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一要肯定成绩、二要找出不足、最后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是不少人已经习惯了的思维。既便是制定五年计划,也免不了要作一个这样的回顾。但在落笔成文的时候,肯定成绩、总结成功的经验常常要占大量的篇幅,而指出问题、总结不成功的教训往往是点到为止。按说这也无可非议,许多人也都习以为常了。但是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有成效,笔者以为宁可多思考一些以往的问题和教训,哪怕是认识上有不同的意见,总比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到下一次总结的时候,问题依然是这几条要好。就是基于这种想法,本文打破以成绩为主的惯例,想从另外一个视角、透过历史的借鉴,寻找一些对今后的工作可能会有所帮助的思考题。
为了今后水泥工业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势必要分析一下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果按照以前的套路,这似乎又是老生常谈,但若认真地在吸取教训上作一下文章,就会引人深省,一言难尽。
-- 高能耗和高污染,是水泥工业长期以来总背在身上的两口“黑锅”,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尤其近年来,人们对能源的紧缺感、节能意识不断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强烈,提起这方面的问题,多有人以水泥厂当作一个鲜活的例子来调侃。作为业内人士该对水泥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问题作一番理性的思考,为什么水泥工业在不少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基本实现清洁生产的今天,我们这个绝对水泥大国的水泥业仍然被耗能和污染压得直不起腰来?
-- 以结构调整作为重点,已历经了两个五年计划的里程,水泥工业尚未摆脱立窑为主体的局面。“十一五”结构调整还会是一项重点工作,到2010年结构调整能达到怎样的预期?我们期盼着新型干法真正成为中国水泥的主体那一时刻的来临,期盼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但又不能低估了结构调整的难度。在未来的五年,恰如其分的调整尺度应是多少?
思考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立窑的干系,还是由立窑说起吧。
一、 立窑的问题是几十年历史的沉积
立窑在中国从兴起到占据主导地位书写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水泥史。中国建材协会名誉会长王燕谋所著的《中国水泥立窑的发展与淘汰》一文对立窑在我国的发展作了详尽的阐述,指出了立窑发展的六个高潮。立窑的大量发展是从第二个高潮,也就是大跃进的年代开始,到了第三个高潮--文化大革命时期,立窑水泥的产量已经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从此主统或可称领衔中国水泥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以后,除了1989年至1991年、1996年至1998年国家经济政策进行较大的调整、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整个水泥行业步入发展低谷至使立窑水泥产量的增幅有所下降之外,立窑水泥一直在高速增长。
立窑之所以在中国得以高速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水泥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二次带有群众运动色彩的立窑水泥发展高潮。实施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逐步替代了计划经济,水泥依靠市场的拉动而发展,直到2003年立窑水泥还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长率。二是国家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投入不足。“八五”期间,国家安排建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形成的水泥生产能力仅占同一期间净增水泥产量的8%。具体地说,1990年到1995年水泥产量净增长2.66亿吨,而国家安排新型干法水泥仅形成了2千万吨的生产能力(另约有1千万吨的生产能力转入“九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泥需求是靠“大家办建材”来解决的。“九五”期间,提出了要加强结构调整,支持发展新型干法,限制和淘汰立窑,其间水泥产量实际净增1.21亿吨,国家安排建设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形成的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在2千万吨左右,折成水泥能力也只占净增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这当中,除了资金的问题以外,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当时都属于限额以上项目,国家不批准,企业即使有资金也是不能开工建设的。三是当时缺乏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五、六十年代,人们只知道中国地大物博,还没有听说“可持续发展”的词儿。追求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境界,还很少了解环保的概念。在这种背景下,才会有“大家办建材”的热潮。因此,规模小、投资少、产出快的立窑在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有一定的必然性。四是在上一世纪,立窑生产线的投资强度比新干生产线要低得多,约为新干线的1/4~1/5。
立窑水泥长期盘据统治地位使业内许多人伴随着立窑工作大半生直到退休,他们用革命的精神生产,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对水泥的需求。这种落后的生产工艺使水泥产业自身也形成了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小;职工数量多、劳动生产率低这种大而不强的局面。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到2004年,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年产6.7亿吨立窑水泥的生产能力,立窑水泥产量5.76亿吨,不仅占我国水泥总产量的60%,也占世界上所有立窑水泥的97%。据专家以我国新型干法工艺和立窑工艺平均技术水平的参数计算,若以新型干法工艺替代立窑工艺,一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000万吨。如果叠加几十年的累积,那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至于用新型干法工艺替代立窑工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那就更是不言而喻。在八十年代末开始,立窑工艺也进行了多项技术升级,但总体上技术经济指标低于新型干法。
因此,调整结构,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取代立窑等落后工艺,乃是最大的节能,最有效的环境保护。立窑的发展对水泥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影响之深,是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沉积:日积月累形成的千亿以上的固定资产、百万人的职工队伍,生产着占我国总产量60%、占世界总产量四分之一的水泥产品。这样庞大的生产力大军要解除“武装”或进行“改编”,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需要有一个过程,不仅要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且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
二、 从立窑发展的借鉴谈指标
现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形势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好,如果说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曾经促进立窑水泥的发展,那么在认识问题解决之后,就成为促进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的动力。再加上新型干法工艺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和政策的支持,可谓春风得意正当时。但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仍有一些问题很值得研究探讨。
从立窑水泥发展的侧面可以看到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新型干法水泥投入相对不足(还发生过国家买立窑生产能力)。应该坦率地承认,这其中有我们行业本身的责任。国家建设各方面都需要资金,财力紧张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在把握经济发展全局,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之上分门别类地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而向国家反映行业的真实信息和根据国家经济总体的发展,预测和制定本行业的发展目标既是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又是行业发展得到国家支持的保障。最近,我和一位在省建材领导岗位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同事谈起制定规划,他说,五年计划、规划,曾参与制定过多次,以前制定的规划最大的问题是规划的小,发展实现的大。差的很多,说明作的规划不符合实际情况。多年了,总觉得水泥太多了,控制总量的指标年年下,可是每年水泥产量还都在增长,这是因为市场的需求。思想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规划也就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这次“十一五”规划应该实事求是,不要为规划而规划。笔者曾有幸参与过建材五年计划的的制定工作,对他的一席话既感到触动,又引起同感,于是匆匆查阅了几个五年计划的水泥发展目标和实际的发展结果,对照一下,确实很值得人深思。
表1 “六五”至“十五”计划中水泥总量的预测情况
时期 |
“六五”预测(1985) |
“七五”预测(1990) |
“八五”预测(1995) |
“九五”预测(2000) |
“十五”预测(2005) |
预测或计划目标 (万吨) |
9800 |
18000 |
30000~33000* |
50000~55000* |
60000 |
实际产量(万吨) |
14500 |
20971 |
47561 |
59700 |
105000(估) |
相对误差(%) |
32.9 |
14.2 |
33.8 |
12.1 |
43.0 |
*对于有上下限的预测值,按平均值计算相对误差
几个五年计划水泥预测比实际偏低较多。在“七五”和“九五”时期,都曾出现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水泥工业发展处于低谷,在这种情况下,预测比实际发展偏低10%以上。而在“六五”、“八五”和“十五”期间,水泥工业发展较快时,预测值比实际发展要偏低30%以上。按常理,国家对一个行业发展的投入首先会参考该行业所制定的发展计划、发展目标,我们的目标如此的偏低,这对国家给予水泥工业必要的支持、促进水泥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正是由于对水泥需求的预测长期超低、投入不足,致使立窑长势长久不衰,造成今天的这种局面。
更令人不安的是,每个五年计划的指标都大大提前完成,没人再去讨论为什么预测或计划目标与实际的发展差这么多、以及如何改进,到下一次制定五年计划时依然如故。每当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许多企业和业内人士都设想着、议论着下一个水泥五年计划,从新的五年计划中遐想事业的前景和自己的未来。他们期待着的不是写在纸上、一两年全行业就可提前胜利完成的目标,而是一个与今后水泥实际发展相符合、对企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发展及调控目标。
当前,水泥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的生产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的生产经营、由数量速度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这个过程也就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淘汰传统的落后工艺的过程,现阶段主要的就是用新型干法工艺替代立窑等落后工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包括水泥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解决了长期供不应求的问题,时逢水泥发展进入低谷。当时有人认为,中国水泥供给不足的问题已经解决,今后主要是解决质量的问题。需知,在质量提高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市场对数量增长的要求,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切忌把它们割裂开来。在这方面,“十五”期间水泥工业的发展是最好的说明。
与此相关的问题,有的人觉得水泥产量太多了,真是不能再发展了,在讨论规划的时候,人为地把指标向下压。但面对水泥产量每年还是在增长的现实,却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水泥产量为什么会这么多(至少是发表的文章不见多),今年只是在中国建材报拜读过张士秀撰写的《中国为何消费世界45%的水泥》一篇文章,对这类问题倒是应该多进行一些研究,从中寻找水泥应用过程中的弊端。
在《建材工业“十五”规划》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中,提出要推进建材工业信息化。目前具有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的水泥企业,均已实现DCS集散控制系统,走在信息化前列的水泥集团已经实现了跨区域联网的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而在行业管理的层面上要实现预警机制的信息化管理,确立符合实际发展的总量调控指标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之一。
三、 从总量指标分析结构调整目标
总量指标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指标,它指导着行业的发展。因为它代表着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水泥产业的生产力规模。它的确定目前基本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办法。所谓定性分析,第一要注重以往的经验,譬如水泥的发展与GDP、与固定资产投资都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以分析它们的发展走势有哪些相同和相异;第二判定水泥的发展一定要依据未来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意市场经济的规律(比如周期性)和国家经济政策(比如不同时期的宏观调控)的影响。所谓定量预测就是建立以统计数学为基础的数学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这里应注意统计数学的特点,模型力求简单、参量力求最少,同时要作好误差的分析和处理。2010年我国水泥的需求是多少?《在中国的水泥市场究竟有多大》一文中,提出13.5亿吨的预测结果。按照这个结果,在“十一五”期间,水泥产量年均增长大体为5%,低于预期的GDP约3个百分点,已经考虑了水泥发展步入低谷所带来的影响。还有一种说法,提出2010年的水泥产量为12.5亿吨,对于不同的预测和不同的认识,应当进一步磋商讨论。
总量指标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是其它一些重要指标的基础。目前在业内讨论的结构调整目标,在2010年新型干法产量达到70%。应该说这是一个令人憧憬的目标,但是,如果没有总量指标,它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无法量化,更无法分析它有无可能实现。
例如,假设2010年水泥产量达到12.5亿吨(见表2),新型干法水泥产量达到70%,应该是8.75亿吨,立窑等水泥产量为3.75亿吨。目前,2005年的数据尚未出台,且以2004年为准进行一下简单分析。2004年水泥总产量9.7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3.15亿吨,立窑等水泥产量6.55亿吨。为实现结构调整的这一目标,第一,从2005年到2010年6年中,平均每年应减少4670万吨立窑水泥产量。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有政府政策、措施和资金的支撑。近日,发改委主任马凯提出,水泥工业要力争每年淘汰立窑水泥产能5000万吨,有人猜测这后面孕育着利好政策措施的出台,至少这对水泥业是一个很大的鼓舞。第二,平均每年要增加933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的产量。这个任务更为艰巨,因为年增加量不仅远大于2001~2004年新型干法水泥的年平均增长量,而且比高峰期2002~2004年的年均增长量还高1580万吨。对此,目标能否实现应当进行评估。
表2 不同总量指标时的结构调整目标数据
年份 |
水泥总产量 |
其中新型干法 |
所占比例 |
其中立窑等水泥 |
所占比例 |
2004 |
9.7亿吨 |
3.15亿吨 |
32% |
6.55亿吨 |
68% |
2010(1) |
12.5亿吨 |
8.75亿吨 |
70% |
3.75亿吨 |
30% |
2010(2) |
13.5亿吨 |
9.45亿吨 |
70% |
4.05亿吨 |
30% |
以上是以2010年产量12.5亿吨为前提的分析,如果届时的需求量为13.5亿吨,2005~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就必须年均增长10500万吨,这更增大了难度。而2010年水泥的需求量超过12.5亿吨的可能性极大。
确定发展目标,不仅要有美好的愿望,而且要有科学的分析,因此,“十一五”新型干法水泥产量达到50%~60%,扭转三十多年来中国水泥以立窑为主的局面,这既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又是我们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是笔者的认为。
四、 结束语
规划水泥的发展目标一定要以未来几年国家经济发展大势为基础,所谓控制总量必须与市场的需求合拍,否则是无法控制住的。对于我们已经获得的信息、资料、数据要有一个科学的分析。我们不能苛求确定的规划指标完美,只是希望能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地接近实际。
去年年中以来,一些关心水泥发展的人士都曾考虑过一个问题,水泥企业最需要资金的现阶段从国内的银行贷款却十分困难,原因是水泥过热。而国外的金融机构、水泥巨头却纷纷而至,或是贷款,或是购置股权。作为代价,就是外资参股甚至控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的水泥行业还没有被国内的金融机构所了解。若想让业外了解水泥业,首先业内对自身行业的发展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但愿通过对“十一五”水泥发展的讨论和思考,业内外对我国的水泥行业及其发展的评价更为客观。首批被点名三个过热行业之一的水泥,现在已列在钢铁等七个过热行业之后,列在了潜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中,鼓励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设。这是对水泥工业发展大方向的明确。2005年水泥工业面对着煤电涨价带来的成本大幅上升,经济运行虽然艰难,但仍然取得了“十五”期间水泥业的第二个好年景。只要市场对水泥的需求没有减缓的迹象,水泥工业经过严冬的锻炼,当春天到来之时就会更加朝气蓬勃,这决不会受人的主观“控制”愿望所控制。
(转载请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