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图片资讯
  • 暂无资料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4年)

更新日期: 2020年01月02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关于印发《中国水泥协会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4年)》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监事会成员:

为了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水泥工业的新发展,中国水泥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负责人,并由大集团的领导人担任会长,新一届协会理事和会长必然要明确未来五年期间,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协会的工作目标,并向全行业和社会公布“施政纲领”。

根据高登榜会长提出的《关于落实乔龙德会长四个重点工作的要求》,以及乔龙德会长对《实施意见》的批示,秘书处起草了《中国水泥协会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4年)。《行动方案》中“主要任务”和框架是依据高登榜会长的《实施意见》确定的。

本《行动方案》(送审稿)广泛征求了协会副会长、50强企业、各地水泥协会的意见,并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补充;12月16日已提交八届一次会长会议上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广大会员单位贯彻落实,并监督中国水泥协会的执行情况。

附件:中国水泥协会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4年)

中国水泥协会

2019年12月23日

附件


中国水泥协会

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0~2024年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处

2019年12月23日


编制说明

1.为了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水泥工业的新发展,中国水泥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负责人,并由大集团的领导人担任会长,新一届协会理事和会长必然要明确未来五年期间,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协会的工作目标,并向全行业和社会公布“施政纲领”。

2.根据高登榜会长提出的《关于落实乔龙德会长四个重点工作的要求》,以及乔龙德会长对《实施意见》的批示,秘书处起草了《中国水泥协会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4年)。《行动方案》中“主要任务”和框架是依据高登榜会长的《实施意见》确定的。

3.本《行动方案》(送审稿)广泛征求了协会副会长、50强企业、各地水泥协会的意见,并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补充;将提交八届一次会长会议上审定,然后在数字水泥网、《中国水泥》杂志、中国建材报等媒体刊出,向全行业和社会公布。

4.本《行动方案》内容将作为每年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议对协会负责人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依据,也是中国水泥协会监事会对协会驻会领导监督的重要内容。

5.中国水泥协会将根据《行动方案》中的 “主要任务”来设置与调整内部业务部门和岗位职责,作为考核部门负责人业绩,引进专业人才和员工在职培训的依据,以确保《行动方案》中“主要任务”的完成。

6.12月16日在中国水泥协会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长会议上,原则通过了《行动方案》。另外,在行业形势发生变化时,将适时对《行动方案》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

 

 

《行动方案》编制组2019/12/23

中国水泥协会

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0~2024年

为了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中国水泥工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绿色转型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共赢的持久、稳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将在上届理事会工作布局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去产能、补短板、稳效益”,全面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锁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创新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探索行业结构调整新模式,力求行业效益稳定。为此,中国水泥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6〕34号《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目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用二代技术标准全面改造提升中国水泥工业,把提升产品功能,加快绿色智能发展,拓展延伸服务业,“走出去”国际化经营,作为实现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形成行业发展、行业建设、行业治理和行业自律四位一体的新型行业发展新格局。

(二)总体目标

实现去产能,解决产能严重过剩,实现创新提升、结构优化、经济效益稳定,既是水泥行业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也是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目标。到2024年底,全行业熟料产能利用率到75%~85%合理区间;全国十大集团产能集中度和省内前三家大企业产能集中度再有10%以上的提升;50强企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领先;创新提升后的新标准引领行业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走出去发展和服务业发展各占15%左右;行业文化建设、市场秩序治理和自律组织形成良好的体系和氛围,行业经济效益实现稳定;全国水泥协会组织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三)六个格局

在总体目标框架下,中国水泥协会积极推进实施六个工作格局工作方案。一是,《以二代技术为目标推进水泥技术创新新格局工作方案》;二是,《加强行业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协会系统领导力的新格局工作方案》;三是,《多措并举化解产能过剩,推动经济效益稳增长的新格局工作方案》;四是,《总结区域平台试点经验,推广结构性改革创新的新格局工作方案》;五是,《走出去拓海外市场,形成两个市场并举的新格局工作方案》;六是,《政策推动、大企业带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新格局工作方案》。这六个格局既是总体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必须取得实效,才能完成目标。中国水泥协会要不忘行业发展壮大的初心,肩负引领协调服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二、具体指标

为实现总体目标,现确定具体定量、定性指标如下:

1.把淘汰落后,解决产能严重过剩,提高产能利用率,摆在行业一切工作的首位。压减产能,到2024年底,全行业熟料产能利用率达到75%~85%合理区之间,实现“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目标。

2.把推进产能重组整合,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摆在推进行业体制改革的首位。到2024年底,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全国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75%以上,水泥产能集中度达到65%以上。10个省区内前2~3家大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达70%以上。

3.把全面提升与推进二代水泥技术标准,摆在行业技术创新提升,实现产业升级的首位。2020年,按照二代水泥技术标准建设一批示范生产线;2021年开始,对符合条件的置换新建生产线和改造提升的生产线全面推广二代水泥技术标准。到2024年底,行业50强企业力争半数以上生产线接近或达到二代水泥技术标准要求。

4.把总结提升并推广区域市场化去产能的新举措,摆在行业改革创新的首位。继续总结提升并不断完善区域市场平台创新与实践经验并加以推广;在提高效能的基础上,争取得到各地政府的认可与政策支持。2024年底前力争15个省区组建区域市场经济平台,力争2~3家平台公司建立去产能的专项资金,创立市场化去产能的长效机制。

5.把强化行业文化建设、加强行业治理和自律,摆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效益稳定的首位。遵循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的行业文化,树立和维护市场诚信和谐、公平竞争环境,强化区域治理和行业自律的功能建设。以环保和能耗标准为依据,差异化实施错峰生产,实现区域市场供需动态平衡,确保行业效益持续稳定。

6.把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引领协调服务功能,摆在协会组织自身建设的首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协会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在职人员的大局意识,提升站位和能力,充分发挥协会在提出建议、争取政策、实施战略和发展规划制订、发布团体标准、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协调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环境、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功能作用。与各省市自治区水泥(建材)协会一道,共同构筑行业认可、企业信赖、工作有效的全国水泥协会系统的协会。

三、主要任务

(一)去产能——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创新,加快压缩过剩产能

1.严禁新增产能,加大产能置换政策执行监督。协助政府制定产能置换政策操作指南,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加大对“批小上大”等违规建设项目的查处和媒体曝光。加强协会听证制度对跨省产能置换政策的监督力度。推动政府部门对产能置换政策的修订工作,严控跨省产能置换,提高符合规定的建设项目的减量置换比例,支持环境敏感地区节能环保不达标的水泥产能退出。

2.提升综合技术标准和经济指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积极推进水泥质量、安全、能源、环保、矿山等相关综合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协助政府依照标准执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提出政策建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水泥粉磨站;鼓励大企业集团利用减量产能置换政策,带头关闭无效产能,主动调整产能布局。引导前10家大型企业集团各自编制并公布《2020~2024年集团公司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实施方案》。

3.鼓励区域性企业通过产权关系为纽带,建立、健全跨地区合作机制。协会要加强组织与引导,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推进区域市场内平台公司的体制创新试点工作。将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通过建立股权关系,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组建平台公司,建立去产能专项基金,创新市场化去产能的机制。要认真总结现有平台公司创新体制的试点经验,争取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支持政策。

4.协会要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正向引导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建议政府根据实际变化,加速制定2000t/d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的淘汰政策;对主动申请退出的产能,出台符合实际需求、谁受益谁补偿的奖补政策,适度提高补偿参考标准,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适当资金支持。

(二)调结构——坚持市场化整合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

1.加大市场整合力度,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落后产能主动有序退出。继续积极争取有利于产能重组、市场整合的产业政策,强调大企业集团在重组整合中的市场主导与主体作用。倡导大企业集团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本着市场化的原则,担当起行业发展的社会责任,牵头购并同一区域内的企业,尤其对东北等困难地区,积极介入重组兼并,扭转和改善水泥行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不平衡的现状。

2.积极推进优化产能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协会要与政府密切沟通,从政策上切实加大对行业整合重组的支持力度,对于产能过剩严重地区的整合重组应放宽政策条件,打造绿色通道,支持加快区域市场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支持全国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做优、做强、做大,引导本地企业参加区域市场平台公司体制创新试点,提高经营水平和区域市场产业集中度。积极应对进口水泥的市场冲击,呼吁国家主管部门加大对进口水泥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3.推动混合所有制的产权、股权的市场化和平台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区域水泥企业以资本或产权为纽带整合经营权。创新市场重组整合模式,推动和支持企业之间以相互参股、委托经营、资产交换、大小窑对接等方式的市场整合,鼓励和支持不同区域平台公司有资产交叉的企业进行股权置换,提高区域市场经济运营水平,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4.建立水泥在境外投资合作协调组织,促进一带一路健康发展。协会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境外投资,增强中国水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协会要组织建立水泥境外投资合作协调组织,制订境外投资企业行业自律规则,建立境外企业市场合作机制,引导企业理性投资,防范风险。由大型水泥企业牵头,采取股权合作、建管合作等抱团出海方式开展海外投资合作,防止海外区域性产能严重过剩;积极整合境外投资资源,共担境外投资风险。

5.鼓励水泥企业产业链延伸,加强上下游资源整合,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实力。以市场为导向,扩大特种水泥品种研发和市场应用领域。推广低碳水泥生产技术,提高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骨料、优质商砼的市场供给。鼓励投资水泥基材料的产业链延伸产品加工,拓展水泥链延伸,增加企业利润增长点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水泥行业综合竞争实力。

(三)促创新——坚持科技创新,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水平

1.制定中国水泥技术升级路线图,全面引领世界水泥工业的发展。组建中国水泥协会行业专家委员会,确定技术提升发展路线图,制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方案,实现中国水泥技术装备水平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加大国际技术交流合作,重视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促进中国先进水泥技术装备的国际推广。探索由国内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技术中心专家学者共同组建行业科技创新联盟,促进行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实力提升。

2.推进二代水泥技术装备标准贯彻实施,全面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着力抓好二代水泥标准示范线建设和经验总结,用二代水泥技术标准要求新建水泥项目和改造升级项目;实施水泥窑炉热工效率提升行动,全面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制订协会组织的团体标准,推进现有国标、行标的修订提高,创建更多绿色矿山、绿色工厂、智能化工厂。

3.加大协同处置和废渣利用力度,实现水泥企业功能拓展。协会要建议促成政府出台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政策,健全水泥窑协同处置和水泥企业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提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要加速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量,加大危废处置的品种范围。要加大水泥生产对工业废渣的利用范围,提高利用水平和消纳总量。

4.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开发含能可燃废弃物替代燃料技术,鼓励生物质替代燃料的研发,提高水泥窑替代燃料比例,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鼓励实施水泥窑尾气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项目,探索扩大二氧化碳延伸产品和价值提升。研究新型低碳胶凝材料,推广低碳生态水泥。提高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

(四)稳效益——坚持错峰生产强化行业自律确保效益稳定

1.坚持推行差异化错峰生产,努力稳定行业效益。在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必须坚持水泥错峰生产和停窑限产常态化。错峰生产和停窑限产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重要途径,是维系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和减少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行业效益稳定的重要基础。协会要编制《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操作指南》,作为政策建议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大企业在错峰生产和停窑限产中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协会要争取地方政府对错峰生产的支持和过程监督。大企业和协会要联手强化行业自律和区域协调。

2.强化行业自律和治理的组织建设,建立跨区域的自律和治理协调机制。行业自律和治理的关键,是大企业领导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各级协会组织的作用是否发挥。要发挥协会组织的市场协调功能,完善各省市自治区内大企业为主的行业自律和治理组织建设。要加快建立跨区域的自律和治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区行业协会作用,协调各地区行业运作。要在现有的晋冀鲁豫区域行业自律协调组织、长三角地区自律协调组织、泛东北地区自律协调组织、沿海区域自律协调组织、两广地区行业自律协调组织基础上,2020年筹备并建立云贵川渝地区和陕甘宁青地区行业自律协调组织,以及特种水泥行业自律协调组织。

3.实现市场信息和跨地区资源共享,引导行业有序竞争。协会要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和市场调研结果,定期发布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实时分析和及时反应市场变化的新情况,提出经济运行导向,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协会要加强企业生产、库存、成本、投资、市场需求数据的动态监测,发布六大区域和重点城市价格指数,引导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协会要利用掌握行业信息资源的优势,为更多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产品,为企业制定经营策略和价格策略、营销策略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支撑。

4.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建立行业文化自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要在全行业学习贯彻《反垄断法》等系列法律法规,杜绝价格协议,反对低价倾销行为,主动申报经营者集中,增强企业守法经营意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要宣传推广“行业利益大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行业先进文化理念,建立行业文化自信。要在50强企业中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起草、发布、评价工作,提升行业在社会的美誉度。

四、保障措施

1.增强服务政府意识,协助政府通过政策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增强服务政府意识,坚持协会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交流行业信息,汇报工作,建立政企协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反映企业的共性诉求,提出相关产业政策建议和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争取政府部门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推动产业政策建议制修订工作。要主动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行业调研和督查工作,接受政府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和行业听证,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

2.充分发挥协会负责人的责任担当作用、增强协会凝聚力执行力。按照章程规定,理事会对行业发展具有重大责任,受理事会委托,在理事会休会期间,由所有协会负责人参加的会长会议行使理事会的权责,研究和决策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每年要在会长主持下,召开1~2次会长会议,研究和解决行业发展中1~2个重大共性问题。坚持务实开好大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充分发挥协会负责人对行业发展的责任担当作用,使协会真正成为具有凝聚力、执行力的引领组织。

3.强化全国水泥协会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引领系统服务水平。推行协会组织的企业化管理,增强协会在政府公关、政策研究、科技创新、市场协调、信息服务、国际交流等服务功能,解决协会运行中的资金困难、人才匮乏问题。落实协会工作“六个新格局”的任务,量化和考核协会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注重监事会对协会的监督指导。要加强省级水泥协会组织建设,开好全国水泥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充分发挥省级协会在区域市场中的协调服务作用,行业自律的监督力度,提升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引领协调服务水平。

4.强化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工作,提升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水平。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落实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协会要围绕行业科技创新重点内容,广泛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活动。要与发达国家的水泥协会组织建立互动机制,办好国内外水泥会展活动。要充分发挥科研、设计、工程建设单位和协会分支机构在引领行业科技创新和市场协调方面的专业化优势。要联合行业科技人才加强对绿色低碳技术,上下游混凝土、骨料、装配式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延伸和研发。全面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水平和行业竞争实力。

5.加大主流媒体对行业的正能量传播,提升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协会旗下的《中国水泥》杂志、数字水泥网要肩负起行业喉舌职责,引导各企业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共同维护行业来之不易的良性发展;反对个别企业向报道企业负面消息的个体自媒体妥协的行为,维护企业的品牌信誉。协会要组建行业宣传联盟组织,传播行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节能环保、海外发展、服务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贡献等正能量,弘扬水泥人的荣光,为行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氛围,提升行业良好社会形象。

202001021426397352.jpg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