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业:做怎样的世界第一?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09日

  人民日报  朱剑红

    编者按:今年以来,国家调整产能过剩的政策指向越来越清晰,继国务院发出有关通知后,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水泥、铝、铁合金、焦化、煤炭等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这些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本报从今天起,将发表系列述评。

    水泥出了什么问题

    我国已连续10多年站在世界第一水泥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的位置上,在“十五”期间,水泥工业又取得了长足发展,产量年均增长12%,技术进步明显,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提高。但是,水泥工业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问题未得到解决,落后生产能力比重仍占60%左右。一是落后产能退出缓慢。由于对淘汰落后小水泥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一些地方出于社会稳定需要和财力限制,对关闭淘汰落后小水泥不积极。二是地区间结构调整不平衡。虽然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在少数地区已达70%,但多数地区仍然偏低,有的还不到10%。三是行业集中度低。国内水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只相当于世界水泥工业第一位的法国拉法基集团一家的产能。四是低标号水泥使用过滥,普通水泥产品中低标号水泥占80%以上,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五是行业及市场进入门槛过低,落后水泥在工程和建筑使用中得不到有效限制。六是节能利废工作进展缓慢。

    其次是产能存在潜在过剩风险。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当前水泥行业存在产能潜在过剩风险。2005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0.5亿吨,而水泥生产能力已达13亿吨,产能过剩2.5亿吨。

    5年将淘汰落后产能2.5亿吨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将拉动水泥消费需求保持一定增长。但另一方面,随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泥消费需求的增幅比前几年会有所回落。预计2010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12亿—12.5亿吨,比2005年增加1.5亿—2亿吨。要实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达到70%以上的目标,必须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同时,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工作力度。

    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水泥工业调整的目标:2010年水泥预期产量12.5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70%,水泥散装率达到60%;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由2005年的20万吨提高到40万吨左右,企业户数减少到3500家左右。水泥产量前10位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吨以上,生产集中度提高到30%;前50位企业生产集中度提高到50%以上。新型干法水泥吨熟料热耗由130kg标准煤下降到110kg标准煤采用余热发电生产线达40%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25%。粉尘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工业废渣年利用量2.5亿吨以上。石灰石资源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八部委联合通知还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一是加强总量控制,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水泥产能增长过快、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经较高的地区,发展速度要适度控制;对落后产能比重较大的地区,继续鼓励上大压小,扶优汰劣。二是严格市场准入。把环保新标准纳入水泥生产许可证发放的审核条件,适当修订水泥标准,提高水泥标号。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提高建筑市场应用水泥的准入标准,禁止立窑水泥进入重点建设工程和建筑物结构工程。大中型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从使用环节入手,鼓励发展散装水泥等。三是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四是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五是鼓励国内水泥企业“走出去”。六是加大对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