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王爱贞:河南支持水泥错峰生产 在减排上做出实际行动

更新日期: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 王爱贞
 
    虽然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但是,今天我们泛华北地区水泥行业同仁却用一颗火热的心在这里酝酿着一个银色的梦想。那就是,泛华北地区水泥行业同仁团结起来,共同实现水泥行业错峰生产,为化解产能过剩和治理雾霾做出我们水泥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雾霾天气对环境的影响,对大众身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社会敏感问题。河南18个省辖市 2013 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是72.8%。以省会郑州为例,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27天,仅仅占到了34.7%, 严重污染天16天,重度污染56天,连续数月位于全国十差城市行列。极端气候条件下,河南省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已近突破500, 可以说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治不行、刻不容缓的地步。
 
    河南产业结构偏重冶金、建材、化工、煤炭、电力等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 60% 以上。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占到总污染负荷的 30% 以上。 煤炭在河南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到80% 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全省每年有接近3亿吨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每年 3 亿吨的煤炭消耗量让河南“雾霾不散”。
 
    在 APEC 会议期间,张高丽副总理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会议上强调“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空气质量保障和今冬明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坚决抓好以电力、冶金、建材、石化、焦化等行业为重点的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减少污染排放”。习近平总书记在 APEC 会议期间也讲到“我们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 ,前所未有,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今天工信部在这里召开会议,研究水泥错峰生产问题,就是为解决环境问题和化解产能过剩做出的一件实事和大事。
 
    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作为行业服务组织,更应该尽到社会责任,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认为错峰生产符合中国国情 ,是目前治理雾霾成本最低、矛盾最少的一个务实做法;截止2014年底,我省共有日产 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线 73 条,熟料产能 1.2 亿吨,实际需求仅 8000 万吨,熟料富余 4000 万吨,可为冬夏两季实行错峰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河南省具备错峰生产条件。因此,我们积极支持和响应泛华北地区错峰生产的建议,在减排上做出实际行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依托原有的河南省重点水泥企业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负责自律公约方案的制定、实施的评价与违约的处理。要求河南省内所有旋窑企业不论大小、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均有维护行业有序发展、维系良好市场环境、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的义务和责任。
 
    积极落实河南省重点水泥企业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依据国家、行业要求以及市场供需变化开展的“自律减排、错峰生产”活动要求。同时不得进行低价倾销、恶性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坚持政府引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的工作思路
 
    1. 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水泥协会关于实行水泥错峰生产会议精神,借鉴新疆和东北三省成功实现水泥企业错峰生产经验,在河南省工信厅的精心指导下,我省重点水泥企业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并积极与周边省份沟通协调,达成共识:要求河南省内所有旋窑企业自2015 年1月20日至3月5日进行停窑,停止煅烧熟料。
 
    2. 全省分设九个片区,下设九个监督小组。
 
    停窑期间,各片区长对负责区域内的企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通报。督导队负责公约推进的督导、检查。
 
    3. 停窑期间加快脱硝和以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努力实现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标。
 
    我坚信:有了政府、社会和舆论的支持,有了大家的努力和智慧,我们行业同仁的银色梦想一定能够实现,我们与泛华北地区水泥行业同仁保持同心同德,统一行动,形成合力,取得成效,为自然环境的改善,为政府的税收和维稳,为行业效益的提升做出贡献。衷心祝愿我们事业成功。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