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在研究编制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规划
作为京津冀三地当中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河北正在研究制定大气污染治理的“加强版行动方案”。
近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主持召开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2015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河北省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2015-2017)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这里所说的《行动方案》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大气污染治理的‘加强版行动方案’,目前还在研究编制当中,快的话3月有望完成。”河北省环保厅的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根据张庆伟在河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河北的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2%、13.2%、25.7%、16.7%、5.9%和13.7%,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尽管如此,河北治霾的压力依然很大。根据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近日发布的2014年全国190座城市PM2.5年均浓度值的年度排名,在PM2.5年均浓度最高的十座城市中,有七座位于河北省。
这七座城市分别是邢台、保定、石家庄、邯郸、衡水、廊坊和唐山,其PM2.5年均浓度值分别为131.4微克/立方米、127.2微克/立方米、122.6微克/立方米、114.2微克/立方米、107.6微克/立方米、99.3微克/立方米和98.4微克/立方米。
河北煤炭消费首次实现负增长
根据河北省环保厅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汇报的环保材料,河北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雾霾的治本之策,2014年突出治本攻坚,加快结构优化调整。
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河北全省压减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产能1500万吨、水泥产能3918万吨、平板玻璃产能2533万重量箱,建成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中心45家,形成623万吨型煤生产能力,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高硫高灰散煤,全年煤炭消费总量减少1500万吨,首次实现负增长。
河北环保厅指出,经测算,2014年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约1.75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增速约3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结构调整对河北的GDP增长影响较大。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河北省GDP增速在6.5%左右,说明2014预定的8%的年度增速目标未能实现。
同时,河北省环保厅突出协同控制,强化重点行业治理。加强工业污染治理,组织开展了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四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计划,完成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工程577个,确定123家重污染企业的搬迁升级、退城入园,已启动36家。
在扬尘污染控制上,河北设区市建筑工地监控系统、渣土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分别达到97%和86%,综合整治散煤场2262家、工业企业料堆492个、关闭露天矿山414个、停产整治478个,列支3亿元资金专门用于秸秆资源化利用。
在机动车污染防治上,河北采取财政补贴、严格管理等措施,全年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6.7万辆,淘汰三轮车、低速载货汽车11.46万辆。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全部完成回收治理,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汽油。
值得关注的是,河北省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省、市、县三级共计600余人的环保警察队伍,省环保厅、公安厅两次联合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和“零点”行动,查处违法企业3197家,侦破污染环境类刑事案件194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26人。
根据河北省环保厅的介绍,2014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152天,同比增加23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平均66天,同比减少14天。其中,石家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4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46天,一级天数从0增加到9天。
2015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4%以上
目前,河北省已经确定了今年大气治理目标,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5.1%,PM2.5浓度下降4%以上。力争11个设区城市和两个省直管县(市)环境空气质量较上年有较大改善,PM2.5年均浓度较上年下降4.5%。
根据河北2015年预算安排,2015年省级安排47.6亿元着力用于生态治理,重点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治理地下水超采、节能环保、环境治理和林业绿化。其中,安排大气污染防治8亿元,保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
为了实现治霾的年度目标,河北省政府提出,2015年要扎实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全年化解粗钢产能500万吨、水泥600万吨、平板玻璃300万重量箱,压减煤炭消费500万吨。
为此,河北省将安排调结构稳增长资金204.6亿元,继续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今年河北省将安排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资金46.9亿元,其中包括工业转型升级资金12亿元。
目前,河北省正在研究制定《河北省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2015-2017)行动方案》。实际上,此前河北已经制定并发布了《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河北落实“大气十条”的实施细则。
问题来了,河北既然有了实施细则,可以统领到2017年。为什么还要另外再编制《行动方案》?
“这主要源于此前一份名为《基于‘大气十条’的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效果评估》(以下简称《效果评估》)报告,该报告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领导完成。该报告认为即使全面落实现有的减排政策,到2017年,河北省的部分地区依然存在PM2.5浓度不能降低25%以上的风险,也即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河北省环保厅的前述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领导对此很重视,因此启动了《行动方案》的编制。
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实际上实施细则里面的治霾措施已经够严格了,最终能够落实多少,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那么是否真的有必要在既有的政策基础上再加压加码,增加更为严格的政策措施?“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确保落实已有的政策措施。”
根据河北环保厅的估算,河北实施“6643”工程,计划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原煤、300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初步测算,仅完成6000万吨钢铁产能压减任务,将造成2580亿损失、影响557亿元税收收入,有60万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需要安置,每年需要支出社会保障金130亿元。
对此,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霾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无论是河北还是其他地区的治霾都需要科学规划,着眼长远,无法一味求快。“假设《评估报告》的结论能够成立,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并非马上就要加码加压,而是要反思我们之前确定的治霾目标是否科学?为何会不科学?反思之后,再采取应对措施。”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