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峰水泥:一季度毛利恢复较好,预计下半年需求会好于上半年
日前,上峰水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详情如下:
一、介绍公司2022年度及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2022年公司继续坚定“一主两翼”中期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提升”的总基调,坚守防风险、守底线的原则,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地产行业和水泥行业趋势,以及市场资产价格风险等因素变化,适当调整投资发展节奏,工作重心紧紧围绕降本增效高效率运营及低碳降耗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自身抗风险韧性与综合竞争力,稳健应对市场下行周期波动,保证了公司在行业景气度下行、竞争加剧的环境形势下全年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和优于行业平均波动水平的综合收益。
2022年公司生产熟料1,525万吨,生产水泥1,512万吨,熟料、水泥产量同比略有下降;全部熟料生产线余热发电量4.27亿度,稳步上升。销售方面,2022年公司销售水泥1,487万吨,对外销售熟料445万吨,销售砂石骨料1,612万吨,销售混凝土51万方。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1.35亿元,净利润9.5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4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14亿元,总体产销量、营收及净利润的下降水平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毛利率、净利润率、人均营收、净资产收益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2022年公司主业继续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节奏,相对而言的亮点集中在“两翼”,其中,环保业务的营业收入2.08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59.68%,同时,在整个建材行业面临景气度下行的行情下,骨料依旧保持增长态势,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上期增长8.36%,公司产业链延伸翼对利润的贡献率也在逐步提升,目前占比已经达到30%以上。
新经济股权投资翼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公司继续在半导体、新能源产业链里对高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投资,2022年主要投资了先进稀有材料靶材领域全球领先的生产供应商先导薄膜、全球先进的半导体硅片研发制造企业上海超硅,光伏电池及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中润光能以及智慧锂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昆宇电源;公司原有的投资项目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广州粤芯经过新一轮融资后公司的股权增值幅度较大,2022年实现了4,992万元的投资收益,累计实现增值11,008万元;合肥晶合也已通过注册申请,目前在上市发行阶段;随着新经济股权投资项目陆续走向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产业结构、资产结构、投资收益贡献以及产业的转型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2023年一季度市场开始回暖,需求量有所上升,售价上涨,公司华东区域的水泥产品销量回升,产品库位降低,西南区域新增水泥产能,水泥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西北区域水泥产品销量保持稳定,骨料产品销量同比增长。同时,公司继续按照“一主两翼”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新项目建设加快速度推进,有序开展新经济股权投资,一季度已经投资了半导体行业的盛合晶微,新能源板块也初具雏形,铜陵、怀宁、台州等厂区内光伏项目陆续并网发电,为公司持续的节能降耗提供支撑。
二、提问环节:
1、近两年水泥行业效益大幅下滑,公司如何看待行业整合的时机和空间?
答:行业有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现象,去年利润大幅下降,目前行业一方面投资热度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能耗、环保等各方面的政策持续收紧,新建和置换的新增产能也大幅度缩减,总体产能供给减少,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需求端,地产行业触底反弹、工程基建增量相对确定,今年整个行业的总体需求相对乐观;
供给端,错峰生产力度仍在加大且执行到位,行业的整合重组有利于促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公司的环保和骨料作为高毛利产业,后续的规模以及实现的路径是怎样的?
答:除水泥和熟料主业外,产业链延伸翼的骨料和环保业务近年增长较快。
结合公司的资产结构和发展情况,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区位布局,公司在各主要基地均拥有充分的后备保障资源,不仅能够满足水泥熟料主业长期生产经营,同时也能支撑公司骨料业务持续增长发展。预计未来三年内,公司骨料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的规模。
环保方面,目前公司在安徽、宁夏两个基地建立了水泥窑协同处置,2022年的收储量和处置量均大幅提升,但尚处于爬坡阶段,未来公司会结合市场需求,在其他具备条件的基地,持续推动环保业务增长,将年处置能力由现在的57万吨提升到100万吨,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3、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新投产的生产线是否会有一定的延迟?
答:水泥制造业作为一个成熟行业,区域市场存在一定波动较为正常,公司会根据整个行业发展变化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适当调整投资发展节奏,但一般不会因需求情况导致生产线延迟投产。
4、新经济投资每年5个亿的额度会不会持续,如果竞争不到好的投资项目如何保证投资收益的持续性?
答:对新经济股权投资,公司总体策略是三个严控,一是严控额度:公司会根据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情况严控新经济投资的预算,总体不会超过5个亿额度;
二是严控范围:标的范围仅限于公司目前专业团队熟悉的半导体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三是严控风险:充分利用专业投资机构和相关专业中介机构资源,成立风险可控、严谨规范、专业高效的合作投资项目基金等方式,严格做好投资风险管控。
从现有的投资成果看,公司在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已逐渐形成产业链,从上游的设计到中间的晶圆制造,乃到下游的封测,均有头部企业布局,主要投资项目合肥晶合、广州粤芯等发展势头良好,合肥晶合已经在上市发行阶段,新经济股权投资翼已初具规模,基本符合投资预期,随着项目逐步对接资本市场的退出,未来各项目退出收益会对平衡主业周期波动贡献较好的投资收益。
5、水泥行业全国范围内的碳资产交易预估什么时候可以启动,公司对此做了哪些准备?
答:行业的碳资产交易具体落地执行时间无法判断,但公司注重做好自身的低碳发展工作,总体沿着已公布过的低碳行动的路线图全面开展节能降耗减碳系列工作。包括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降低生产线的碳排放量;与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光伏项目的合作,解决部分绿电需求同时直接起到了减碳作用,后续公司也会继续在替代燃料等方面做出努力,按照低碳行动路线图继续深耕发力。
6、2023年一季度的毛利有所提升,最近的市场的恢复情况怎样?四五月份的波动情况?
答:公司一季度的毛利总体恢复情况较好,今年进入3月以来,市场恢复持续向好,公司库存下降,四五月份将会是一个旺季,下游的需求量在提升,供给端错峰生产的力度也比较大,供给将会进一步平衡,预计下半年需求会好于上半年。
7、新能源公司的进展,光伏业务开展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新能源公司去年设立,按照“由内到外、由近到远、先小再大”的总体原则持续建设中,目前主要在自身水泥厂区有条件的基地建设光伏和储能,铜陵、怀宁、台州的光伏发电均已建设完毕,今年都已并网发电,收益将会在今年体现,第二批项目主要在西北和西南的厂区,已对实地进行勘测后续将开始建设,同时,对于外部项目也持续跟进中,从厂区发展到周边生态链相关的合作伙伴,主要的方向是为高能耗工商业提供节能降碳的支持以及智慧能源管理的系统方案。
第一批6.7MW的光伏发电站并网投运后每年约可相当于节能3,248吨标煤,减少8,016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等效植树43.41万棵,今年的建设将会持续进行,并逐渐向外部高能耗的工商业复制推广。
8、2022年骨料的销量1,600多万吨,毛利也非常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骨料业务发展主要依托各区域主要基地,具有一定的区位布局优势,各基地配置的丰富的资源储备,相对市场竞拍而言,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骨料产能发挥具有较大弹性,销量主要取决于区域内的市场需求状况,未来随着产能逐渐增加,毛利率水平会趋于稳定。
9、下半年限电的可能性?
答:限电主要取决于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电力供需分布的情况,用电高峰季和能耗缺口较大区域可能会有限电要求,目前各地暂没有收到明确的政策要求。
10、2022年公司主要盈利贡献在华东区域,西部布局的产能规模,未来如何定位?
答:每个区域都存在周期性变化,华东区域经济发展较快,需求和增量目前有一定的优势,西北和西南区域目前受供给端影响较大,但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空间,因此不能静态看待各个区域。
总体而言,公司三大区域的定位仍会继续延续发展,未来产能布局要看后续的市场机会和发展变化。
11、公司在海外业务的扩张和规划?
答:海外业务不是公司目前发展的重点区域,暂无新增量规划,主要是在现有基础上发展。
12、公司在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盈利上的要求和后续的总体规划?
答:公司投资的半导体、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解决“卡脖子”关键领域技术,公司投资时更关注的是专精特新领域的领先性和成长性,对阶段盈利性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股权投资项目的财务收益主要还是通过投资的企业上市后的退出实现公司的投资收益。
13、2023年资本开支的规划较大,长期贷款有所增长,分红比例、自由现金流怎么平衡?
答:公司“一主两翼”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成长性,公司总体在力求给股东稳定的回报的同时一直在保持坚韧的成长性,近年来行业始终领先的净资产收益率及资产结构、规模和质量的增长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今年的资本开支很大部分是现有建设项目延续的开支,实际新增项目资本开支同比已明显减少。
公司的分红比例相对稳定,近年来始终保持30%以上的分红率。公司2022年还出资2亿元进行了股份回购,按照监管规则回购金额计入现金分红比例的情况下,公司2022年度分红比例高达56.34%。
总体公司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平衡好资金分配,在给投资者持续及时的分红回报的同时稳固夯实公司的发展后劲,通过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综合收益全面增长为股东创造最优综合价值;目前公司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0%以内,有息负债率也控制在20%以内,总体安全可控,资产结构优良,且具有较好的成长空间。
14、储能布局的展望?
答:储能业务是公司新能源布局的一部分,目前来看,储能是未来高能耗工商业能耗成本下降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核心枢纽,公司已与高校有技术方面的对接,为公司后续开发智慧能源系统提供支撑。
目前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将和新能源光伏业务发展路径一样从公司自有水泥基地开始推广,在现有的应用场景中充分磨合,再向其他高能耗工商业复制。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