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情况
几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明显见效”的战略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全局,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结构调整的深化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截止去年底,全市累计建成12个宽裕型小康乡镇,326个宽裕型小康村。解决了8300人的脱贫问题。传统产业向新型化发展,八大产业基础更加夯实。兴高焦化100万吨机焦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三甲、青龙、沁晟等大型无烟煤环保机焦正在建设。新兴产业向规模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迈出新步伐。“2316”规划项目进展顺利,拉动作用开始显现。循环经济迈出步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 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年一季度,在经济惯性高速增长和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双重推动下,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1.99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9亿元,占年计划的23.6%,同比增长20.4%。分行业看,煤炭、电力、化肥增加值分别为16.09亿元、5.67亿元和2.79亿元,三个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55亿元,对全市工业生产贡献率达到91.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8.6个百分点。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业结构仍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化的矛盾依旧突出。2、能源原材料产业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苗头,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3、在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产能放张的同时,忽略了电力、水、土地等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储备。4、企业改制不彻底,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5、集团化组建工作进展缓慢,产业集中度低,行业竞争力弱。6、工业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循环经济发展不足。7、调产资金没有得到集中有效使用,无法对产业发展形成导向作用。8、结构调整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推进机制。
三、加快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要以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继续推进“2316”规划,继续建设“四梁八柱”为前提,在发展一批能够带动全市财政增收的大型工业项目的同时注重发展一批能够提供较多就业岗位、带动人民增收致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力实施100个重点煤炭企业和100个重点非煤企业的“双百工程”,最终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1、以建设多元化新型支柱产业为目标,加快煤化工基地规划建设步伐。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新型支柱产业。应尽快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调整,实现能源生产、加工、转换全过程的清洁化与新型化,努力建立能源新技术开发推广体系,促进能源产品结构调整,逐步把我市建成以洁净煤生产、电力、煤层气开发、煤基多元化工产品生产为重点的国家级新型能源和优质煤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和清洁生产示范区。要站在“新型工业化”的起跑线上,着力构建具有世界影响的晋城高浓度氮肥板块,积极发展精细化工,率先崛起新型煤化工基地,虎视全球化工大市场。在确保建成400万吨高浓度氮肥基地的基础上,加大精细化工的开发力度,力争到“十一五”中后期,使我市的原煤就地转化率达到50%左右。要大力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尽快做大做强。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结合我市实际,在企业、区域、社会三大循环体系中,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上,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工业布局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位目标要从“减量化”入手,强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二要注重清洁生产,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使其生产条件能达到循环经济的要求,抓好企业内部的小循环,推广清洁型生产,减少“三废”排放量,加强“三废”的综合利用。三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要尽快制定《晋城市节能中长期规划》,推动全社会的节能减耗工作,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抓好重点调产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聚集辐射效应。一是认真抓好经济技术开发区。注重招大商、引大资、上大项目,尽快成长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特别是要抓好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建设。二是要抓好同业聚集园区的发展。通过资源、信息、服务的共享降低成本,通过相互竞争和人员的流动加速技术创新,通过专业化市场、价格同盟和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扩大市场份额。三是抓好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在以上两类园区发展的基础上,抓好一定区域内部的中循环,促进产业间上下游的相互利用与衔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促进共同发展。
4、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相结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积极制定并采取政策措施,与世界接轨,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异军突起,使其尽快形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结合我市实际,目前,要在发展新型电力、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特色纺织、IT产业等方面做大文章、下大功夫。电力工业,要紧紧抓住我国西电东送、电力改革的大好时机,实施“以大代小”、“上大关小”,提高单机容量,加快新型化改造,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推进跨大区联网,加强主网架结构,完善输配电网络,理顺电网管理体制,满足大型电厂接入系统和电力外送需求。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象征。要加快技术进步,实现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高效化、最大限度综合利用各种能源和资源。以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和零部件总成为重点,促进生产方式的柔性化、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加强专业化合作,以开发区铸造园、泫氏、晨晖、金工等为龙头,延伸铸件——机加工——总成和整机装配制造产业链,积极发展汽车配件、球墨铸管、煤炭和矿山机械等,抓住我市煤炭业的发展良机,力争矿机产品本地生产最大化,把我市变为矿机产品的生产地、集聚地和消费地,逐渐变“晋城铸造”为“晋城制造”和“晋城创造”。新型建材业,建筑卫生陶瓷要以阳城建筑园区为中心,加快低档次的墙地砖生产向高档建筑装璜陶瓷和卫浴洁具生产方向发展。重点支持大型电厂和大型煤矿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发展新型墙材。水泥行业要积极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采用新型平法技术,提高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鼓励高平、泽州等日产2000吨以上水泥熟料企业尽快建成投产,积极发展高标号、新型特种水泥等。玻璃行业要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推广炉窑全保温技术、富氧和全氧燃烧技术等,淘汰落后的垂直引上和平拉工艺。特色纺织业,要积极组建行业集团,打破小而散的格局,整体推向市场参与竞争。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好原料基地,积极发展以大麻纺织为龙头的丝、绸、棉、麻等的特色纺织业。提高生产加工能力,重视产品的后加工与整理,发展集纺织、印染、成衣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工艺,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提高创汇能力。
5、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要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立足当地实际,把握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突出发展重点,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要通过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逐步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增强全市整体实力。各县(市、区)在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排位要力争前移,工业增加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有明显提高,鼓励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地方向全省十强县及全国百强县目标冲刺,为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要按照产业化的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型龙头、农产品批发市场型龙头和农业科技服务型龙头企业的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引导农村经济向小城镇聚集,要使30%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就业。要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煤补农”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多渠道盘活农村长期积淀的大量闲散资金和闲置土地发展地面企业。
6、加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的质量水平。要坚持政府规划、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企业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加快旅游区域联合步伐,打造“山西风光,晋城最美”旅游品牌。积极提升景区品味,促进全市旅游景区上档升级。皇城相府要争创国家5A级景区,王莽岭、珏山、山里泉等景区要争创国家4A级景区。加大旅游促销力度,积极开拓客源市场,与河南等周边省、市合作共建无屏障大旅游景区,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真正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要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全市服务业的优化升级,切实把发展服务业摆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社会兴办服务业的积极性,提高和完善城区服务功能。不断改善服务业内部结构和提高效益,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推进部分领域的产业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创造就业机会,大量吸纳城市新增劳动力和国企下岗职工,放宽市场准入,为一、二产业的结构调整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营造高效、公开的服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践诺的信用环境,创新、务实的人文环境,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使晋城成为投资和发展的热土。
2、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调整,消除体制性障碍。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一要整合资源,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要以行业为纽带,加快组建大企业大集团的步伐,欢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参股、改造各种类型企业。煤炭企业应率先通过资源整合和改革联合建大,积极组建大型无烟煤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力、控制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其它行业也要尽快组建集团。二要加快公有制经济改制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份结构分散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三要推进乡村集体企业改制改组。加快集体资本退出步伐,大力推进乡镇企业民营化或股份制改造,在有利于巩固集体经济、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前提下,推进乡村煤炭企业的改革改制,解决农民不能普遍得到实惠的问题,使之真正成为造福群众的产业。
3、进一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晋城经济腾飞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吸引外资投向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行业和领域。在招商引资方面,要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和利用外资水平,将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和全国100强企业如山东鲁能、台湾富士康等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全面提高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要抓住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和引导我市各类企业,主动与国际、国内、省际及兄弟地市的强势企业寻求合作,战略重组,挂大靠强,实现双赢。鼓励和支持我市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为晋城经济腾飞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
4、进一步凝聚人才,用好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构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科技实用人才五大优势群体。大力弘扬“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
5、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评价与推进机制。一要尽快出台经济结构调整的考核指标。一是新型工业化指标。二是小城镇建设指标。三是中小企业发展指标。四是生态环境指标。五是绿色GDP指标。要把这几项指标作为考核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程度的重要内容。二要组建结构调整专家队伍。市直和各县(市、区)经济结构调整领导组办公室要尽快建立经济结构调整专家联系制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出年度预算,划拨专项资金,保证与国家、省有关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联系,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对结构调整的指导作用。三要强化各级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责任。市政府要将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年度计划,每年安排不少于1.5亿元资金以资本金、贷款贴息、入股等方式扶持重点结构调整项目,资金要集中使用,并全过程监督项目进展情况,确保投资效益。要将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列入年度考核指标,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督促落实,严格奖惩兑现,真正做到以发展论优劣,以实绩定赏罚,确保调整目标的圆满实现,组织人事部门要将结构调整指标作为干部选拨任用的重要考核内容。(中共晋城市委办公厅经济结构调整调研组)
来源:晋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