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进口将遭遇“冬季烦恼”

来源: 来源: 路透社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9日

  由于担心违约,中国的银行正在削减对煤炭贸易企业的贷款,同时收紧放贷条件。鉴于中国煤炭需求有望在冬季来临前回暖,银行这种做法恐会给中国的煤炭进口造成更多压力。

  融资问题将使煤炭贸易商更难以从澳洲与印尼等主产国取得供应,并会限制全球煤炭价格的反弹。煤价较年初已下跌五分之一,每吨现在不到90美元。

  市场一直在憧憬中国煤炭进口与煤价能在第四季回升,因为冬季的消费通常会促使电厂业企业与贸易商增加煤炭库存。

  “银行确实盯得很紧,让有些煤炭贸易企业喘不过气来。”一位同中国贸易企业做生意的欧洲贸易商表示。

  “因为拿不到银行的信用证或贷款被收回,有些企业已经停掉煤炭贸易业务,”这位交易商补充说。

  无论是上市煤炭贸易企业还是小公司,业绩都受到了艰难环境的影响。盈利下滑甚或出现亏损等又进一步加大了它们获得信贷的难度。

  贸易消息人士说,在主要的煤炭进口省份广东省,煤炭贸易商已经减少进口,部分原因就是银行减少信贷。

  据当地媒体报导,进口商潮州亚太能源有限公司7月已暂停煤炭进口。去年该公司煤炭进口量约为1,000万吨。

  据一位知情消息人士透露,丰立集团旗下的Good Credit International Trade Co也减少了煤炭进口。

  亚太能源拒绝置评,暂无法通过电话取得丰立集团与信泰国际贸易的评论。

  行业消息人士说,从去年底以来,中国多家热煤进口企业的煤炭进口业务就一直处于亏损,因为国产热媒价格变得更加便宜,导致进口的煤炭找不到销路。

  但由于当时贷款比较好办,他们对债务进行了展期,并怀着对夏季价格反弹的押注,于4月初加快了进口。这使中国2012年头八个月的煤炭进口同比大涨44%,达到1.5亿吨。

  但后来的事实说明贸易企业的押注严重失策。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降至三年低点,港口与电厂出现煤炭库存堆积,并引发国内煤价从4月底的每吨787元人民币大跌20%,到8月初时降到近三年低点626元。之后价格略有反弹,回到每吨630元。

  煤价下跌引发企业违约与推迟装运。中国煤炭进口在6月达到2,250万吨的纪录高位后,连续两个月下滑,7月和8月船货数量分别较前月减少10%与14%。

  “煤价在短到中期内都可能保持疲软,许多贸易企业已经在严重亏损,”中国建设银行上海的一名贷款专员说,“银行为了保护自己,在贷款对象的选择上自然更挑,贷款条件也更谨慎。”

  在钢铁与房地产行业,银行是按照当局指令削减贷款,来应对违约率升高。与之有别的是,对煤炭企业削减贷款则是银行自发的做法,是由坏账忧虑加剧所引起。

  本地贸易商的亏损

  “许多贸易公司赌错边了。在4月煤炭会议上,多家大型贸易公司签署了100-200万吨的交易,因他们当时认为海外价格已经触底,”产业入口网站CoalWorld.net的David Fang表示。

  “但两个月之内价格急跌多达每吨15美元。因此大型业者在4月签署的合约平白就亏了1,500万美元以上。”

  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秦发集团的煤炭子公司--珠海秦发贸易有限公司公告6月30日止的六个月内净损1,0004亿元人民币(1,579万美元),上年同期为获利187万元人民币。

  中国银行业者对煤炭贸易企业的放款金额多寡,并没有正式的数据。但煤炭采购的金额庞大,根据今年前七个月进口数量1.33亿吨及每吨进口均价111美元推算,总额达150亿美元。

  根据中国银监会数据,6月30日止,中国3,800家银行业者整体不良贷款已经连续三季增加,这是八年来最长的连续恶化期。

  逾期贷款亦上升。中国工商银行表示,逾期超过三个月的贷款较去年底增加7%,而中国建设银行则称逾期90天贷款跳增34%。

  更严格的规定

  直到去年,银行业者仍向煤矿行业及贸易商投入资金,提供高达数以千万元人民币计的低利率信用额度,且无须存入保证金。

  “现在要取得信用证比之前困难多了,我们必须要先结清一些欠款,才能取得贷款,且额度缩水。”一名驻北京的交易商表示,他并称还款期限已经被缩短至一至三个月,先前的期限为六个月。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由银行开立给另外一家银行的凭证,以作为对一特定公司的付款保证。

  部份银行亦要求公司提高现金存款,有时得高达50%,才能取得信用证。

  银行业者也要求被列为提货人,如此一来若这家贸易公司贷款违约,还能至少出清这批货来回收贷款。

  这样的条款意味着贸易商只能在中国境内出售货物,限制他们将货物运往日本或韩国等其他国家,尽管这些国家能够卖得较好价钱。

  “所有人都期望冬季前进口弹升。但由于银行业者降低曝险,贸易融资的条件收紧,进口状况可能再次令人大失所望,”一名驻新加坡交易商表示,他不愿具名,因为他未获授权向媒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