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水泥协会、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单位及相关行业媒体:
中国水泥工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辉煌成就,宏观调控保障了行业健康发展,结构调整促使了新型干法水泥快速发展,资本重组加快了大企业集团的壮大成长,国际化进程使得我们的技术和装备走向世界,循环经济提升了行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这一切都凝聚了许许多多行业杰出人物的默默奉献。他们大多是生产和研发一线的企业家,但也离不开为行业发展尽心服务的行业协会和政府工作人员。为表彰他们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水泥协会决定,由《中国水泥》杂志社和《数字水泥》网站联合牵头,组织全行业开展“‘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评选活动。
现将评选活动说明书印发给你们,希望你们并通过你们发动周围的同行积极参与此次评选活动。
附件:1.关于开展“‘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评选活动说明书;
2.评选工作小组名单;
3.参与推荐候选人的各省市水泥协会名单;
4.参与推荐候选人的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单位名单;
5.参与推荐候选人公众网上投票的公众专业媒体名单。
附件:
“‘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评选活动说明书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十五”期间,中国水泥工业成就辉煌,宏观调控初见成效,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技术进步取得重大突破,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水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十五”期间,谁在为中国水泥工业的船头破浪引航?谁在为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运筹帷幄?谁在为中国水泥技术创新默默贡献?谁在为中国水泥走循环经济之路探索开拓?谁在推动着中国水泥走向世界?谁是“十五”期间中国水泥行业最有影响力的杰出人物?
为宣传、表彰“十五”期间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中国水泥》杂志社和《数字水泥》网站联合牵头组织各地水泥协会、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单位、行业公众媒体共同举办“‘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激励全行业广大员工为水泥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活动时间:2006年1月5日~4月8日
二、被评选人条件:
1.被评选人系中国境内从事水泥生产、科研设计、装备制造、施工安装以及各级政府(主管水泥工业的委、厅、局、办)、各地水泥协会的主要负责人。
2.被评选人的业绩对水泥行业有鲜明借鉴或者学习意义,具有榜样作用。
3.被评选人为其所在团体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对水泥行业健康发展有较大影响作用。
4.有助于被评选人当选的条件和理由。
三、评选标准:
“‘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评选将突出“时代感”,强调候选人必须在“十五期间”这五年当中,为水泥工业或他(她)所在的团队,做出过有标志性的事件和突出的作为。
(一)创新:
创新,是水泥工业进步的灵魂,也是水泥工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是时代对
中国水泥工业、对企业家和管理者提出的期望与要求。
1.他(她)的行动充分体现自主创新,为团体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2.他(她)在创新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崭新的契机。
3.他(她)在思维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
(二)责任:
无论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协会管理者,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履行职责,更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我们不仅关注财富的创造,更关注其背后的精神内核。
1.他(她)致力于推动行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以积极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为己任。
2.他(她)用行动维护诚信,秉持市场经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倾力打造“阳光财富”。
3.他(她)在领导企业增长的同时兼顾资源的节约,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努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财富”。
4.他(她)应当以回馈社会为己任,积极奉献,有目共睹。
(三)影响力:
真正的影响力,和财富并不直接等同。有影响力的人不仅仅应该具有行业影响力和资本市场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影响力。通过他的言行成就,引领水泥工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关注目光。
1.他(她)在“十五”期间的成就昭示了水泥企业发展的趋势,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潮流。
2.他(她)的故事成为水泥行业发展的典范,成为其他企业借鉴的样板。
3.他(她)的行为引起了水泥行业的关注和认同,引发社会共同思考。
(四)推动力:
他(她)们的言行推动了水泥行业某个领域的进步,从而为水泥行业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1.他(她)的言行在“十五”期间维护了水泥企业和水泥行业的利益,促进了社会公平。
2.他(她)的行动在“十五”期间推动了水泥产业政策变革,在促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中做出显著的贡献。
四、评选组织和规则
“‘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获奖者,是中国水泥界共同推选、共同认可的“杰出人物”,各水泥协会、公众媒体、水泥生产和研发设计企业、装备加工和安装施工企业以及水泥行业公众将共同参与推荐“杰出人物”候选人,以使这个评选具有更大的社会参与度、公认度。
1.评选活动工作小组的组成
“‘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工作小组由中国水泥协会牵头,邀请知名人士、公众媒体组成,负责评选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组长由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担任。下设评比活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评审团的组成
评审团由10名行业知名人士、20名水泥企业家、30名各地水泥协会会长(秘书长)、10名水泥行业公众媒体负责人,总计70人组成。
为保证此次评选活动公平、公正,70名评委的名单在最终结果确定后再行公布。
3.评选规则
评选采用记名投票的形式举行,评审团评委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反对票,也可以弃权。评委在选举期间外出的,可以委托单位代表代为投票,但委托必须办理书面手续,经评选活动办公室确认后有效。
投票结束后,评选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认真核对,计算票数。
每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者少于规定应选人数的有效,多于规定应选人数的无效。废票计入选票总数。
2/3以上的评委参加投票则评选有效。被选人必须获得评委1/2的选票,并以得票多少依次当选。如在最后一个名额出现多个被选人得票数相同的情况时,可同时当选。
五、评选程序
第一阶段:机构提名和20名候选人的产生(2006年1月5日~2月25日)
1.机构提名候选人——按照评选标准,各省市水泥协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单位(每个机构提名2--4人)、参加活动的公众媒体(每个机构提名10人)。工作小组进行统计后,将被提名人物按得票排序提交评审团。(2006年1月5日~15日)
2.评审团投票选出20名候选人。候选人的照片和每人500字的事迹材料将在五个公众网站同时公示。(2006年1月16日~25日)
第二阶段:公众投票和10名杰出人物评审(2006年1月26日~3月25日)
1.公众投票——按照评选标准“创新、责任、影响力、推动力”,在五个公众网站同时进行公众投票。20个候选人的公众投票结果将提供给评审团。(1月26日~3月20日)
2. 3月25日,由工作小组将公众投票结果交评审团参考,由评审团进行第二轮投票,评选出最终10名“‘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获奖名单。
第三阶段:宣传阶段(2006年3月26日)
所有参加活动的公众媒体,要在及时发布评选结果的同时,宣传十大杰出人物以及他们的企业或团队。并对十大杰出人物进行跟踪报道。
“‘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将被录入新编《中国水泥年鉴(2006)》,载入史册。
“‘十五’期间中国水泥杰出人物”颁奖仪式将在适当时机,选择适当方式召开。
评选活动办公室电话:010-88376459、88376565、68332654(传真)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2:
评选工作小组名单
姓名 |
职 务 |
单位名称 |
孔祥忠 |
秘书长 |
中国水泥协会 |
刘建华 |
行业部部长 |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
方玉萍 |
副秘书长 |
中国水泥协会 |
庄春来 |
副秘书长 |
中国水泥协会 |
张建新 |
杂志总编 |
《中国水泥》 |
刘作毅 |
执行总裁 |
《数字水泥网》 |
顾志玲 |
杂志总编 |
《水泥》 |
李贺林 |
主编 |
《中国建材报》机械装备版 |
附件3:
参与推荐候选人的各省市水泥协会名单
序号 |
单位名称 |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中国水泥协会 |
17 |
辽宁省水泥协会 |
2 |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行业部 |
18 |
吉林省建材协会 |
3 |
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 |
19 |
内蒙古自治区水泥协会 |
4 |
北京水泥行业协会 |
20 |
河北省水泥工业协会 |
5 |
上海市水泥行业协会 |
21 |
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
6 |
天津市建材业协会 |
22 |
湖南省水泥协会 |
7 |
重庆市水泥协会 |
23 |
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 |
8 |
山东省建材工业协会 |
24 |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水泥专业委员会 |
9 |
浙江省水泥协会 |
25 |
山西建材工业协会 |
10 |
江苏省建材工业协会水泥分会 |
26 |
云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
11 |
安徽省水泥协会 |
27 |
贵州省水泥工业协会 |
12 |
福建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水泥与水泥制品部) |
28 |
四川省水泥协会 |
13 |
江西省建材协会 |
29 |
甘肃省水泥协会 |
14 |
广东省水泥工业协会 |
30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泥工业协会 |
15 |
广西水泥协会 |
31 |
新疆建材工业协会水泥协会 |
16 |
黑龙江省水泥工业协会 |
|
|
附件4:
参与推荐候选人的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单位名单
序号 |
单位名称 |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北京水泥行业协会 |
11 |
吉林亚泰水泥有限公司 |
2 |
上海市水泥行业协会 |
12 |
浙江三狮集团有限公司 |
3 |
镇江市水泥协会 |
13 |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 |
云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
14 |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5 |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
15 |
济南山水集团有限公司 |
6 |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 |
16 |
山东沂州水泥集团总公司 |
7 |
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17 |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8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
18 |
广东省塔牌集团有限公司 |
9 |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
19 |
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10 |
辽宁工源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
附件5:
参与推荐候选人公众网上投票的公众行业媒体名单
序号 |
专业杂志名单 |
序号 |
公众网站名单 |
1 |
《中国建材报》 |
1 |
《数字水泥网》 |
2 |
《中国建材》 |
2 |
《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
3 |
《水泥》 |
3 |
《中国水泥》 |
4 |
《中国水泥》 |
4 |
《西部水泥》 |
5 |
《水泥技术》 |
5 |
《水泥商情》 |
6 |
《水泥工程》 |
|
|
7 |
《新世纪水泥导报》 |
|
|
8 |
《四川水泥》 |
|
|
9 |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年鉴》 |
|
|
10 |
《ZKG CHIN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