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5年间,美国经济呈上升趋势,GDP年增长率3%以上。各种建设以及灾后重建等对水泥的需求持续上升,其年增长率约达5%。2005年美国的水泥消费达1.3亿吨,其中进口水泥和熟料3350万吨。10多年来,美国很少新建水泥厂,技改升级的生产线也不多,相反地还淘汰停产了一些老厂,水泥产量始终维持在8300万吨/年左右,不足部分就靠进口。水泥进口量从10年前的1000多万吨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万吨。2003~2005年间因水泥需求增长较大,美国有十几条生产线实施了技改增产措施,同时也开始筹建一些新水泥厂。其中有的已经投产,有的仍在建设之中。2005年美国的水泥产量已增至9300万吨。2006~2008年间美国将要技改投产的生产线有8条,扩建新线投产的有6条,新厂投产的有6座,合计20个项目,新增水泥产能1670万吨/年,其中就有一条丹麦史密斯公司提供主机装备的世界最大型的日产12000吨生产线,年产水泥400万~430万吨。
美国现有35家水泥公司,118个水泥厂,总生产能力达1.15亿吨水泥;水泥窑约185座,熟料产能9350万吨,其中PC窑150座,湿法窑35座,前者的平均熟料产能为56万吨/年,后者的是26万吨/年;还有近20个粉磨站,主要生产矿渣水泥。实际上美国的众多水泥公司中有15家分属于国际最大的几家跨国公司所有,占熟料总产能的90%;剩下的10%则分属于美国另外20家当地的水泥公司。很明显,美国的水泥工业实际上是由Holcim、Lafarge、Cemex、 Heidelberg、Italeementi等国际水泥巨头经营的。
2005年美国共消费水泥1.297亿吨,其中普通波特兰水泥1.207亿吨(93%),砌筑水泥550万吨(4.3%),矿渣水泥350万吨(2.7%)。全国水泥中平均混合材掺入量约4%,加上平均3%的石膏,熟料:水泥=93:100。
10余年前美国主要从日本进口水泥,现在日本水泥已经基本退出美国市场了。2005年美国进口了3050万吨水泥,300万吨熟料,其中由加拿大和中国进口水泥各约500万吨,由泰国、希腊、韩国、委内瑞拉和墨西哥进口各约200万吨,其余1000万吨,则是由另外十几个国家进口的,看来中国在未来的几年之内很可能成为美国最大的水泥进口国。但是要吸取墨西哥的经验教训,作好美国可能会采取“反倾销”的准备。今年年初美国刚撤消了对墨西哥进口水泥加税26美元/吨的措施,改为3美元/吨。这是墨方应诉了16年后的胜利。
近年美国水泥产销情况
单位 2002 2003 2004 2005
水泥销售量 百万吨 110.659 114.787 120.928 129.70
比上年 % +3.7 +5.3 +7.2
水泥产量 百万吨 85.283 88.107 93.540 93.6
水泥产能 百万吨 108.840 113.538 115.240 115.585
产能利用率 % 78.4 77.6 81.2 82.6
进口水泥 百万吨 22.2 21.0 25.4 30.5
进口熟料 百万吨 1.6 1.9 1.6 3.0
美国水泥工业现今采用的技术装备大都是15年以前或更老式的水平,已经到了需更新换代或技改升级的时候了,加之近年及对今后较乐观的水泥需求增长的预测,许多水泥公司都在制定改、扩、新建水泥厂的预算。
2006~2007年美国的项目都已签订了合同,金额为14亿美元。据悉2008-2010年间美国可能还会投资15亿~20亿美元用于水泥项目。世界著名的几家水泥成套装备供应厂商正密切关注着这块大蛋糕。
美国水泥厂建设在国际上历来就是一个高端市场。它对水泥技术装备的质量要求高,近来又对环保指标要求更加严格,价格似乎是第二位的,以致除德国和丹麦的几家世界一流的成套水泥装备公司被邀请参与议标竞争以外,其他的公司似乎都未被邀请。笔者相信,我国日产5000吨一10000吨生产线的技术装备即使在美国这个高端市场上同样是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个市场,设法早日进入这个市场。这里或许有一个贸易理念或商业文化问题,我们应予研究考虑。
我国传统的商业文化是价廉物美,薄利多销;而现代西方的品牌达到世界级以后就会推行优质高价;市场份额达到一定比例以后就会倾向于厚利少销,其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利润最大化而不是追求销量最多。我国水泥工业装备要进入欧美市场,不必也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理念行事,但是我们应该研究他们的心理,调整我们的传统理念,制定灵活的策略。首先要确保我国水泥装备的高质量、高水平,同时相应地提高价格,以应对他们那种“便宜无好货”的误解。这对于我国进入美国市场、减少风险、增加利润都是有利的。以丹麦史密斯公司2006年2月在美国签署的一条世界最大型的日产12000吨熟料,年产OPC水泥400万~430万吨的生产线为例,其主机装备的合同价是2.47亿美元,加上若干辅机以及土建、安装等费用,该新厂的总投资约5亿美元,折合吨投资116~125美元。以上想法纯系个人与外方交往中的感觉,是否有可取之处,仅供参考。(高长明)
来源:中国建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