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抢滩热中的冷思考——透析甘肃水泥市场整合风云

更新日期: 2008年10月06日 作者: 陈晓军 来源: 甘肃日报 【字体:

    从年初起,中建材、中材、海螺等几家国内数一数二的建材大集团纷纷来到甘肃,一面湖水的陇原建材市场,一时被强劲的狂风掀起巨浪。

    抢滩!是这几家建材龙头的真正目标。风云突变掀起的热潮犹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今年甘肃水泥建材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考察团,各地政府与建材龙头签订了一批又一批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先是中国建材集团与祁连山达成协议并很快入股,后又将西北最大的玻璃企业———兰州蓝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组。

    6月,中材集团与兰州、临夏等5个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部分水泥小企业达成了重组的协议,计划新建若干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通过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加速推动甘肃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实现水泥产业优化升级。加盟中材集团的宁夏赛马水泥公司为跳出小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图挤入甘肃水泥市场,到省内各地的水泥厂家考察,签订的合作协议就有1000万吨的产能。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平凉的一期1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已正式投入建设。

    另有某电力投资公司也对传统建材产业表示了极浓的兴趣,拟在白银新建一家日产5000吨规模的水泥厂……

    水泥行业重组整合势不可挡据界内人士分析,水泥行业出现如此疯狂的整合重组现象,原因有三:一是按照国务院对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中央企业到2010年将会减少到80户到100户,这意味着50家以上的央企要整合重组。这对同属央企的中建材集团和中材集团来说,有可能合并整合,因此将面临着一个谁作老大的问题。这正如当初中石油和中石化重组新立后,在全国竞价抢购加油站、加工企业的疯狂状态一样,其实两大建材集团抢购的风头并不仅在甘肃,而是在全国范围内疯狂抢滩,疯狂布点,迅速整合,以扩大规模。

    二是当前全国水泥行业面临的重组和整合已成定势,与之相比甘肃只是全国棋盘中的一个小棋子。据分析,全国建材行业一直处于高度分散、企业大打价格战的状况,如2005年全行业约有企业5000多家,当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水泥企业总产能仅相当于法国拉法基集团一家公司的产能,其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不足15%,这为水泥巨头推进行业重组整合提供了契机。近几年,中建材集团通过频繁的联合重组,规模和实力迅速提升,其水泥产能从2006年初的1100万吨,迅速增加到8000余万吨,未来几年有望达到1.5亿吨,占全行业产能的10%左右。曾号称亚洲最大的安徽海螺水泥产量也迅速达8600多万吨。

    中材也不逊色,据有关媒体报道,中材集团入住冀东水泥后,如果按照公告中产能规模,除了将目前中材旗下天山股份600万吨和赛马实业300万吨水泥资产注入冀东集团,使其产能规模达到3500万吨以外,还要新增加数千万吨以上的产量。

    三则是随着国家投资重点的北移和西部水泥结构调整的加快,西部淘汰落后产能留下的市场空额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潜力,也为龙头企业布点整合提供了条件。

    市场规划是投资的前提如按常规,谁来投资对甘肃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这份大礼,甘肃建材市场是否能消化得起?

    甘肃省成规模的水泥企业不多,但小水泥却是遍地开花,现有生产许可证的水泥企业就达120余家。2007年,全省水泥生产能力1900万吨,全年需求量不足1500万吨,产能发挥率只达到70%;新型干法水泥比重不足60%。随着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和节能减排措施的一一到位和执行,预计全省淘汰水泥产能在900万吨左右。如果加上项目建设、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水泥新需求量,以及我省经济发展潜力的增长,据界内有关人士分析,预计3年后省内水泥市场需求量应该在2000万吨左右。这中间有1000万吨左右的市场空白。

    作为省内水泥龙头的祁连山集团,这几年一直在整合省内水泥市场:先是在永登、平凉新建了3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后又并购重组武山水泥厂、兰州大通河水泥公司、甘谷浴佛水泥公司等企业,目前产能规模已达680万吨规模,与中建材、中材、海螺一样,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全国性水泥企业和西北最大的水泥企业之一。目前,祁连山在成县、甘谷、白银和青海的4个干法水泥项目已投入建设。据祁连山集团董事长杨皓介绍,通过融资中建材已持有祁连山14.46%的股权,近期将出资2亿元与祁连山在项目建设中合作。目前祁连山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已具备了在省内大规模扩张的条件和基础。根据我省工业强省战略部署,祁连山及时调整发展目标和思路,计划到2010年规模达到1200万吨以上,2012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吨以上。

    如此粗略统计,那么近年省内投资新干法水泥项目将在1500万吨左右,加之现有的干法水泥生产线,则总产能将有可能接近3000万吨。这与2000万吨的省内水泥市场需求量相比,势必存在很大的市场供需矛盾。市场竞争促进了技术创新和规模壮大,淘汰了落后经营方式和设备,但无序的竞争未必是件好事。上世纪90年代末的全国玻璃市场,由于生产线投资过多、过度密集,玻璃市场形成了长期高度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全国玻璃建材行业花了10余年整顿规范才初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界内人士建议,针对国家“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产业政策,我省政府在大力推进“发展抓项目”、工业强省战略的同时,需要认真考虑和珍惜这份投资带来的效益,无论是省内投资还是国内大集团的投资,应该首先考虑省内水泥市场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水泥新生产线,平衡供需总量的关系,使全省水泥行业健康发展。如果不顾市场规划和市场需求来投资,那么出现当年平板玻璃市场恶性竞争的局面也未可知。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