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山西:全面实行水泥熟料错峰生产

更新日期: 2017年04月14日 来源: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字体:
摘要:山西省建材工业2017年行动计划:采暖期(1月1日-3月31日,11月15日-12月31日)全面实行水泥熟料错峰生产,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压减熟料产量,同时有效避免水泥熟料生产排放与取暖锅炉排放叠加,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山西省建材工业2017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晋经信投资字〔2017〕69号
 
    各市经信委、各有关部门、委内各处室:
 
    现将《山西省建材工业2017年行动计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3月17日
 
    附件
 
山西省建材工业2017年行动计划
 
    为促进我省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2017年,建材工业完成投资550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10%,绿色建材产品占比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
 
    1. 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
 
    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设项目;暂停实际控制人不同企业间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置换。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险废物、电石渣等固废伴生水泥项目,必须依托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不扩产能的改造。新上工业玻璃项目,熔窑能力超过150吨/天的,应依托现有平板玻璃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2. 推进重点建材项目建设
 
    年度重点推进大同联绿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项目、垣曲国泰矿业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平方米高强韧纳米微晶玉石板材项目、山西中技金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轻钢轻混凝土结构住宅产业化示范项目等40个项目建设,力争20个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
 
    3. 推广建材产品绿色生产
 
    依托山西建工集团绿色建材产业园、中晶环保科技绿色建材产业园等推广绿色建材生产。推进节能低碳改造,围绕金隅水泥有限公司危险废物处置推进以煤矸石、粉煤灰、城市污泥等固废综合利用生产绿色节能新型建材;托山西青春玻璃有限公司二线日产600吨浮法玻璃炉窑纯氧燃烧技改项目等玻璃熔窑高效燃烧、余热利用技术以及陶瓷窑炉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治理、原料干法制粉和连续球磨等技术。
 
    4. 推进水泥企业兼并重组
 
    在水泥行业支持优势企业搭建产能整合平台,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联合重组,整合产权或经营权,优化产能布局,提高生产集中度。鼓励企业间探索以产能互换、生产线互换、租赁、托管、交叉持股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按区域形成核心利润区。重点推进冀东金隅、山水集团对现有熟料生产线的整合。
 
    5. 开展水泥错峰生产
 
    采暖期(1月1日-3月31日,11月15日-12月31日)全面实行水泥熟料错峰生产,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压减熟料产量,同时有效避免水泥熟料生产排放与取暖锅炉排放叠加,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
 
    6. 推进智能制造
 
    鼓励建材企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生产,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和数字矿山;在搬运、码垛等重复繁重操作工段和高温窑炉等危险岗位推广“机器代人”;针对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墙材制品生产的关键工序,开发和提高自主可控的生产装置及过程控制系统。支持建材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推进建材企业只能制造升级。
 
    三、保障措施
 
    1. 建立水泥企业台账
 
    建立山西省水泥企业台账,覆盖全省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以月了解生产运行数据,强化行业运行预警,避免水泥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2. 加强水泥行业执法检查力度
 
    加强对水泥墙材等建材产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违反强制性节能标准的行为。督促质监部门加大建材产品抽检力度;督促安监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执法;督促环保部门加强环保监察力度。通过强化监管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环境,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
 
    3. 实施有保有压的电价政策
 
    对水泥行业等过剩产能行业实行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材生产制造、传统建材产业绿色改造提升等企业,允许进行电量直接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