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提起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其尘土飞扬的生产厂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个重点污染企业,在柳州市2005年企业环境行为上、下半年公示中,是12家公示企业中惟一达标的。记者经采访了解到,停产一年对生产线进行环保改造,环保投入资金无上限等措施,是鱼峰水泥实现公示污染“零记录”的奥秘所在。
昔日污染大户 资源浪费严重
粉尘是水泥生产企业的主要污染源。位于柳州市西郊太阳村镇的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于1958年建厂,经过40多年的生产,原有的机械设备渐渐老化,能耗很大,且生产过程中水泥粉尘四处飞散,造成浪费,效益无法提升,也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
提起那段历史,该公司调度室的袁主任十分感慨,他说“那时的厂区天是灰的,地是灰的,戴上两层口罩都无法阻挡灰尘的入侵。”而厂区周边的住户同样深受其害,落满水泥尘土的田地硬化得无法耕作,长年飘散的粉尘令住户们四季紧闭门窗。
着眼长远发展 停产巨资整改
随着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究竟是节约资金在原有生产设备上生产,不时应对污染赔偿等问题,还是投入大笔资金进行生产设备的环保改造,成了该公司负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和分析,公司取得一致意见,在2001年初停产,与相关环保部门协商后,为了长远的发展需要,参照欧州的同等工艺标准,投入1亿多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
袁主任表示:“投入大笔技改资金和停产一年整改,损失不言而喻。”但改造后的成果显而易见,到2002年1月重新投入生产后,原本在生产时四处飞散的水泥粉尘,因增加收尘设备得到很好的回收,增加了产量。目前该公司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30万吨,一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骨干企业。在经济效益明显增收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环保投入优先 形成良性生产
为了更符合环保要求,该公司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大量废气余热进行发电,并循环用于水泥生产。余热发电项目既能减轻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此项目所不属于生产过程所必需的工艺流程,但为了环保的需要,该公司还是毅然立项上马。
袁介绍,该公司制定年度资金计划时,对于环保资金的投入,是需要多少投入多少,没有上限。从2001年公司决定走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来,光是环保项目投入的资金,就超过8500万元。袁说;“在良好的环保意识作用下,公司已形成良性的环保生产。”
来源:南国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