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步在北京水泥厂,公司主任工程师汤冀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痛快啊!”这位与水泥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老水泥人觉得,如今水泥行业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由于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金隅集团所属北京水泥厂是按照国际最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建设的。领导办公会上,各项先进的除尘技术审批时一路绿灯,各类国内领先的绿色生产工艺也纷至沓来,这与早年间老北京灰头土脸的水泥厂有着天壤之别。”汤冀强感慨道。
如今水泥厂看不到四散的灰尘,就连生产水泥的原材料都难觅踪影。走在厂区的林荫小路上,花朵娇艳,绿树成荫,令人惬意。
这些都得益于水泥厂20多年前启动的绿色行动。
来到厂区一个十几米见方的铁皮箱子前,汤冀强说:“这就是我们的从1992年推广的富勒技术,也就是俗称的‘大布袋’,它在水泥窑的窑头和窑尾进行收尘,过滤出符合排放标准的气体。”
经过除尘的气体粉尘量被控制在约10毫克/立方米,几乎为北京地方标准的1/3。让粉尘无处藏身的设备在北京水泥厂共有218台,为确保这些除尘利器的健康,20多人的专业维修团队每日都要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
对于除尘效果,公司副总经理蔡金山也很欣慰:“目前北京水泥生产全部实现了绿色,以前传统水泥生产粉尘含量是以公斤计算,现在水泥窑是以毫克计算。”
蔡金山觉得大布袋工艺的成功还要归功于滤料式附膜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就是在水泥生产的环节中在设备上糊上一层如同保鲜膜的过滤剂,粉尘通过膜时自动被吸附,放行的只有洁净空气。
“大布袋配合附膜技术形成了对粉尘控制的双保险,我们选用的材料都是国内最好的,一套大布袋就要花费300多万元,通过维保团队可让每套大布袋的使用寿命提高近1倍,既减排又降低了企业成本。”蔡金山说。
如果说除尘只是对粗颗粒进行过滤,那么2005年北京水泥厂示范线建设中的相关设备则对PM2.5的控制有着极好的效果。
其中脱氮氧化物和低氮燃烧器的“组合拳”让PM2.5无处藏身。“简单说就是利用氨水的还原作用与水泥生产中PM2.5的构成成分氮氧化物进行反应,使气体还原成无害的氮气。”汤冀强说。
在北京水泥厂,配合氨水降尘的功臣还有“污泥”。城市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到了北京水泥厂后,摇身一变成了消除PM2.5的功臣。
污泥经高压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可将有害气体还原成氮气,根据这一特点,技术人员将污泥通过高压打散到水泥窑内消纳PM2.5。同时,低氮燃烧器在生产水泥中也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量。二者组合通过源头控制配合过程消纳,PM2.5就被牢牢锁在水泥窑内。
今年该企业还对脱硝工艺进行改良,把以往需要人工调整投放还原剂的工序改为全自动化。经过脱硝处理的水泥窑的NOx排放量也降低至200毫克/立方米,这一数值远远低于北京市500毫克/立方米的标准。
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在京水泥产能压减至700万吨、2017年压减至400万吨。而北京金隅集团早在“十二五”水泥企业转型工作方案中便提出了,2015年前调整关停金隅顺发水泥公司和金隅平谷水泥公司两家企业,水泥产能减少150万吨/年。9月13日,北京金隅顺发水泥有限公司已停窑,北京金隅平谷水泥公司年底前也将完成停产,提前两年完成北京市“十二五”水泥产能调整目标。
北京水泥厂的减排手法只是金隅集团绿色发展一个缩影。该集团通过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范围已涉及污泥、生活垃圾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49类中的43类。先后建成国内首条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示范线、首条污泥热干化处置线、首条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工程。目前,金隅集团已形成年处置危险废弃物10万吨、污泥20万吨、飞灰1万吨、污染土100万吨能力。
回到办公室的汤冀强端起水杯,转身来到窗前,习惯性地再次远眺厂区那一抹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