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先详解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之路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首要工作任务。中国建材集团是我国建材领域的唯一央企,也是央企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排头兵,将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出题人,也是答题人和阅卷人。中国建材集团正在转型,核心动力是创新。今年,中国建材集团将科技创新放在重中之重。
周育先认为,不能把科技创新简单理解为从“从0到1”的创新,而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产业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在成果转化、产业扩大、产业升级、产业换代的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抓住创新。
全文如下:
01 构建新材料生态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中国建材集团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从2023年集团销售收入占比情况看,基础建材产业与新材料产业是其两大主体产业。其中,新材料产业年收入突破了1000亿元,利润占比突破了50%;基础建材产业收入突破了1500亿元。
“科技创新支撑了中国建材集团的新材料产业布局。整体而言,要推进中国建材集团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科技创新。”周育先说。
中国建材集团是我国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国家队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过去8年,中国建材集团研发投入共计近900亿元。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推动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是中国建材集团的重点工作。
2023年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取得新突破:新承担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在研“1025”工程二期攻关按期推进,完成集团“揭榜挂帅”项目一期中期评估和二期启动。建成全球单体最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基地,形成T1100碳纤维、70MPa储氢气瓶等一批原创成果转化示范。
周育先介绍,在多年研发投入的支持下,中国建材集团目前构建起了一个销售收入1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梯度产业体系和新材料生态布局。
中国建材集团还在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2024年1月5日,中国建材集团与中国建筑集团、清华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选择的是行业里领军的合作伙伴,这是一个信号,集团在2024年将会以更开放的姿态,聚集更多社会资源来推动科技创新,打通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通道。”周育先说,下一步,中国建材集团将在聚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围绕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02 填平“死亡谷” 跨越科技创新三道难关
“真正的要做好科技创新,很难。”对于建材领域的科技创新之难,周育先有切身感受,这个过程必须跨越三道关口。
“从0到1”的突破,是第一道关口。在周育先看来,中国建材集团具有深厚的科技创新底蕴,有能力做到“从0到1”的突破。下一步的任务是,一方面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基础研究,提升“从0到1”原始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另一方面要做到把高水平的成果转化成高水平的专利,把高水平的专利变成高质量的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真正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实现从“技术领跑”向“标准领跑”的转变。
中国建材集团在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已经设立了联合实验室。中国建材与埃及政府联合成立的实验室正式投运,制定出台了埃及的国家玻璃纤维标准。下一步,中国建材集团准备在法国成立“双碳”实验室,把中国的“双碳”技术转化成专利、转化成标准,用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技术改进升级欧洲国家的工厂。
成果转化的“死亡谷”,是第二道关口。“从成果转化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之前,或者说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产业之前的这一段特别难。回顾过往,中国建材集团部分创新成果在10年、20年可能还停留在一个百万级别、千万级别,规模上不去,原因在哪里?就是死亡谷没有越过去。”
填平成果转化的“死亡谷”,首先要有资金,第二要有装备。
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尝试以设立基金的方式填平“死亡谷”,极大帮助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2021年,中国建材集团牵头联手17家机构共同出资成立了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基金总规模200亿元,首期规模150亿元。这是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布局材料产业的重要一环。该基金定位于解决新材料“卡脖子”技术、保障新材料产业链安全和自主替代、推动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协同出资方培育产业生态,重点投资新材料领域。
被替代或被迭代,是第三道关口。“研发出来的产品一旦被替代或者被迭代,那么前面的所有努力基本上就全军覆没了。”
加快产业化发展,超前关注被替代、被迭代风险,是中国建材集团的下一步规划。为此,中国建材集团将系统性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创新的前瞻性,同步开展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替代产品的预研布局,强化后端到前端的反馈机制,形成科技创新闭环系统。
03 科技驱动 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端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坚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建材集团一手抓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手抓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强基转型。
2023年,中国建材集团结合“9+6”体系化布局,制定了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工作方案,空前加大了战新产业布局力度,并以有效的投资支撑战新产业落地。
中国建材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集团战新产业收入占比超30%,以战新产业为主的新材料板块收入再破千亿元,并突破了低碳水泥、大飞机碳纤维复材、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材料等多项“卡脖子”技术,在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累计投资近30亿元。
基础建材是中国建材集团的传统产业和“压舱石”业务。“近年来,受市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加剧、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传统基础建材经营深度承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通过整合优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水泥+’战略等措施提质增效,化解困局。”周育先说。
周育先表示,2024年,中国建材集团将继续坚持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端发力。
在战新产业端,中国建材集团将灵活运用内生增长、并购重组、资本运作三种方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内生增长方式上,充分发挥集团“揭榜挂帅”项目引领作用,通过应用示范攻关类项目,解决基础建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依托世界一流攻关类项目,布局战时应急、极端环境、高端装备、前沿领域、未来产业等国家急需的下一代材料。
在并购重组方式上,重点聚焦国产替代、“卡脖子”技术两大方向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四大领域,寻找优质并购标的。
在资本运作方式上,强化基金“催化剂”“孵化器”作用,积极布局一批标志性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及国际化项目。
在基础建材端,加大转型升级力度。转型方面,将以“水泥+”拓展盈利空间,以国际化拓展市场空间,以“双碳”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提高跨周期经营能力;升级方面,将通过持续创新,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领先优势。
“现在,中国建材集团在水泥板块已经有像泰安中联、槐坎南方这样的26座相当先进的智能工厂了。2023年中国建材集团制定了水泥智能工厂2.0标准,提高了集团内每一家水泥工厂的建设标准,也为整个行业智能化发展贡献了力量。”周育先说。
04 “智改数转”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 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深入推进产业焕新,加快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在周育先看来,对中国建材集团而言,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两端发力,数字化转型都是重要支撑。数字化也是科技创新的一部分,数字化转型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
2023年是中国建材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元年,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构建了“1254”数字化蓝图,成立了集团数字化中心,数字化具体举措一步步推进实施。
2023年,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企业新天山水泥累计建成智能工厂26个、数字化矿山11座,宁夏建材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一期完工投用,泰安中联、巨石成都、山东工陶院、厦门标准砂等1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
“我希望的数字化转型,是从研发设计的数字化开始,到生产的数字化、管理的数字化以及销售服务的数字化,实现整个系统的数字化。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周育先说。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建材集团将以数字化技术和数据要素流动为驱动力,以“智改数转”为核心,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价值化提升”。
“智改”,即突出标准引领、技术应用。发布水泥智能工厂2.0标准,制定玻璃、玻纤、石膏板、智能矿山数字化标准,使新建智能线依照标准“出生”,按照经济理性的原则推进清单式智能化改造,深化“智能矿山”“AI建模增值应用”“隔空建造”“智慧安全”等新技术应用。
“数转”,即突出数据流动、赋能增值。一是加快数据要素流动。搭建数字化研发设计平台和智能生产运营平台,实现数据要素赋能主导产业。二是探索数字价值增值路径。聚合集团内外部技术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数据建模创新孵化机制,研发市场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创新商业模式,夯实赋能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具有行业特色的数字物流平台,打造专业化数字科技公司,提升数据资产资本价值。
周育先表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相辅相成,二者皆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要求摆脱传统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将成为中国建材集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力之年。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