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宏观调控将更加侧重于经济增长,未来经济增速有望探底企稳,旨在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适时推出。
强调稳增长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国务院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表明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目前的主要矛盾,此前的政策定位需要继续预调和微调。当前经济增长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外部环境,二是此前政策的主动调控,三是市场情绪较悲观,未来稳增长必须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与一个多月前相比,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表述出现明显变化,即更加强调稳增长的意义。4月投资、消费和出口等经济指标出现全面回落,未来中央政府将以更具体和有力的政策措施对冲经济增长下行压力。
政策预调微调可期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意味着未来的政策基调既不是紧也不是松,而是根据经济形势随时调整、预调微调,但接下来的两个季度毫无疑问将是流动性较宽松时期。
鲁政委认为,预计未来存款准备金率还会有多次下调,存款利率不一定会下调,但贷款利率的调整可能会有几种选择,可以直接调整,也可以放宽利率下限,扩大浮动区间。目前我国既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又必须避免给潜在通货膨胀提供过度的流动性催化。因此,通过直接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是有针对性又能兼顾其他的政策。除货币政策外,金融监管政策也需进行调整。例如,调整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考核、资本充足率要求等。
刘元春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既强调稳健的定位,又表明政策是有弹性的。今年的广义货币(M2)的增长目标是14%,但目前只有12%左右,这说明未来货币供应层面还有可操作空间,信贷总量、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近日在中国证券报独家发布的报告认为,可考虑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或适当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并着力清理和规范银行贷款各种收费,大力缓解企业过高的融资成本。同时,目前CPI涨幅回落的基础并不稳固,为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应保持现有存款基准利率水平。
该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应抓紧研究更大力度的结构性减税方案,争取早日出台。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任务,国家预算内资金应重点支持农田水利、保障房、民生工程以及节能减排项目等领域。今年企业经营困难较大,税收增速也会回落,切不可因税收增速回落而对企业收“过头税”,反而应当清理不合理行政收费,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企业中增加税负的企业要想方设法做到至少不增加税负。
投资或成短期突破口
对于投资、消费和出口,国务院常务会议均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意见和措施,特别是投资领域得到强调。
李慧勇认为,对于短期来看,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和突破口应该是固定资产投资。“十二五”期间仍有较丰富的投资项目资源,同时,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更快。具体而言,水利、电力、环保、高铁、轨道交通、电信、保障性住房、中西部等八大投资领域最有希望迎来利好。
在房地产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链家地产分析师陈雪认为,短期来看,限购以及差异化信贷等调控政策不会动摇,但近期部分城市对楼市政策的微调可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
专家认为,在凭借投资稳定短期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家将更侧重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着力抓好扶持就业、保障性住房、新医改、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工程,这既能有效拉动需求,又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促进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拉动,相关政策措施预计未来将择机出台。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的经济政策应该更加考虑长期的效果与目标。与之前的刺激政策相比,未来应该更少地依赖信贷刺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