

  2013年,中国建材的销售收入是2570亿元。我认为,这已经不算低了。未来要把更多精力从速度和规模向质量和效益方面转移。下一步,我们应该重点研究怎样让现有企业产生更多的利润。

  我本人是工厂起家,做过十年的厂长。我理解做工厂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这4.5亿吨水泥该挣多少钱?我们现在的毛利润最好的时候也只有30%左右,而全世界水泥的毛利润是40%~45%。如果我们到了这个水平,能挣多少钱?至少300亿元。其实,我们现在挣的钱还不多,只是过去水泥行业都不挣钱,大家觉得中国建材挣到了钱。可是,和我们拥有的巨大水泥产能比,这点钱是初步的,以后应该更多。

  《国企》:在产能过剩短期内得不到本质性改变的情况下,中国建材如何才能挣更多钱?

  宋志平:中国建材过去的成功得益于改革,未来会继续坚持改革的主旋律。下一步,我们会把并购企业的规范化治理、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持股等落实好,更好地把资本和劳动要素结合起来,让改革释放红利。

  改革不是口号是行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中国建材要继续做摸石头过河的人,在上述各方面先做起来。

  在产业方面,要以科技创新驱动和引领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攀升。水泥是中国建材长期获利的基础,要优化发展质量。现在,中国建材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但是,未来我们要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优,做全球效益最好的水泥企业。新型房屋、绿色小镇和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也是未来发展重点,中国建材要力争成为全球最大的工厂化房屋制造商。我们还要发展新材料。中国建材不能只有皇冠,皇冠上面还要有明珠。这个明珠就是高科技的新材料产业。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