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资讯详情

财政部重磅发声,极简版要点来了!

更新日期: 2024年10月12日 来源: 南方日报 【字体:
摘要:蓝佛安表示,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用作项目资本金超2600亿元。

202410121612266095.jpg

今天(10月12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这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个方面。

蓝佛安称,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止于四点,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进行研究,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赤字提升空间。

蓝佛安表示,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今年预算目标。

财政政策

今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

蓝佛安介绍,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

蓝佛安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指导地方依法依规使用预算稳定调节资金等存量资金,保障财政支出的需要。

将强化库款调度,对库款紧张的地方予以适当支持

蓝佛安表示,下一步将强化库款调度,对库款紧张的地方,中央财政通过提前调度的方式,予以适当支持,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加强库款监测,增强基层财力保障能力。

房地产

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蓝佛安表示,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财政部与相关部门同向发力,聚焦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增量措施,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主要是考虑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确有需要的地区可以用于新增土地储备项目。

将用好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

廖岷表示,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考虑到当前已建待售住房较多,将用好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并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方向进一步优化调整,适当减少新建规模,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方式收购。

研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政策

廖岷表示,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正在抓紧研究明确和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政策。

特别国债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蓝佛安表示,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已发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办法,建立备付金制度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发布会上表示,日前财政部发布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办法,提出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实行专账管理,建立备付金制度,采取更严更实更细措施管好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接下来将按计划全面完成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国债发行任务,及时下达预算调拨资金。

地方债

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

蓝佛安表示,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

蓝佛安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相关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做详尽说明,这项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是一场“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压力,可以腾出更多资源发展经济,巩固基层“三保”。

同时,财政部将对违法违规举债问题严肃查处问责并限时整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风险。

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

蓝佛安表示,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用作项目资本金超2600亿元。

财税体制改革

拟在今明两年集中推出一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举措

蓝佛安表示,抓紧出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注重加快推进改革和推动财政科学管理和有机结合,积极回应社会和基层关切。初步形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作为今后改革总路线图。抓紧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实施,拟在今明两年集中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特别是一些事关顶层设计的基础性制度,如健全预算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等。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