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第一财经日报报导海螺水泥与铜陵利益矛盾

更新日期: 2005年12月07日 【字体:

    第一财经日报以“海螺水泥陷入腐蚀长江大桥传言”报导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海螺水泥与铜陵地方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值得各方思考和及时妥善解决的问题。文章的内容如下:

    正当世界两大知名金融机构摩根士丹利和国际金融公司携手安徽海螺集团,注入资本约2亿美元之时,有个传言却在铜陵市蔓延:海螺水泥位于铜陵市长江边厂房的排放物,腐蚀铜陵长江大桥,被铜陵长江大桥索赔了一大笔钱,厂房将在2008年前搬离。

    海螺水泥是国内水泥的龙头企业,是安徽省属企业,总部在芜湖。它在铜陵市正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生长:不仅该企业在当地的厂房是由铜陵市政府出钱帮忙征地,而且财政每年还得向海螺水泥返还上千万元的税收,经常以赔本的价格将当地的一些原材料给海螺水泥。

    其实一些或潜伏或爆发的冲突,都已经在展现海螺水泥与当地利益部门的拉锯。据了解,铜陵市某些部门,已经开始考虑要求海螺水泥支付更多的费用。

    11月下旬,铜陵市郊区长江大桥桥南的古圣村村委会,向铜陵海螺水泥公司,正式发出一份“关于要求解决开采砂岩矿存在问题”的函。函中提及,“村民因利益受损赔偿问题多次与你公司发生矛盾纠纷”。其中,双方最突出的争议在于“开采一吨砂岩矿补偿1.5元。”

    海螺水泥否认“腐蚀大桥” 

    铜陵大桥管理局负责人告知《第一财经日报》:“没有与海螺水泥打索赔官司。”不过,管理局的另外一些职工,都表示听说过索赔官司的传言。

    铜陵海螺水泥办公室主任张先生,也向本报记者否认了索赔官司一事,“水泥厂的排放物对金属材料是没有污染的。”大桥管理局工程科专家也表示,酸性排放物对建筑物的污染腐蚀比较大,但海螺水泥厂排放呈碱性。

    不过张先生表示听过“2008年搬离”的传言,“可能是铜陵市政府部门在讨论“十一五”规划,有人提过这样的建议,然后就传开了。但是,至今没有相关部门直接跟海螺水泥提过搬迁事宜。”但是至于搬迁是否会涉及损失以及会有多大损失的问题,张先生表示现在还不方便做这样的估算,“不好说。”

    据了解,铜陵大桥投资6亿多元,而海螺水泥在古圣村的厂房投资就达40多亿元。

    当利益博弈遭遇污染

    铜陵海螺水泥张先生介绍,古圣村的厂房,一线大概投资15亿元。海螺水泥在古圣村厂房有一线和二线生产线,分别日产5000吨。

    据本报记者了解,海螺水泥在铜陵投建三线、四线工程时,铜陵市政府帮忙征地的投入,至少是3000万元,而且都是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要求县区配合征地具体工作。

    铜陵市政府一位官员坦承:“虽然说现在提倡市场化经济,但是地方不干预企业是不大可能的,海螺水泥的运作中确实有很多非市场因素。”对此,该官员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海螺水泥是省属企业,另一方面更由于海螺水泥投资大,是大项目。

    在铜陵市,上亿元投资的就算大项目,这些大项目都是一事一议的方式,政府行政干预很大。该官员坦言:“地方比赛着给大项目特殊政策。”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铜陵市开始给海螺水泥每年返还上千万元的税收,“海螺水泥拿出与其他城市合作的优惠条款,让我们有压力。”

    自1995年海螺水泥在铜陵古圣村的厂房建成投产,很快就不断有居民反映投诉海螺水泥厂房的污染。由于投诉者众,1999年,铜陵市环保局对海螺水泥古圣村厂房进行检测。之后,环保局表示:“虽有污染,但还符合国家标准。”

    海螺水泥碱性排放物,对周边生活环境还是有较大污染,一些居民反映:“车子在外面停放一天,车窗上积的污粒就洗不掉了。”

    从2000年到2003年间,古圣村以及附近长江村(村名),几个最靠近厂房的村民组都陆续搬走。
 
    铜陵市郊区政府某官员说,海螺水泥对地方环境污染很大,“如果对地方的贡献大,那也就忍了。可是县区一级的机构基本享受不到税收,而且海螺水泥也很少与县区机构来往,经常是通过省里的关系来推动下面的配合,之间的误会不少。”

    记者获悉,由于铜陵海螺水泥是铜陵市引进的项目,都是直接向市里纳税。据铜陵海螺水泥办公室主任张先生介绍,2004年,海螺水泥向铜陵市缴纳了近2亿元的税,是铜陵第一纳税大户。“至于与县区一级的误会,在2002年以前多一些。不过,海螺水泥正在改变做法,提高主动性。”

    有铜陵市级官员介绍:“铜陵海螺水泥产品销售税收,都向铜陵市缴纳,但是产品的运输,每年大概有几百万元的税收没有在铜陵缴纳。”张先生解释,运输是集团统一安排,统一结算。他强调,产品销售是铜陵公司独立核算。

    一笔“赔本买卖”

    11月下旬,铜陵市郊区桥南的古圣村村委会,向铜陵海螺水泥公司,正式发出一份“关于要求解决开采砂岩矿存在问题”的函。

    函里,古圣村村委会提及:“在(古圣村林山)开采砂岩矿事宜上,没有征求我村的意见,同时协议双方对砂岩矿开采过程中给我村造成损害程度预测不足,给予补偿的价格也极不合理,村民因利益受损赔偿问题多次与你公司发生矛盾纠纷。”

    村委会要求铜陵海螺水泥解决四大问题,其中首要解决的是开采的补偿价格。“古圣村直接上交的费用,每吨就达1.5元,其他还有如协调工作费、交通费、人员工资等费用。”古圣村对外的报价是,林山1亩地大概能开采8000多吨,3.1万元1亩,1吨开采补偿近4元,按照亩数先付钱。

    2004年5月,海螺水泥在古圣村林山征用了800亩地,给古圣村1吨的开采补偿费是1.5元,而且不是按照亩数直接结算,而是按照每年实际开采量结算。古圣村的看法是:“每年开采量,我们也不好监控。海螺水泥报的数字,怎么确定真假。”

    2005年年底,第一次年度结算。在开发票的时候,古圣村村委会发现,“赔本赔大了。”“1.5元每吨的补偿费已经是赔本了,还没加上其他成本呢。”

    铜陵海螺水泥张先生强调,按照一份早就签订的协议,“开采一吨补偿1.5元。”

    其实,此份名为“古圣砂岩矿开采合作协议”,是铜陵海螺水泥与铜陵市政府、铜陵市郊区政府桥南办事处分别签订的,但并没有和古圣村签订任何协议。

    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如果海螺水泥不提高开采价格,古圣村也无法采取法律手段,但是他们会让开采工人停工。”

    古圣村不想再继续做赔本买卖,桥南办事处也有自己的考虑,那就是向铜陵海螺水泥每年要一定的费用。2004年,铜陵海螺水泥在桥南附近的新建乡,落成了三线和四线生产线,除了向市里直接缴纳的税收,每年也会给新建乡几十万元的费用。同时,《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铜陵市级,也在考虑与铜陵海螺水泥协商每年产品运输的税收。

    大桥经济区的流产

    海螺水泥与铜陵市的这种非市场化合作,无疑给企业埋下了一些危机,铜陵市一位官员说,怎么调动县区在海螺水泥项目的积极参与,的确是眼前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海螺水泥并没有给铜陵市带来预想中的经济推动作用,反而极大影响了该市原有的整体规划。“哪里有这么荒凉的桥头?其他地方的长江桥头都是经济繁华地带。”大桥附近的居民与不少机构工作人员都有相同的感慨。

    “小城市建大桥”的手笔,曾一度让铜陵市政府班子对“大桥经济”充满憧憬。1996年,铜陵市拿出了“铜陵长江大桥桥南区域开发方案”。方案中,把桥南区域开发,作为铜陵市外向带动战略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计划由一位市级领导牵头,成立桥南区域开发领导小组,力争到2010年,区域常住人口10万人(铜陵市时年城镇人口为20万人),成为皖中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物资集散中心。

    方案中,提出“对产业布局要求较高。桥南区域处在我市常年主导风向上,紧临我市城市用水的取水口上游,大桥本身对环境的质量要求又较高,因此,桥南区域必须严格控制污染。”

    对于海螺水泥的污染,铜陵市最初还抱以“难以作出准确评定”的态度,认为水泥龙头企业落户是个好的开头。“但是,最后海螺水泥的厂房,让大桥经济区‘流产’了。”铜陵市郊区的多数官员都这样认为。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