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要重视水泥工业合理布局与合理规模

原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数字水泥网高级顾问昃向祯

更新日期: 2005年06月28日 作者: 昃向祯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新型干法水泥实现了“低投资、国产化”后,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2002年以来,新型干法工艺开始了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2004年新型干法水泥已占三分之一,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 499 条,熟料产能 3.3 亿吨。预计 2005 年底新型干法生产线将达到626条,熟料产能达到4.6亿吨,形势确实喜人。但是大好形势下也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不能理性看待市场,忽视了水泥工业的合理布局与合理规模,以至于某些地区出现了投资过热、盲目扩张、重复建设、“抢地盘、占山头“等现象, 不切实际地追大求快。如华东地区某省截止2004 年底,已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70余条,其中5000 t/d 熟料 生产线12 条,2500t/d 生产线30 条,1000~1500 t/d 生产线30余条,新型干法生产能力己达 7000 余万吨。正在建设中的 2500~5000 t/d生产线还有若干条。试问这些生产线都投产后,产品销往哪里?市场、资源、能源、运输等条件是否有保障?是没有多少人能讲得清的。该省有的民营企业甚至还盲目追“星”、“东施效颦”,海螺集团在哪里布点,他们也跟着在哪里布点。例如明知铜陵是海螺的主要熟料生产基地之一,在此海螺已建有2 条 4000~5000 t/d、2 条10000 t/d熟料生产线 , 而有些头脑发热的“企业家”,还要在铜陵再建3条5000 t/d生产线 ,不知他们究竟有何竞争优势 ?

    有业内人士发问:缺乏理性的盲目发展,引来的苦果由谁来吞噬?答案很简单——咎由自取。就拿前面提到的某省情况来看,现在己尝到了发展过多、过滥的苦头,在2004年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瓶颈制约和市场大大供过于求的形势下,生产成本一再翻升,产品价格一路下滑,许多企业苦不堪言,有些项目骑虎难下,由“投资饥渴”己变为“投资忧虑”。然而最受损失的还是国家, 因为水泥产业是属资源依赖性强、资金密集型、工艺专一的窑炉工业,一旦配置失误,很难转产其它产业。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挤占了国家有限的资源、运输和财力,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现在水泥工业发展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产业政策提倡发展新型干法、淘汰落后,结果有人就不分布局是否合理、不分地点条件是否具备,凡上新型干法生产线就一概支持,好像新型干法“天 然合理”、“放置四海而皆准”,怎么都不觉得过分。产业政策强调规模经济“上大压小”,对此有人就片面认为“规模越大越好”。结果造成有些地方新型干法生产线过分集中或规模超前,不仅没有达到用新型干法淘汰落后勺“小水泥”的目的,反而形成新型干法与新型干法争斗、“打架”的局面。有鉴于此,笔者之所以提出要关注水泥工业的布局和规模问题,意在抛砖引玉,引起有关方面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走出“误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泥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合理布局的概念及布局模式演化

    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任何社会经济活动总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或地点。不同的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不同的区域又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也各不相同,因而产业布局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形态。对于某一地区来讲,究竟应选取何种布局模式,应根据区域条件、产业结构特点及发展阶段来确定。产业布局所要探究的是布局最佳区位,唯有在能满足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等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获取最佳效益 ;否则,便难以实现或不能持续、稳定地取得良好效益。

    从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 , 是产业布局模式演化的一般规律 , 它反映出随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动态变化的特征。水泥工业是属:“遍在型”的产业 ,这是由石灰石资源的遍在分布及水泥产品属性所决定的。但其布局模式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特征。解放前的我国水泥工业布局多以城市为重心,例如唐山启新水泥厂、济南水泥厂、广州水泥广、重庆水泥厂、上海水泥 厂、华新 ( 黄石 ) 水泥厂以及东北的大连水泥厂等几个老厂都位于市区。解放后,从“一五”至“七五”(1953-1990) 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期,大中型旋窑企业强调的是均衡布局 ( 即每省至少有一个大中型旋窑厂) 。国资企业的水泥主要由国家调拨,运输方式主要依靠铁路,矿点选择一般在铁路沿线找矿,以便工厂专用线接轨 , 故工厂多靠近石灰石矿山 。这一时期建设的大多数水泥企业,基本呈现出“点轴布局”模式。当然,在“文革”和“战备”期间,还有另外的“插曲”,那就是为满足地方建设需要,体现“三就”( 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消费) 而遍地开花发展起来的“小水泥”,以及为战备需要而“分散、靠山、隐蔽”的三线建设项目,如四川的峨眉水泥厂、渡口水泥厂、贵州的水城水泥厂、湖北的光化水泥厂等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建成的。“八五”以后 (1991年至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逐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水泥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市场的导向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同时,水泥运输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和水路运输的巨大优势。全国经济水平的普遍提升,拉动着水泥工业的快速增长,到“十五”中期己形成“网络布局”的架构雏形,并涌现出一批引领行业蓬勃发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大型企业集团,又围绕“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水泥消费热点地区,以及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战略布局。如水泥界领军企业海螺集团率先实施原国家建材局提出的水泥工业沿江沿海布局的“T”型发展战略,充分显现出发挥沿江沿海水运的优势;山水集团提出“以济南为中心,沿胶济铁路东进西扩、南北辐射”的战略布局,冀东水泥股份公司制定的“三北”(即壮大华北、挺进东北、开拓西北 )战略布局等, 都充分体现出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布局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我国在处理水泥市场与石灰石资源分布不对称的矛盾方面 , 呈现出鲜活的 布局特点,即在有资源的地方建熟料生产线,在有市场的地方建粉磨站,突破了企业组织结构青一色“全能厂”的格局。并通过兼并重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市场整合等实现做大做强、提高经济效益,开创布局结构的新局面。

    布局问题是体现产业战略规划正确与否的核心。布局的失误是先天性的,会给企业带来终生难以挽回的被动。在计划经济时期,产品由国家调拨,企业感觉还不明显。而到了市场经济时期,企业感觉就不同了,由于布局的区位不佳,往往给企业老板带来不少烦恼。就拿广西柳州水泥厂来说,位于太阳村, 计划经济时期算是很不错的企业,厂长很好当。但到了市场经济时期,厂长就不那么好当了,因为水泥要销往广东市场,区位不如黎塘,更不如贵港,所以决定另选矿点,到更靠近广东又临西江的平南县建新厂。

三、规模经济与合理规模

    1. 什么是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某一产品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单位生产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规模经济是说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对产量或收益的影响。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小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大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当这两种比率相等时则是规模收益不变。规模经济是以一定的经济规模为基础的。而经济规模是指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生产力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方式,形成不同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就其范围来说,可分为行业经济规模和企业经济规模。行业经济规模反映的是行业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经济规模则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规模经济的基本涵义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N 倍的 投入产生了大于 N 倍的产出。在一定的规模限度内,企业规模扩大后,产量或效益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然而经济规模不等于规模经济, 市场竞争关键是看收益比。规模大小是企业系统要素之一,但文化制度、技术、管理等也是重要要素。企业连年亏损肯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是“木桶原理”所指出的,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看哪块木板最长,而是看哪块最短。如果由规模经济变成规模不经济 ( 即规模效益递减),规模再大也是没有用的。

    水泥工业企业的合理规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满足水泥消费需要为前提的企业最佳规模。它是随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合理规模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概念。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标志应该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单位产品投资最小、原燃材料消耗最少,技术装备最合理,劳动生产率最高,单位产品市场成本最低。从宏观角度看,符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物流顺畅合理,工厂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决定水泥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工业布局、市场需求、地区 经济、运输条件及水、电条件等;内部因素包括矿山资源、技术装备、生产组织等。选择合理的规模就是把上述两类因素统一起来,保证在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达到最低的劳动 ( 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 ) 消耗和最好的经济效果。现将主要影响因素分述如下:

    1) 工业布局与工厂规模的关系
    合理的工业布局是提高社会生产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工厂规模是体现生产力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厂规模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工业布局。改善工业布局不仅包括对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调整,也包括对企业规模的调整。因此,工厂规模应服从国家或地区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

    2) 水泥消费量与工厂规模的关系
    在符合布局要求的前提下, 水泥工厂的规模, 首先决定于在经济 运输半径范围内的水泥消费量。可按下式计算:

Q =πR2q

式中Q——工厂规模 ( / )

R——水泥的经济运输半经 (公里 )

q——水泥消费密度(/公里2 )

q=q1·q2

q1——按人口计算水泥平均消费量 ( / 人年)

q2——水泥消费范围内的人口密度 ( / 公里2 )

    水泥消费密度可以反映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工厂规模一般比消费密度较低的 中、西部地区要大。在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地区的工厂规模过小, 或在 水泥消费密度较小地区的工厂规模过大,都是不合理的。

    3) 矿山资源与工厂规模的关系
    水泥原料资源主要包括石灰石和硅铝质原料,尤其石灰石矿山资源对工厂规模起着最直接的制约作用。我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上海、香港、澳门外,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据有关地质部门统计,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达43.8万平方公里(未包括西藏和台湾),约占国土面积的1/20,全国已发现水泥石灰岩矿点七、八千处。因此建厂规模一定要与资源条件相适应。

     4) 运输条件与工厂规模的关系
    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由水泥生产到市场消费之间的运输条件及运输费用对决定工厂规模极为重要。
    不同运输方式的运价率不同,其合理的运输距离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公路运价率最高,铁路次之,水运最低。因此,采用公路运输时合理的运距应小于水运。
    在相同的水泥消费密度下,工厂规模增大,消费半径就增大,运输费用也随之增大。当运输费用的增大超过规模增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则应适当缩小工厂规模。
    如何衡量运输的经济性?通常以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不同国家允许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发展中国家一般控制在30% 以下。 根据我国的运输条件,水泥的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 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四、合理规模数学模型探讨

    假定在建厂诸条件都能满足的情况下,水泥工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水泥的需要量。而确定合理规模则是对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平衡,以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果。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抓住决定工厂规模的主要因素,如水泥消费量、生产成本及运输费用加以综合概括。
    在一般情况下,工厂规模增大,生产成本降低。但当水泥消费密度一定时,工厂规模增大,水泥的消费半径也随之增大,所花运输费用也要相应提高。而当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降低的生产成本就 会因增加运费而抵消,这时工厂规模继续增大就不再是经济的了。因此,在一定的水泥消费密度下,工厂规模有一极限值。瑞士学者罗伊斯 (AK.Reuss) 从这一观点出发,根据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加在一起的总成本最低值,来计算水泥工厂的最佳规模。他把世界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两类情况提出如下数学模型:

发展中国家

Q=766 265q0.34906                               (1)

工业化国家:

Q=1097 760q1/3                                     (2)

式中Q 一工厂最佳规模 (/)

          q 水泥消费密度 (/2)


      罗氏模型以水泥消费为基础,从水泥生产成本加上运输费用的最低值来确定最佳规模的思路是可取的。但按该模型计算出的最佳规模偏高,原因可能国外的运输费用及劳动力价格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别。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罗氏模型公式 (1) 的常数项进行了修正, 修正后的公式为:

Q=255 000q0.34906  (3)

      根据我国 2004 年各省、直辖 市、自治区统计公布的数据 (见表1), 预测 2010 年各地区水泥需求量,并按数学模型 (3) 对我国不同地区水泥工厂合理规模进行了测算, 测算结果见表2。
      由表 2 可以看出, 全国六大行政区工广平均合理规模可分为五个层次:华东最大,西北最小。依次是:华东(226万t)> 中南(178万t)> 华北、东北 (125~126万t)> 西南(106万t) 〉西北(80万t) 。全国平均 135 万吨。
      应该说明的是,表2为预测2010年各大区、省 ( 市、区 ) 分片平均工厂合理规模的参考值,具体到每省每地区而言,工厂合理规模的大小要按具体条件确定,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如靠近大城市或沿江沿海水运方便的地方规模可大些,相反消费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地方规模可小些。而且合理规模是一动态概念,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消费密度不断上升,合理规模也应随之变大。
      2004年我国大中型水泥企业1,238家,水泥产量6亿吨,平均规模48万吨。如果以全国水泥总产量97亿吨、水泥企业5000 家计算,平均规模不足20 万吨。可见规模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很繁重。目前国外水泥企业平均规模为90万吨,美国平均为83万吨。亚洲海运较发达的国家水泥企业平均规模比较大, 如日本平均为 200 多万吨, 韩国 400~500 万吨, 泰国 500 多万吨。

五、走出误区

    目前在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使人不以为然的“误区”。有些提法看上去 具有正面意义, 但如果不结合实际作理性考量而盲目追求, 容易步入误区, 影响水泥工业合理布局和合理规模。下面兹举几种现象提出看法,供商榷。

        水泥消费“拐点”的误区

        “拐点”本来是数学专用术语, 即二阶导数为 0 那一点,“拐点”的左右两侧符号相反。近来经济界也泛用“拐点”这一术语,表示经济周期转折点。我们水泥业内人士则用 “拐点”的称谓来预测我国水泥消费的“最高点”。笔者认为,用“拐点”一词来表示水泥消费“最高点”的称谓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一,拐点≠最高点≠饱和点 ( 平衡点 );第二,容易误导消费预期。既然本意是预测水泥消费的“最高点”,倒不如叫“峰值”更贴切, 国外即称该点为“峰值”。如欧洲的法国、奥地利、希腊、意大利、 英国等国均在 20 世纪70年代出现“峰值”,人均最大水泥消费量 600~700 公斤 ;前苏联、民主德国、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 80年代出现“峰值”人均水泥最大消费量 650~780公斤;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90年代出现“峰”,日本人均水泥最大消费量700公斤,韩国、新加坡1吨以上。发达国家唯独美国未出现“峰值”,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美国未受到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二是建筑结构有别于其他国家,其钢铁产量比水泥产量高,钢结构的建筑比重较大。“911”事件后,美国建筑结构有所改变,水泥消费量才有所提升,由原来的人均300公斤左右,上升到2003年的390 公斤。

        有人预测,我国水泥消费“拐点” 出现在 2020 年左右,水泥消费总量13 亿吨左右 (此时人均消费量达930公斤)。人们往往将此点理解成“饱和点”并作为追求的标杆。但如前所述,“拐点”不等于“峰值”,更不等于“饱和点”。根据国外的变化规律是:水泥消费量达到“峰值”之后的几年,还要回落 15%~20% 才是真正的“饱和点”或“平衡点”。因为这时建设高峰期己过,进入动态平衡的稳定期,水泥消费量已不再随 GDP 的增长而增加。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如果按“峰值”配置水泥生产能力,势必有一天将有15%~20% 生产能力因过剩而被呆滞。

        行业“集中度”的误区
        行业“集中度”是指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企业的产量之和与整个行业总产量之比(用 CRn 表示)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还比较低, 提倡企业大型化、集团化并通过兼并、重组、扩张来提高集中度,对整合市场、整合资源,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今后仍应继续努力 O 笔者不敢苟同的是的是, 有些业内人士用国外某些国家的集中度指标和中国对比,误导我们的企业片面求大,不切实际地扩张规模,追赶国外的所谓“集中度”指标。有人曾用美国的例子与我国对比,说我国的水泥企业集中度大大落后于美国。不错,美国前五家水泥企业的集中度 CR5=44.2%, 前十名集中度 CR10=64.8%; 而2004年我国前五家企业集中度仅为 9.9%, 前十名集中度仅为12.2%O.然而殊不知我国海螺一家企业的产量 (5584 万吨 ) 比美国的前五家之和还要多, 我国前五名产量之和 (9,579万吨 ) 相当于美国的总产量。我国总产量基数几乎是美国的10倍,这怎么好比呢?

        熟料“基地”的误区
        在有石灰石资源交通又比较方便的地方建熟料生产线,在有市场且有混合材的地方建粉磨站,是 近来我国水泥工业值得肯定的一种发展趋势。但笔者不能赞同的是:不分青红皂白凡建熟料生产线的地方统称熟料“基地”,似乎将“基地”的概念过于泛化了。因为水泥工业的石灰石资源分布是遍在的,不像钢铁、煤炭工业那样因受资源的制约必须搞些相对比较集中的“基地”。水泥熟料属性是低值的、不适于远运的半成品,有无必要像钢铁、煤炭那样搞什么“基地”?即是要搞“基地”也应是有条件、有选择性的,譬如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能满足规模巨大的生产线的长期需要,运输半径经济合理且有保证,像海螺集团沿长江所布的熟料生产点那样确实符合熟料基地的条件和含义。然而绝大部分所谓“基地”并不符合上述条件,而是“寅吃卯粮”,本来石灰石资源就很有限,可是为建“基地”不得不吃子孙的“粮”,不知何以持续下去?甚至有的目标市场不明确,或一厢情愿地瞄准大家都去瞄准的某一市场 ( 如上海,或运输条件不落实等等,就轻意拍板建“基地”,这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水泥“出口”的误区
      在我国的水泥出口贸易中,常出现时冷时热的现象,当国内市场疲软时,大家竞相出口;当国内市场畅销时,出口明显降低。近来国内水泥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滑,有些企业又将出路寄托在“出口”上,认为虽然出口价位也不高,但可用享受 13% 的退税待遇来弥补。
然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不断拓宽,出口产品的结构己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耗能低附加值出口产品的比重日趋下降;低耗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比重日趋上升。加上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供应十分紧张,国家对“三高”(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 产品的出口将逐步实施严格的限制政策,从逐步递减直至加收关税。从长远看,在我国能源赋存量并不富足甚至短缺、环境压力又很大的情况下,出口水泥实际上是不合算的。倒不如将注意力转向出口技术、装备及水泥工程承包,并应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办厂,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六、几点建议

   1. 水泥行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 即将出台的产业政策, 在强调工艺技术结构调整的同时,更要关注布局和规模结构的调整,“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尤其要严把总量控制关 。
      2. 相关部门要建立行业预警机制, 定期发布行业发展动态信息 (如各地区在产、在建、拟建生产线的配置情况、市场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等),并及时发出警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3. 统一统计口径,规范统计方法。目前我国实施水泥新标准后,己基本与国际接轨,但由于品种标号繁多、混合材掺入数量不等,水泥总产量统计数据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给数据对比、分析研究带来困难。建议今后熟料与水泥产量分别统计,上报的数据统一换算为不加任何混 合材的硅酸盐水泥 (P.I) 数据。
      4. 严格执行规范,加强质量监督。发现有些企业不能严格执行各类水泥标准关于混合材掺加量的规定, 如有的水泥中混合材掺入量已达到30%, 而仍冠以普硅 (P.O)名义出售。建议各级质检部门扩大质检范围, 研究混合材掺加量的检测方法, 增加对混合材掺入量的抽检管理。今后应强化遵规意识、诚信教育和定期抽查等工作,促其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对于那些弄虚作假、产品名不符实的企业,要严加处罚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
      5. 修改“大、中、小”规模含义,提升企业产能标准。建议将大、中、小企业的规模标准分别修订为:小型 <60 万吨 / 年,中型 60~100万吨 / 年,大型 >100万吨 / 年。

《中国水泥》2005 第6期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