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GDP增长全国第一的背后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的GDP增长超过广东,成为全国第一。这是多年来未曾出现过的情况。
同时,今年以来山东省银行贷款同比多增也一直居于全国第一。那么,山东GDP全国第一,是靠贷款拉动的吗?
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投资完成7563.7亿元,增长32.2%。那么,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为何如此之高?如此之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山东GDP的快速增长有什么关系?
增势不减的贷款
的确,今年以来,山东省货币信贷总量持续增长态势不减。
统计显示,到9月末,山东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189.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年初增加1857.9亿元,同比多增645.6亿元,今年贷款新增量已超过去年全年贷款增加额达384.8亿元,新增量居全国第二位;贷款同比多增量今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投放快、节奏稳的贷款,的确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山东银行贷款呈现的特点,一是基本建设贷款同比大幅多增。1~9月份,基本建设贷款增加307.8亿元,同比多增134亿元,重点支持了全省企业新建和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特别是保证了全省煤电油运、房地产等领域及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投资需求。二是短期贷款和贴现贷款增加较快。前9个月,全省短期贷款和贴现贷款共增加1292.3亿元,同比多增657.5亿元,占全部贷款增加额的71.3%,同比提高18.9个百分点。
一般而言,如果一味地扩张贷款规模,不讲究贷款的投向与结构,所带来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在一段时间快速增长,而银行效益低下,甚至是银行不良效益增加。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出现在山东省的银行业身上。各金融机构实现的盈利增速与其贷款增量呈现出正比走势,统计显示,前10个月,贷款增量大的银行,其盈利都实现较大增长。前10个月,全省金融机构实现盈利139.2亿元,同比增盈68.5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盈利70.9亿元,同比增盈42.7亿元;股份制银行盈利24.8亿元,同比增盈7.6亿元;城商行盈利11.1亿元,同比增盈5.7亿元;农村合作机构盈利26.7亿元,同比增盈16.7亿元。高贷款增长幅度,良好的银行经营状况,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经济继续走强的背后
今年以来,山东经济发展呈现出态势良好的发展走势。
山东经济能够如此快速增长,首先是因为山东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说,山东就是一个能源大省。在全国能源普遍短缺的情况下,有了这个优势,山东就能够发展起一些其他省份难以发展的产业。
山东省统计局相关人士举例说,2004年,山东仅生铁产量就增长37.8%。冶金工业煤炭、电力消费占制造业能源消费的比重明显上升,达到16.3%和20.4%,分别拉动制造业煤炭、电力消费增长21.2%和39.0%。如果换到别的省份,比如说能源短缺的省份,或者说有能源而工业基础薄弱的省份,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发生。
然而,即使是有着如此强大的资源优势,山东省并没有“暴殄天物”,仍然对工业结构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调整。今年,山东对年产100万吨以下的钢铁企业、日产2000吨以下的水泥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所有在建钢铁项目,一律停建。山东全省11家电解铝厂年产能100万吨,限产50万吨。目前,山东已累计关停小高炉和小炼钢企业53户、立窑水泥生产线310条、小煤井596处。房地产投资增幅逐月递减,较一季度回落28.6个百分点,商品房空置面积下降13.5%。到6月末,房地产新增贷款同比下降32%。
钢铁行业是此次宏观调控的重点限制行业。然而,2004年山东钢铁产量新增600万吨,增量主要来自济钢、莱钢、青钢三大钢铁集团。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感慨地说,这些大企业产品档次高,新上项目也符合国家政策,尽管去年山东关闭了一些小钢厂,但此次钢铁行业的调整并没有给山东经济带来大的震荡,反而为山东钢铁行业再上新台阶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全国一片压缩投资规模的声浪之中,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依然较大的主要原因:山东固然有着自身的能源优势,但山东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却符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有保有压”的政策下,山东新增的投资,大抵上属于“保”的范围。
山东经济的另一个优势是“大”。今年7月,山东省确定了新的200户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名单,这已经是山东省“大企业集团军”第三次扩容了。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2692家大企业集团的名单中,山东省有292家入围,总数居全国第一位。新增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位居全国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山东省调整后的136户大企业名单里首次出现了民营企业;到2004年,200户名单里已经出现了75家民营企业,如果加上8家外资企业,非公企业已经占到了41.5%。国企民企比翼双飞,开始发出震撼市场的力量。另据了解,在这200户企业中,其中95家涵盖了山东省刚刚确立的电子信息、汽车、家电等七大产业链。实际上,这七大产业链正是依托这批大企业集团确立的。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专家冯群力认为,山东正在崛起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为特色的“群象经济”,其步伐稳健,辐射的范围和延伸的领域十分广泛。山东的这种产业结构、企业特点,与浙江、珠三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山东经济持续走强的又一个优势。作为经济大省,目前山东拥有数量占全国第三位的中国名牌产品,由此形成的企业“先锋”梯队成为推动山东经济之“轮”前行的不竭动力。在围绕七大产业链进行的结构调整中,山东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势项目重点加大了技改投入的力度。2004年,山东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投入开发资金163亿元,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8400多项;新组建了重型汽车、橡胶两个行业技术中心。去年前11个月,山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9850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和填补国内空白的2010项,投产率达85%。
经济走强带来的思考
山东省靠着这种内源经济和基础产业雄厚的优势,使全省经济一路走强。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是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利润、利税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利润和利税增长不仅高于同期销售收入,而且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工业利润增幅比全国高2.4倍。这正是山东多年来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所取得的必然成果。经济的健康发展,为金融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恰恰是今年以来,山东省贷款投放增速不减的根本原因,也是山东省银行贷款、利润双双增加的最大秘密。
其实,山东经济的增长固然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但更得益于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科学发展观的准确理解,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山东省委、省政府专门以鲁发[2005]26号文下发了《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也是支持山东银行业充分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的重要前提。今年,人行济南分行与各地政府携手,以全面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采用与各市政府举办银企合作项目促进会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政府、银行、企业符合市场特点的沟通与合作,找到了贷款供求的有效结合点。今年,人行济南分行和山东16个市政府分别组织召开了银企合作促进会,达成合同金额809.9亿元,协议金额1524亿元,截至11月29日累计到位资金861.6亿元,合同金额到位率达到100%。对优化全省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经济与金融的良性结合,提供了优越的“软件”支持。
“第一”从来不是那么好当的。综观近年来山东经济的发展,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是其一个重要特点。然而,从全国来看,中国依然是一个能源紧缺的国家,况且,已有的资源总有枯竭的那一天,一味依赖目前丰富的资源发展产业,将来就有可能受累于这些产业。以这些产业为基础,提供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才是长久之计。这一方面,山东经济只能说才开了一个头,后面的路还长得很。和全国一样,在“第一”的耀眼的光环下,山东经济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如第三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消费增长的结构问题、农民收入的提高问题等,仍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如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到山东经济今后的发展。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今年前三季度,山东GDP的增长速度成为了全国第一,那么,全年的情况又会怎样呢?明年,山东还会是第一吗?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金时网·金融时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