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协会质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贵阳召开
2016年11月24日,“中国水泥协会质量专业委员会(英文名为:China Cement AssociationQuality Technical Committee。英文缩写:CCAQC)”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理事会在美丽的贵阳隆重召开。中国水泥协会质量专委会(简称:质量专委会)的宗旨是:在中国水泥协会领导下,联合业内外从事质量研究、
监督、实施机构和专家,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共性支撑为指导,维护和提高水泥及水泥基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标准创新和检测标准体系建设;提升质量专委会会员单位在质量领域的研发水平和服务能力,开展国内外同行交流,扩大质量组织的行业影响力。
质量专委会作为中国水泥协会的分支机构,通过中国水泥协会接受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及认证认可相关机构的业务指导。质量专委会以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主要依托单位,由从事水泥生产的企业(集团)和行业质检机构以及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单位,以及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他表示,水泥质量专委会是应时代的要求而成立的,今后全国水泥质量的监管和服务工作,行业协会要承担起来,而行业协会要承担这项工作,就必须联合全国从事水泥质检,从事检测检验的技术装备机构及水泥研究机构,大家通过一个行业组织来共同推进中国水泥行业的质量上的管理。孔祥忠副会长分析了质量专委会成立所面临的两个大的行业背景及质量专委会所能做的工作:一是面临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面对产能过剩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研究和提供服务:第一、通过标准的提升去促进落后产能的退出;第二、随着产业集中度提升的到来,在集团化管理中的质量管控方面,应该帮助大企业集团去做好质量管理;第三、产品品种的研发。新品种的研发要有利于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来提升行业的竞争能力;第四、大集团确保质量稳定方面的人才培训。二是面临能效和环保的约束。质量专委会可以做的工作包括:1、产品质量与能效的提升方面;2、产品的安全性和新的环保标准和进步的要求方面;3、绿色低碳产品的推广;4、检测手段和核心仪器、装备的研发。孔祥忠副会长指出,质量专委会提供了一个大的平台,供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推进水泥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同时,通过这个平台,和国际上的同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质量专委会内部为政府做好水泥质量管理的服务工作,承接政府设计水泥质量标准的咨询和研究。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王郁涛主持会议,并宣读《关于成立中国水泥协会质量专业委员会》文件。会议讨论并通过关于《中国水泥协会质量专业委员会工作细则》,通过选举由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兼任质量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及代表有:中国水泥协会王郁涛,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颜碧兰,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武庆涛,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璐,江苏省建工建材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张国平,唐山冀东水泥集团宓振军,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陈幼荣,四川峨胜水泥集
团蔡攀,淄博市鲁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封立杰,广东弘朝科技有限公司林勋煌。通过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张庆华任质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崔健任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水泥协会范永斌任副秘书长。
新当选的质量专委会副理事长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陈璐代表副理事长单位发言,她表示作为第一届副理事长单位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质量专委会提供一个顶层的设计和未来发展的规划,在中国水泥协会整体的部署下去开展工作。目前,国家进行标准化的改革,《中国标准化法》也会修订,修订之后就会给团体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地位,协会标准应该说是这个行业的优秀标准、领先标准、引领标准、标杆标准,希望通过中国水泥协会授权质量专委会来开展协会的团体标准工作,通过协会标准来带动
整个水泥行业跟质量相关的方方面面因素的提升。最后她表示作为副理事长会履职尽责,尽心尽力的为质量专委会的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第一届质量专委会理事大会上,质量专委会秘书长张庆华介绍了质量专委会成立后开展工作和职责分工;质量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崔健宣读《2015年全国水泥质量评述》。会议讨论通过《中国水泥协会质量专业委员会会费管理办法(草案)》和《中国水泥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草案)》,并对中国水泥协会标准《低铬水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贵州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查院,并进行了技术交流。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