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两级、三级……眼前的30级台阶直通10米高的水泥窑窑头。这是烧成车间工人曹利兵,以往每天四次巡检的必经之路。这30级台阶,也是20多年来顺发水泥厂工人们出入水泥生产线的必经之路。当初只是用钢筋焊接的这个楼梯台阶,如今已被工人们脚底带着的泥水“改造”成了水泥板。足有两指厚的泥层下,近1.5米宽的台阶已经被踩出了一个浅浅的“U”形凹槽,诉说着昔日生产的繁忙景象。
可是,昨日走上台阶顶端,进入生产车间,印象中水泥窑散发的滚滚热浪和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粉尘,却不见了。
9月13日,曹利兵所在的北京金隅顺发水泥有限公司正式关停燃煤窑炉。今年年底前,北京金隅平谷水泥公司也将完成停产。这两家企业的调整,将使本市水泥产能每年减少150万吨,本市“十二五”水泥产能压减目标也将在今年底提前实现。
对于曹利兵和他的203名工友来说,这一切来得有点儿突然,至少比他们多次听到的原“压产计划”提前了两年。
从1994年开始服役的这台日产700吨水泥熟料的燃煤窑炉,今后只存在于他们的记忆里。握有这家水泥厂70%股份的北京金隅昨日表示,集团上下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首都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北京金隅顺发水泥有限公司停产后,企业204名职工都将获得妥善安置。
同时,企业也在算环保的“大账”,不去太过计较经济的“小账”。北京金隅顺发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理成透露,顺发水泥停产的直接经济“成本”,即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约为1.8亿元、净利润1000万元。另外,占地160亩的厂区内,办公用房、厂房加生产设备合计的固定资产金额约为7000万元,水泥窑停产后将逐步报废。
“水泥窑虽然停产了,可厂里还有很多收尾工作需要做。”昨日早上8时30分,曹利兵像平时一样,准时出现在更衣室里,在面前的更衣柜里,挂着4身红蓝相间的工作服。他顺手挑出了挂在最靠右手边的一身儿,一边系扣子,一边指着衣柜下面“藏”着的半袋洗衣粉说,“水泥窑停产之前,周围的车间里老是暴土扬尘的,干活时还动不动就把衣服蹭脏了,工作服往往穿一两天就换,每次下班洗澡时,就得把工作服一块洗了。”
“停产到现在,我这身儿工作服都穿了一个多星期了。”曹利兵回到了靠近水泥窑窑头的中控室里,一按红色的“启动”键,已经“退休”多日的圆筒型水泥窑浑身一震,已是空空荡荡的窑内再次发出轰隆隆的闷响,缓慢地转动起来。“生产的时候不显,但水泥窑只要一停下来,窑底压强增大,容易把支架压垮,所以必须每隔8小时就让窑体调整下姿态。”
透过窑头的“猫眼”,记者看到,水泥窑里漆黑一片。燃煤窑炉一停产,煤炭、石灰石等容易产生粉尘的原料,也无需再供应,厂门外的马路上再也见不着排队的大货车,还有随之而来的一路扬尘。
据初步估算,金隅顺发水泥窑停产后,每年可以减少粉尘、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排放数百吨,有效降低了厂区周围大气中PM2.5含量,为首都大气污染治理换回更多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