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
  • 暂无资料

姜德义:赢在低谷

——数字水泥访金隅股份公司总裁姜德义

更新日期: 2012年09月17日 作者: 禾刀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摘要:姜德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及看法,认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产业的重新洗牌需要政府引导、企业明白,水泥企业无论竞争还是收购都要有理性。不断地提高产业水平,降低能耗,提高服务,从而让行业健康的发展才是未来水泥产业发展的导向。

    “时来天地皆同力”,一个企业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它成功时所环绕的光环,而更在于它身处低谷时清醒的判断力、敏捷的决策力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低谷是一种逆境、一场磨难,是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态,而面对低谷的心态则是一种境界。失败的大都是在低谷中出局,成就的辉煌都是从低谷中走来,此所谓“赢在低谷”。

 

    8月中旬。北京。

    清晨略微的凉意随着阳光的投射已逐渐散去。然而与逐渐升温的天气不同,2012年的水泥产业正在遭遇着一轮“寒流”——4万亿投资,市场高企高落中,投资急剧放大,在前三年多方占上风的背景中,这种产能问题一直被掩盖着,在2011年下半年尤其到年底时,需求的放缓使放量的产能已无法压制,像火山爆发、洪水一样爆发出来,为走量打价格战的局面再度重演。

    关于市场:当前低谷是合理回归

    面对低谷,姜德义——这位金隅水泥掌舵人,一如既往地坦然而淡定,“我们现在市场所出现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是发展过程中的合理回归。”

    早在2008年底国家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出台时,在很多人都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这个诱人的“香饽饽”时,他就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所在,认为“狼来了”。果然不出所料,周边的水泥大举进入,市场平衡被打破。

    然而,对有能者来说,低谷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市场经济,避免不了的“过剩经济”,此前市场高速发展,谈结构调整、谈市场整合,都还未到时机。姜德义认为,只有在产能过剩时产业才能重新洗牌,才能带来成本的下降、技术的进步、服务水平的提高。

    他同时也强调,这种竞争需要引导,如果政府引导的好、企业明白的话,产业很有可能走上一个新台阶;如果引导不好的话,水泥产业就会掉入深渊,在恶性竞争里转不出来了,在价格上打圈圈。这种恶性竞争很可能会带来产品质量的下降,得不偿失,从而对社会产生影响。

    关于收购:不比体重比健康

    目前价格走低是好事,阻挡住了投机者,并降低了收购成本。但姜德义认为目前也还未到真正大规模调整的时候,“水泥价格现在还高,市场的需求也还并没有到低的水平。”

    2012年上市公司纷纷调低中期业绩,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其实还未切身体会到严冬的来临——前几年市场高企,新建5000t/d生产线可能三年就回本了,如果企业前期有一定的储备、负债率也不是很高的话,现在这个形势应该说还在忍受范围内;但对靠高利贷、在市场下滑时期刚刚步入的新建企业来说,或已在考虑出局,民企是最现实的。

    而大企业相对来说资金都还比较充裕,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打的就是资金链。中国建材发股票、海螺发债券……大企业的经济基础都不错。姜德义笑称“不缺钱就怕缺理性”。目前收购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收购方式,金隅收购的都是优势企业,或者是有战略意义的,姜德义表示,金隅都不比体重比健康,做出特色才能保生存。根据统计,金隅水泥上半年已完成全年计划的52%。

    关于大企业:默契是关键

    前十年快速膨胀的市场中,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大企业之间也是竞争的,随着进入平稳期,实际上市场份额已基本到顶点了,下一步就是整合了。

    然而整合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要规范市场,首先得规范自己,特别是作为龙头的大企业,必然要先规范自己,在必要时有“以小我成大我”的牺牲精神和魄力。在这一点上,姜德义由衷地提到2012年上半年东北市场的优异表现离不开亚泰水泥的贡献,完全起到了东北老大哥的风范,能够忍辱负重团结大伙儿。

    对于市场下一步整合,姜德义认为经济大幅度增长并不完全是件好事,其实与跟我们国际大环境比,当前的中国经济还有发展的余地。因势利导,将会事半功倍,这种“势”可与而不可求,如何借着当前这个势,既不形成垄断,又不无序、恶性竞争,通过这种调整整合不断地提高产业水平,降低能耗,提高服务,从而让行业健康的发展,姜德义认为这是未来水泥产业发展的导向。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