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水泥节能降碳迫在眉睫 产业结构调整路在何方

更新日期: 2021年11月04日 作者: 李琛 来源: 中国水泥协会 【字体: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并配套发布《冶金、建材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GB 16780-2021《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修订出台。

水泥被划分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是节能降碳、实现碳达峰的重点行业。水泥行业如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结合近期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标准来统筹谋划。现围绕“节能降碳”这一硬性约束要求来谈谈水泥行业如何应对。

一、水泥行业新的能效要求是什么?

《冶金、建材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到 2025 年水泥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 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水泥行业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6780-20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今年10月新修订发布的GB 16780-2021《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以下简称新版GB 16780)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与新版GB 16780对水泥行业能效约束的指标是一致的。标杆水平为可比熟料综合能耗100千克标准煤/吨熟料,基准水平为可比熟料综合能耗117千克标准煤/吨熟料。对照十年前水泥行业的整体水平,能效技术指标大约提高了5%~7%

新版GB 16780将熟料综合能耗3级(即基准值)指标确定为≤117 千克标准煤/吨熟料,《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所有生产线2025年前必须达到基准水平熟料综合能耗不超过117千克标准煤/吨熟料,即熟料综合电耗不超过61 kW•h/吨熟料,熟料综合煤耗不超过109千克标准煤/吨熟料。结合近三年统计数据,占总产能75%的生产线可以达到限定值要求,约25%产能目前无法达到此目标应当限期改造,改造不合格者应关停退出也就是说,无论是按照《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还是新版GB 16780,如果不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将有25%产能也就是4亿多吨水泥熟料产能面临淘汰退出的风险。

新版GB 16780将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级指标确定为≤107 kgce/t。据统计,占总产能20%的生产线能达到要求新版GB 16780修订过程中曾拟将此作为新建和改扩建水泥项目能耗准入的最低要求。2021年5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21〕45号)要求新建、扩建“两高”项目应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又再次提高了新建项目的能耗准入条件,相当于将新建和改扩建水泥项目的能耗限额提升到标杆水平,这也是新版GB 16780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级指标(先进值),即熟料综合能耗100千克标准煤/吨熟料(熟料综合电耗48 kW•h/吨熟料,熟料综合煤耗94千克标准煤/吨熟料),这也是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全国约有5%产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而《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超过30%产能达到标杆水平。

虽然水泥行业节能降碳工作成果显著,但是新的能效要求进一步提升,水泥行业面临较大压力。“十三五”以来,我国水泥行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节能改造,促进提质增效,与2015年相比,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3.6%。根据工信部2020年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统计,水泥企业可比熟料综合能耗最低为91.75 千克标准煤/吨熟料,上榜企业的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基本在100 千克标准煤/吨熟料之内。2020年公告的28条线可以达到标能效新要求的标杆水平,但2018年和2019年公告的生产线有部分没有达到标杆水平。

能效“领跑者”代表了最先进能效水平,可见水泥行业在整体能效提升方面存在巨大压力。《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新版GB16780的对于能效的新要求,将大大倒逼水泥行业在短短五年内提升能源管理和技术水平,降低能耗总量和强度。

二、低效产能怎么办?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和《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都提到了“低效产能退出”。文件虽然没有给出“低效产能”的具体定义,但是从能效约束指标来看,凡是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近期一系列文件最低限值的,都属于低效产能。也就是说,熟料综合能耗不符合基准水平117千克标准煤/吨熟料熟料综合电耗61 kW•h/吨熟料,熟料综合煤耗109千克标准煤/吨熟料)的生产线,都应当进行改造,改造后仍不合格的面临退出风险。

国发〔2021〕23号和《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出台,从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体现了能效约束双管齐下。一方面是利用国家强制性标准推动低效产能退出,这顺应了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新建项目和存量项目的监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条件,这凸显了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规模化是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目前我国日产2500吨及以下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占总产能28%,这些产能有部分无法达到《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新版GB 16780的底线要求,而日产2500吨及以下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有相当一部分是单体企业,技术改造能效提升水平和投资回报空间有限。

随着资源日趋紧张、能耗双控不断加强、双碳目标不断推进,这些低效产能的单位产品碳排放基数大、能耗高,如果不加大在能源替代、节能降碳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来达标,低效产能退出将不可避免。

三、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是什么?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给出了两个时期的任务,“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对于水泥行业来说,除了进行节能改造达到基准水平、争取标杆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和《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都加强了对新建项目和存量项目的监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条件。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规模化实现水泥产业结构调整。

水泥是“重载短腿”区域性产品,在政策推动下,地方政府利用产能置换、兼并重组等产业政策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扶持优势企业集团,加大有序退出低效水泥产能力度,优化产能布局,完善产业链,给配套先进工艺和高水平装备的大型化规模化水泥项目腾出足够的环境和能耗容量,留出长远发展空间,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模式。

其实,在不新增产能前提下,以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新建规模化智能化水泥项目为标志的新一轮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早就在“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拉开序幕。工信部出台的作为新建水泥熟料项目前置条件的产能置换政策不断加严,有效遏制了新建项目盲目上马的苗头。工信部联合生态环境部出台并升级了常态化水泥错峰生产政策,压减过剩产能、减轻污染物叠加排放,为水泥行业按照市场需求在环保约束条件下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可预期的环境。常态化错峰生产还写入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国务院授权、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2000吨/日(不含)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特种水泥生产线除外)和60万吨/年(不含)以下水泥粉磨站列为限制类,不得新建并限期改造,将直径3米(不含)以下水泥粉磨设备(生产特种水泥除外)列为淘汰类,限期关停退出。有的地方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措施推动低效产能退出。今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年)》(鲁动能〔2021〕3号),要求在2024年前全面退出和整合日产2500吨及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

2019—2020年全国水泥行业共公告产能置换项目59个,压减产能约1828万吨,2020年公告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建设项目平均单线规模约日产4900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水泥企业名单中,日产4000吨及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占比接近80%。

在都市圈等市场需求较好的区域,整合日产2500吨及以下生产线,建设至少日产4000吨以上甚至日产8000吨及以上的超大规模水泥熟料项目依托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的水泥熟料智能工厂集聚形成绿色矿山开采修复-水泥/砂石骨料基地-高品质商品混凝土站-装配式建筑绿色低碳产业园-数智物流园区完整的产业链,促进能效提升至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水泥产业集中度,将是“十四五”时期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水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粮食”,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城市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水泥行业积极应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碳达峰”和节能降碳的重要措施。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