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头20年,是湖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重要的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优质农产品加工区、现代物流中心区,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为实现湖北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湖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基础
(一)工业化水平
2002年湖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8319元(折1005美元)、14.2:49.2:36.6、41.7%、48%。综合分析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工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人均GDP为8184元,折988美元),处于中西部前列。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与工业化成熟阶段人均GDP达到4800-9000美元,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在20%以下,城镇化率在60%以上的要求相比,我省人均GDP明显偏低,农业就业人数比重较大,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产业基础
经过多年的建设,湖北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较雄厚的生产加工能力。2002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168亿元,居全国第9位;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量为5254亿元,居全国第9位;一些重要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如光纤居第1位,汽车居第2位,化肥、原盐、纱居第3位,钢居第5位,纯碱、水泥居第8位。涌现了如东风汽车、武钢、长飞、华新、京山轻机、沙隆达等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健民、红桃K、东风、美尔雅、富康、安琪等6个中国驰名商标及金龙泉、东贝、舒蕾、仙桃、红双环等5个中国名牌。但湖北工业也存在着投入严重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和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精品名牌不多等问题。“九五”和2001年、2002年全省工业投资分别为1610亿元(平均每年322亿元)和561亿元、618亿元,若除去采掘、水电气等,制造业投资分别为1105亿元(平均每年221亿元)和275亿元、311亿元,仅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3.2%、17.7%和18.1%。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投入比重较低,总量较少,致使我省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市场占有率由1990年的4.2%下降到2000年的3.6%和2002年的3.2%。工业污染比较严重,每年排放工业废水近10亿吨、工业二氧化硫50万吨、工业粉尘35万吨,是全省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来源。
(三)市场化程度
近年来,湖北在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大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顺利推进,85.4%的国有小企业通过改制实现民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进行。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比,在市场主体培育、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规体系、公平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目前湖北省市场化程度在全国排名17位。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有经济比重偏大。 2002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资产、增加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0.6%、79.1%和72.1%。国有资产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8个百分点,分别比浙江、广东、江苏高51.3、41.7和40.5个百分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四)对外开放水平
“九五”以来,通过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湖北的对外开放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到2002年底累计利用外资160亿美元,当年实际利用外资22.66亿美元,外贸出口20.99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947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6家进驻湖北。但外向度仍然偏低,出口仅占全国的0.64%。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分别为3.5%、3.1%和6.6%,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8、20.8和4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额142.67亿元(折17.23亿美元),仅占工业销售收入的4.2%。外向度偏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薄弱环节。
(五)市场潜力
2002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4元,城镇居民人平年可支配收入为6789元,与1990年相比分别年均增长11.4%、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0年的326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2198亿元,居全国第6位,年均增长17.2%。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90年的600元上升到2002年的3671元,年均增长16.3%。从总体上看,湖北农村消费处于成长期,城市消费处于快速扩张期。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湖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提高,潜在的消费能力十分可观。
(六)综合条件
1、基础设施
2002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为860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43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389公里,以武汉为圆心,以1200公里为半径,可直达24个省市区及70多个大中城市。内河通航总里程为7271公里,其中全年通航里程5000公里左右。现有民航航线总里程13万公里,从天河机场可直达60多个大中城市。邮路长度为9.28万公里。电话普及率达到22.7部/百人(固定12.4部/百人、移动10.3部/百人)。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湖北公路、电信基础设施发展仍然滞后,高速公路里程仅居全国第11位,省会武汉市与6个邻省省会城市仅有3个(合肥、南昌、长沙)有高速公路连通。电话用户数仅居全国第12位,电话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全国交通、通信和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区位优势正在被弱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引进和聚集外来产业的不利因素。
2、自然资源
湖北部分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具有较强优势。现已发现矿产136种,其中已有探明储量的矿种79种,占全国已有探明储量矿产数的50.64%。磷矿、矿盐、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大宗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除了满足省内需要外,还可供其它省份或出口。湖北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降水充沛、地表经流和地下水资源丰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居全国前列。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常年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1位,油菜籽产量和“双低”化率居第1位,棉花居第3位,稻谷居第4位,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居第9位。而同时能源及金属矿产等战略性资源较为短缺,全省煤及石油的自给率分别只有9%和13%,铁矿石自给率为23%,铜矿石自给率为23%。一次能源自给率为15.3%,与2000年相比下降2.4个百分点。
3、科教资源
全省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26万人,每万人中拥有科技人员390人,高于全国361人的平均水平。拥有中科院院士23人、工程院院士22人;全省有普通高等院校75所,在校大学生达58.5万人,居全国第2位;各类研发机构2100多个(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部委76个);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48个,硕士点550多个、博士点160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95个;2002年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74项,居全国第4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项,居全国第3位。湖北具有较好的科教基础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只要解决好科教与经济结合的体制及机制问题,将对加快工业化进程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湖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宏观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头20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国际产业和资金正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也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二是产业分工和重组正演变为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的分工和重组。三是由于资源配置、采购和市场全球化,国际竞争正日益表现为国内竞争。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不同地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不尽相同,沿海发达地区利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政策优惠和区位优势,率先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以其较高的市场化程度、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合理的产业聚集和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参与全球化竞争,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已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个与国际经济紧密结合的区域经济体。湖北要应对全球化并积极承接国际资本与产业的转移,在充分发挥已有工业基础、资源禀赋、科教实力、生产成本等优势的基础上,必须着重在环境、体制创新和提高市场化水平、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上下大功夫,充分发挥武汉在华中地区的独特作用,整合全省区域经济资源,带动城市群、城市圈的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在财政政策上,国家已经实施了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逐步淡出,公共财政的功能必将不断强化,国家将继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着力培育各区域内在的发展动力机制。湖北今后除了继续争取国家投资外,要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培育市场主体、改善环境、吸引外资、启动民间投资上来,保持投资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持久拉动。
在金融政策上,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湖北必须大力改善信用环境和推进金融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营造资本聚集优势,引导企业积极应对未来利率市场化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在产业政策上,国家将支持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全面优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湖北必须集中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钢铁、纺织、建材等产业,加快更新改造,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着眼长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培育经济后发优势;从战略上重视能源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石化工业对湖北经济的整体保障和带动作用,集聚新的产业优势。
(三)经济体制改革趋势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必将为湖北发展创造更好的宏观体制环境。湖北要在提高市场化程度上下功夫,尽快改变体制创新落后于沿海发达省市的状况,为工业化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制环境。
(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的战略目标,为湖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此,应从湖北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推进工业化为主轴,进一步突出工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支撑地位,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工业化与农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各产业、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三、湖北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原则
一是要有利于实现湖北工业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是要有利于整体提高湖北产业竞争力。加快先导产业、战略产业的培育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新兴产业的竞争能力。
三是要有利于发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相结合、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相结合、改善软环境与夯实硬基础相结合,努力提高市场化水平,形成区域性整体竞争优势。
四是要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经济自主增长动力机制的培育,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总量与质量、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采用新技术与创造就业机会的关系,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效益、后劲相统一,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05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0863元(折1312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1:51.5:37.5,农业就业人数比重下降到44%,城镇化率达到44.5%;到2007年,全省人均GDP达到12822元(折1548美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5:52.5:38,农业就业人数比重下降到41%,城镇化率达到47%;到2010年,全省人均GDP达到16442元(折1986美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5:54:38.5,农业就业人数比重下降到36%,城镇化率达到51%左右。
2、工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工业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2005年达到4%,2007年达到4.5%,2010年达到5%。2010年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达到430亿元(折52亿美元),年均增长15%左右。通过实施“双百”工程,培育100个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三位的名牌产品,培育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10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3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0家。
3、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到2005年,全省重点骨干企业生产装备应用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45%,产品开发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的比重分别达到75%和45%;到2007年,重点骨干企业生产装备应用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50%,产品开发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的比重分别达到80%和50%;到2010年,重点骨干企业生产装备应用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70%,产品开发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的比重分别达到90%和70%。
4、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到2005年,全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左右,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到5.75吨标煤;到2007年,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3%以上,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到5.65吨标煤;到2010年,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7年减少4%以上,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到5.5吨标煤。
5、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争取2003-2010年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年均达到45万左右,2010年工业企业中高级人才拥有量达到150万人左右。
2002年前,努力把湖北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优质农产品加工区、现代物流中心区。在2020年前提前2-3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
四、湖北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区域布局
立足于提升湖北整体竞争优势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综合考虑区位条件、城市布局、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着力构筑湖北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优质农产品加工区、现代物流中心区四大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一)高新技术发展区
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密集区和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以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为支撑,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创新力强、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一是以光纤光缆、光通信传输设备、光电器件、网络设备、移动通信终端及设备等通信产品为主的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二是以激光加工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测控设备、大型发电设备及环保设备等产品为主的武汉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三是以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中西药、生物农药、医药中间体及功能性保健品等为主的武汉—鄂州现代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基地。四是以光学新材料、包装新材料、纳米材料、化成箔等为主的武汉、襄樊、宜昌等新材料产业基地。五是以化妆品、农药、染料及中间体、专用化学品等为主沿沪蓉国道主干线布局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二)现代制造业聚集区
按照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的总体要求,加快形成“一核四带”,即以武汉为核心,构筑以汽车、钢铁、石化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聚集核心区,通过武汉核心区向周边辐射形成“四大”现代制造业产业带。一是以武汉为核心向鄂东南辐射,壮大钢铁、有色金属及深加工、水泥、玻璃及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形成武汉—鄂州—黄石冶金建材产业带。二是以武汉为核心向鄂西北延伸,以东风有限、神龙公司、东风本田为依托,加快轿车、载货车、多功能车及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并带动汽车零部件和改装车的发展,形成武汉—随州—襄樊—十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带。三是以武汉为核心沿汉江流域及江汉平原向西延伸,充分利用应城、潜江等地丰富的盐卤资源和石油生产加工基础,大力发展乙烯及下游产品产业链和两碱等产品,形成武汉—潜江—荆门石油化工和盐化工深加工产业带。四是以武汉为核心分别向东西辐射,推进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转移,依托汉江平原棉产区,大力发展高水平、集约化的棉纺、精毛纺、无纺布和名牌服装及高档面料。同时以家电优势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冰箱(柜)、空调、洗衣机、高效制冷压缩机等家电及配套产品。形成荆州—仙桃—武汉—鄂州—黄石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产业带。
(三)优质农产品加工区
利用现有基础,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八大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板块。一是以武汉统一和正昌、荆州银欣和天颐、荆门京山国宝和洪森等企业为龙头的江汉平原粮食转化深度开发和双低油菜籽规模化加工板块。二是以鄂州武昌鱼、荆州五湖集团、宜昌三峡鲟业等企业为龙头的沿江淡水产品深加工板块。三是以安陆神丹、仙桃九珠等企业为龙头的江汉平原腹地禽蛋深加工板块。四是以宜昌双汇、荆州天荣、武汉双汇、武汉飘飘等企业为龙头的宜昌至武汉沿线肉制品深加工板块。五是以武汉友芝友、光明、统一和宜昌均瑶、娃哈哈、汇源等企业为龙头的武汉、宜昌牛奶及乳制品、果蔬饮品加工板块。六是鄂西、鄂西北、鄂东南薇菜、莼菜、魔芋、银杏、竹笋、板栗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板块;七是以晨鸣纸业、大枫纸业等企业为依托的咸宁、荆州、武汉林浆纸生产加工板块。八是以武汉烟厂、襄樊烟厂、清江烟厂为主的烟草生产加工板块。同时,通过加快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配套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产业基地的建设,推动九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九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形成规模,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四)现代物流中心区
构筑四重物流服务时域圈、五大物流通道、六大物流枢纽,基本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立足湖北、服务华中、面向全国、连接世界的华中现代物流中心区。即以五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为纽带,面向省内中等城市的3-6小时分拨及终端配送物流圈;以省际通道为支撑,面向华中省会城市的12小时分拨与终端配送物流圈;以高速铁路干线铁路通道为依托,面向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24小时干线区域分拨与中心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以国内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及跨国民用航空系统为依托,面向远东、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48小时国际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各港口和物流基地,开辟长江物流班轮,形成长江水运物流通道;利用铁路干线和铁路“五定”班列、行包专列和集装箱运输,以及驮背运输等新型运输形式,形成铁路干线物流通道;利用高速公路干线网络,发展大型、超大型封闭式货车,开辟长途高速干线班车,形成高速公路干线物流通道;发挥武汉航空枢纽港优势,利用现有国内、国际货运航线航班,形成以大型专用货运机队为主的航空干线快速物流通道;利用仪长沿江输油管道和忠武等天然气管道,形成能源、原材料管道物流通道。建设完善武汉物流主枢纽和黄石、宜昌、荆州、襄樊、十堰五大区域物流枢纽。
五、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发展重点
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作为先导产业的渗透和带动作用,巩固汽车工业、冶金工业、纺织工业、建材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提高能源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石化工业作为战略产业的保障和扩张能力。规划项目1100项,总投资3700亿元。
(一)先导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代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并起着强大的带动作用。湖北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四大产业群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规划项目293项,总投资446亿元。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以上,到2010年达到110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
(1)电子信息产业。依托现有基础,重点发展光纤光缆、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器件、通信终端、各类应用软件等产品,形成光通信产业链。适应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的开发生产。抓住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向国内大规模转移的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器、数字电视及机顶盒、存储器、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产品。重点企业和项目有:长飞公司光纤预制棒及拉丝生产线改扩建,武汉邮科院光同步数字体系(SDH)及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列设备、光无源器件,烽火通信网络接入设备,三环集团90万台智能卡机具,精伦电子10万台IC卡电话机、1万部公用多媒体通信终端,随州波导500万部手机,武汉NEC400万部手机,武汉多普达100万部手机,武汉梦达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武汉适普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形成年产光纤3000万公里、光缆60万皮长公里生产能力,力争成为世界光缆主要生产研发基地;形成光通信系统设备10万台(套)及器件1000万台(只)生产能力,成为国内光通信系统设备及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形成年产移动电话2000万部生产规模,成为国内移动通信终端大省。争取到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1150亿元,年均增长25%。
(2)生物工程与新医药。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农药、新型化学合成药及新型制剂、现代中药、系列氨基酸和维生素产品、发酵产品。重点企业和项目有:百科药业新型抗生素、解热镇痛、溶血栓新药,人福科技激素药中间体,大鹏药业体外培育牛黄,健民药业补肾健骨胶囊,黄石芳通药业激素药,潜江制药新型眼科用药,宜昌制药麻醉用药,广济药业维生素B2、生物素、虾青素,八峰药业氨基酸系列,宜昌安琪酵母味素等。到2010年全省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值达到422亿元,年均增长13.5%。广济药业成为世界最大的维生素B2生产基地之一,八峰药业成为国内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
(3)新材料。重点发展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复合型功能材料、改性工程塑料、新型包装材料等产品。重点企业和项目有:省化学所光通信化学材料,晨光实业光信息及录用高分子材料,华光新材微晶玻璃,宜都东阳光和宜昌凯普松化成箔,富思特集团BOPET薄膜及PP合成纸,中天集团改性工程塑料,凯乐科技土工格栅,葛店纳米氧化锆等。争取201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20%。湖北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4)机电一体化。重点发展高性能数控系统及加工设备,激光加工机械及成套设备,新型包装机械、纺织机械和水泥机械设备,大型电站锅炉及高压输变电设备,烟气脱硫、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新型环保设备,新型船舶和船用设备等,提高装备集成和整体配套能力。重点企业和项目有:黄石锻压数控板材加工成套设备,武重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华工激光加工机械及成套装置,楚天激光新型激光医疗设备,京山轻机全自动九层瓦楞纸板机、多色印刷开槽机,黄石纺机柔软整理机及高效短流程印染设备,武锅60万千瓦电站锅炉,红旗电缆高压及超高压交联电缆,洪城通用水环保设备,格林天地有机废水处理及降噪设备,天澄环保工业烟气处理设备,武昌船厂10万吨中小型特种扩建,青山船厂20万吨特种船舶扩建。争取到2010年全省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产值达到7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武汉、黄石机械设备制造业形成较大规模,武昌船厂成为挖泥船、海洋平台工作船、客滚船、公务执法船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小型特种船舶生产基地,青山船厂成为不锈钢化学品船、油船及其他液货船、集装箱船等出口船舶基地。
2、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连接区域经济各个部分和产业发展各环节,并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现代物流已成为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的推进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和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网络体系,采用物流管理技术进行产业组织和发展环境建设,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群和2-3个在国内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加速扩张,到2010年全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现代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到16%左右,使湖北成为华中现代物流中心。规划市场和物流项目57项,总投资56亿元。
(1)物流基础设施。投资1000亿元建设以武汉为中心、连接省内中等城市、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干线路网和县乡村公路网,到2010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050公里;投资800多亿元抓好宜万、武九复线、汉丹复线、襄渝铁路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尽早建成沿江铁路大通道、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湖北段,武汉成为全国第四大铁路路网中心;加快改造武汉机场,提升其枢纽功能,发展武汉至宜昌、恩施、武当山等支线航空运输;加快武汉阳逻集装箱转运中心码头建设,搞好河道治理,形成以长江为主干、汉江和清江为两翼,干支相连、水陆联运、江海直达的水运格局,为形成四大物流通道创造良好基础条件。加快通信设施、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大型物流企业信息中心和计算机网络建设和相关资源开发,建立比较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2)物流网络体系。着力构建以武汉为核心,省内其他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骨架的多层次物流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武汉物流调配和进出主枢纽作用,依托沌口经济开发区、东西湖台商投资区、东湖高技术开发区、阳逻集装箱港口及东汽、武钢等大型工业企业,在武汉城郊结合部建设舵落口、阳逻和关山等现代化大型多功能物流基地;根据区域经济布局,建设宜昌、荆州、十堰、襄樊、黄石等区域物流枢纽;根据产业布局特性和服务半径及时效性要求,在各中心城市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中心,近期重点抓好武汉农产品、医药、成品油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适应省内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筹建以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果蔬等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及汽车、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区域性交易中心。
(3)物流企业。围绕工业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培育汽车、钢铁、煤炭、农产品等具有规模优势和专业特色的物流企业,大力推进物流代理制,形成服务社会化、经营专业化、内外贸易结合、批发零售、流通与加工一体的新型流通产业群。重点支持华中物流、中远物流、长江物流、世通物流、中百物流等企业成为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力争引进5-10家世界500强商贸物流企业。适时加快发展物流装备业,努力提升全省物流业水平。大力促进第三方物流供给,为工业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速度,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二)支柱产业
1、汽车工业。由跨国公司和大型汽车集团主导的国际汽车“6+3”和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为主的汽车生产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安全、廉价、环保、实用、高效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特征。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走向实用阶段;汽车零部件发展向全球采购和模块化、系统化供货转变,供应系统向宝塔式结构转变,企业间的协作更加紧密。湖北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是: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依托,支持和服务于东风汽车公司与国际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发展战略;突破性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提升配套能力;加快各类专用车、改装车和电动汽车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规划项目85项,总投资373亿元。争取到2007年全省汽车工业总产值达146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6%,汽车生产能力达到90万辆;2010年达到2100亿元,八年年均增长15 %,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40万辆。
(1)整车。重点是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全面合作,2007年达到各类汽车65万辆生产能力,2010年达到90万辆生产能力(湖北省内约占80%左右);东风汽车公司与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扩大合作,轿车形成规模化、多品种生产,2007年神龙轿车达到28万辆生产能力,2010年达到40万辆生产能力;东风汽车公司与本田汽车公司合资合作,2005形成运动型多用途车和多功能车5万辆生产能力,2007年、2010年分别达到12万辆、24万辆生产能力,武汉成为本田汽车公司在国内第二个整车生产基地。争取到2007年东风公司在湖北生产能力达到85万辆,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整个东风公司国内汽车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18%;2010年达到130万辆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
(2)汽车零部件。以整体提高配套东风公司的能力和积极融入全球采购体系为目标,通过技术引进、国际合作和自主开发,加快发展三类产品,一是燃油喷射系统(BFI)、制动防抱死系统和防滑装置(ABS/ASR)、安全气囊、汽车防盗装置等高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二是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悬架系统、消声排气系统、车桥总成、车轮总成、变速箱总成、座椅总成、离合器总成、组合仪表、玻璃升降器、刮水器、三元催化转化器等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产品;三是大中型铸锻件、压铸件、铝轮毂、气门、高强度紧固件、曲轴、摇臂、凸轮轴、轴承等具有比较优势、能批量出口的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产品,并使零部件产品逐步由中重型卡车向轻、轿延伸,向系统化、模块化生产方向发展。重点建设四个基地,一是以东风汽车零部件公司、华阳、通达、太平附件、双鸥、神力锻造、东风轮胎等企业为依托,中重型车动力转向器、中重型车桥、变速箱、消声器、汽车塑料、铸锻件、轮胎等产品为主的十堰中重型车零部件基地。二是以东风车桥、谷城车桥、东风科技、中航科技、骆驼电池、江汉机械、襄轴、寰宇灯具等企业为依托,轻型车桥、汽车座椅调角器、汽车蓄电池、汽车轴承、活塞环、同步器等产品为主的襄樊轻型车零部件基地;三是以神龙零部件公司、通达爱西亚、武汉伟仕通、三环、万向、中生、云鹤、武塑等企业为依托,轿车和客车制动器、排气消声系统、轿车转向器、离合器、电动玻璃升降器、轿车座椅、内饰件、保险杠等产品为主的武汉轿车零部件基地;四是以神电、恒隆、瓦雷奥、四联、环宇、湖北车桥等企业为依托,汽车发电机和起重机、动力转向器、汽车空调、刮水器、汽车曲轴等产品为主的荆州汽车零部件基地。同时抓紧建设汽车零部件开发平台,尽快形成开发能力。争取2007年全省关键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达到80万辆份,产值400亿元;2010年达到120万辆份,产值600亿元。
(3)专用车、改装车和电动汽车。 重点是十通、随州楚风和驰乐、汉特等企业加快发展市政作业、工程施工、机场和油田需要的各类专用车、改装车,争取2007年各类专用车、改装车达到10万辆生产能力,2010年达到20万辆生产能力,随州成为国内有较大规模的改装车生产基地。依托东风电动车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华中科大推进电动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研究开发,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产业化基地,“十一五”期间形成规模化生产。
2、冶金工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冶金工业技术装备的整体优化和升级,不断调整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跟踪世界冶金工业新技术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合理实施专业化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钢铁工业。发挥湖北水电优势,大力发展有色工业。规划项目101项,总投资472亿元。争取2010年全省冶金工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3%。
(1)钢铁工业。重点支持武钢、冶钢、鄂钢等重点企业的发展,力争2005年全省钢产量达到2000万吨,2010年达到2800万吨。延伸钢铁产业链,大力发展薄板、镀锌板、彩涂板、钢帘线等钢铁深加工产品。积极支持武钢宽带钢、硅钢改扩建、新建二冷轧及一冷轧、一热轧、炼铁、三炼钢改造等项目建设,围绕市场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紧缺品种,力争2005年达到1200万吨钢生产能力,2010年达到1400万吨生产能力,把武钢建设成我国具有自主开发创新能力的现代化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和硅钢、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基地;鄂钢围绕抓好现有焦化、高炉、烧结、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改造,在2005年形成年产300万吨钢生产能力。抓好企业新区选址、规划和建设,争取2010年左右新增600万吨钢生产能力,成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地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冶钢推进焦化、高炉、烧结、制氧、炼钢、轧钢等配套项目的建设,按照优钢、特钢相结合,滚动发展与配套改造相结合的方针,运用先进工艺技术填平补齐,形成独立完整的铁水热装、炼钢电炉化、精炼化、连铸化、轧钢连轧化的工艺路线,2005年达到300万吨生产能力,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特殊钢生产基地。重点项目有:武钢63万吨冷轧薄板、125万吨冷轧镀锌板和46万吨硅钢改造,鄂钢高炉改造、197万吨热轧薄板、400万吨冷轧薄板,冶钢集团公司焦炉和高炉改造、8万吨大型模具钢、5万吨高合金棒材及新建40万吨不锈钢、银亮钢、30万吨球墨铸铁,黄石银龙薄板厂45万吨冷轧薄板、120吨涂镀层板、氟碳彩板,黄石宝钢益昌公司15万吨彩色钢板项目,福星科技公司2万吨钢帘线项目等。
(2)有色工业。重点抓好现有企业的改造升级,提高鄂东铜、黄金等有色金属矿山开发利用水平;充分利用湖北水电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电解铝;加快发展铜、铝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2010年电解铝能力达到160万吨,电解铜能力达到30万吨。大冶有色公司要围绕铜粗炼、精炼能力2010年达到30万吨的目标,抓好转炉烟气制酸、阳极精炼炉及矿山等改造,加快发展铜压延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宜昌市利用三峡电力优势,发展载电工业区,建设铝及铝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精铝、铝板带、铝型材、汽车轮毂、电子铝箔等铝深加工产品,使宜昌成为我国重要的铝冶炼及深加工产品生产基地。重点项目有: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转炉烟气制酸改造、10万吨铜板带、3万吨铜管和2000吨铜箔生产线项目,长江铝业26万吨电解铝,中铝宜昌50万吨电解铝,宜都东阳光40万吨铝薄板,丹江口铝业公司10万吨电解铝及高精度铝板带,潜江华盛铝电公司6万吨电解铝改造,阳新阳华铝业13万吨电解铝。
3、纺织工业。当今世界纺织工业技术装备向生产过程集约化、短程化、自动化和环境舒适化转变。纺纱、织布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和新型纺纱、自动络筒、无梭织机等新技术、新装备广泛采用。服装工业普通呈现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的生产模式。功能性、环保型、差别化的纺织材料和面料日新月异。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潜力巨大。湖北纺织工业发展重点是:完善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链,巩固棉纺织行业优势,突破性发展服装行业,努力提高印染后整理加工水平,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规划项目135项,总投资255亿元。争取到2010年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77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由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的跨越。
(1)棉纺织工业。实施“123810”计划,依托仙桃裕波、武汉一棉、江南、襄棉、襄樊银河、荆州奥达、孝棉等棉纺织企业在仙桃、武汉、襄樊、荆州、孝感等地形成1个100万锭、2个50万锭、3个30万锭、8个20万锭、10个10万锭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大型棉纺织集团。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全流程更新改造步伐。重点项目有:仙桃裕波100万纱锭,武汉一棉10万锭精梳纱及500台喷气织机,江南集团15万纱锭及700台喷气织机,襄棉15万纱锭和500台喷气织机,襄樊银河10万纱锭和800台喷气织机,荆州奥达15万纱锭和800台喷气织机,孝棉20万纱锭和800台喷气织机,蒲纺30万纱锭和1000台剑杆及喷气织机,安棉10万纱锭和300台无梭织机项目等。争取2010年全省先进棉纺锭达到600万锭,无梭织机比重达到50%以上。
(2)服装工业。支持美尔雅、美岛、多佳、爱帝、太和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整体提高服装行业设计、生产、营销水平,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服装系列产品。重点项目有:美岛CAD改造和高档女装服饰,迈亚50万套西服,猫人制衣羊绒系列服装,爱帝集团针织内衣,田田制衣服装生产线等。力争到2010年全省服装生产能力达到20亿件以上,并形成1-2个国际名牌、15个中国名牌,成为全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
(3)印染后整理。重点支持仙桃迈亚、鄂州多佳发展高档服装面料,改造提高武汉、襄樊、荆州等地重点印染企业,形成纯棉防缩免烫面料、薄型毛纺面料、高档色织面料、高档仿真化纤面料、高档全棉牛仔面料、高档苎麻面料、高档丝绸面料、高新性能纤维面料、功能性针织面料等10大类面料系列,提高我省服装面料配套能力,逐步解决产业链的瓶颈制约。重点项目有:鄂州多佳多品种化纤织染工程,迈亚路赛尔纤维面料和高档精毛纺面料,美尔雅化纤仿真面料生产线改造,武汉高档面料印染加工中心,武汉惠普宽幅印染线改造等。争取2010年中高档服装面料自给率达到60%。
(4)产业用纺织品。以武汉、襄樊、十堰的裕大华、博奇等企业为重点,开发生产各种室内装饰面料、汽车装饰面料。以慧狮塑业、仙桃卫材、潜江卫材为重点,扩大医疗卫生用品和无纺布制品集群优势。重点项目有:武汉裕大华850万米室内装饰面料,武汉博奇349万米汽车内装饰面料,仙桃慧狮塑业万吨新型无纺布,宜都欣龙无纺布项目等。争取到2010年产业用纺织品规模达到全省纺织工业的25%以上。
4、建材工业。加快发展“四新两高”产品(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高档玻璃、高档陶瓷),积极开发绿色建材产品,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浮法玻璃技术、低温快速烧成陶瓷技术,提升整体竞争力。规划项目71项,总投资175亿元。争取2010年全省建材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3%。
(1)水泥工业。优化水泥工业结构,加快发展日产2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并靠近重点市场建设粉磨站和散装水泥中转站,在大中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十五”期间依托华新水泥集团、葛洲坝水泥厂、湖北亚东水泥公司等企业建设6-8条日产2000-5000吨级生产线,2005年全省水泥能力达到45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60%以上。“十一五”期间,再支持水泥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日产4000-10000吨级新型干法生产线,2010年全省水泥能力达到65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80%以上。华新水泥集团产能达到3000万吨以上。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有:华新水泥阳新500万吨(2×6500t/d)、武穴600万吨(3×5000t/d)、恩施100万吨、襄樊150万吨(4000t/d)、宜都二期150万吨(4000t/d)水泥,亚东公司阳逻300万吨水泥,大冶300万吨水泥,鄂州新世纪250万吨水泥,葛洲坝水泥厂、老河口宝石水泥厂技术改造项目等。
(2)玻璃工业。加快发展高档浮法玻璃、特种玻璃,以及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和自洁净玻璃等玻璃深加工产品,满足建筑现代化和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国外大公司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浮法玻璃生产线,支持省内重点玻璃生产企业进行改扩建并发展玻璃深加工产品,争取2010年全省浮法玻璃生产能力达到2500万重量箱,高档浮法玻璃比例达到35%以上。重点企业和项目有:武汉长利玻璃公司日产600吨浮法玻璃改造及深加工,武汉明达玻璃公司高档浮法玻璃生产线,三峡新材公司日产600吨浮法玻璃及深加工项目等。
(3)新型建材工业。在依托优势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在我省发展高中档建筑、卫生陶瓷。加快开发无污染、防火阻燃、节能节水的塑料型材、多功能门窗、建筑涂料、石材和石膏制品等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争取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70%。大力发展以改性沥青油毡、高分子防水卷材等为主的新型防水隔热材料和非金属矿深加工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争取2010年新型建材占建材工业的比重达到50%。重点企业和项目有:黄梅东方陶瓷公司2000万平方米中高档建筑材料,宜都惠宜120万件中高档卫生陶瓷,武汉新创置业公司新型多功能幕墙加工及节能建筑门窗生产线,湖北顾地塑胶公司5万吨PVC、1万吨新型纳米环保涂料及节水器材,凯乐集团10万吨PVC管材和土工材料,荆门泰和公司500万平方米石膏板,襄樊邦杰公司耐碱波纤项目等。
(三)战略产业
1、能源工业。加快电源点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水电、核电、天然气、新能源等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比重,建立与湖北经济实力相适应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强节能提效工作,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36项,总投资1243亿元(不含三峡)。争取2010年全省发电装机达到2320万千瓦(不含三峡),规划用电量达到1062亿千瓦时。天然气城市管网覆盖全省主要大中城市,年用气量达到30亿立方米左右。
(1)煤炭工业。①稳定现有产煤规模,支持引导电力企业兼并收购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联营”。②调整煤炭工业结构,继续关闭非法开采和布局不合理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缺乏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破产一批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煤矿。③鼓励和支持本省用煤较多的行业和企业到山西、河南、陕西等产煤大省投资购买煤矿开采权和生产能力。④加大黄石煤层气勘探和开发力度,促进煤气资源利用。
(2)电力工业。积极发展水电,大力发展火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力争核电项目在“十一五”末期具备开工条件。
①水电:抓好清江水布垭、江坪河、堵河潘口、黄龙滩、宣恩洞坪、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等调节性能好、水能指标优越的大中型水电站项目的建设。鼓励流域综合开发,继续支持清江、堵河流域的整体开发。抢抓南水北调机遇,做好汉江梯级开发。
②火电:根据电力负荷中心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大型火电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度,抓紧黄冈电厂、阳逻电厂三期、鄂州电厂二期、荆门电厂三期、襄樊电厂二期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按规划分期开工建设。积极发展城市热电联供。将武汉、黄石、襄樊、荆州等中心城市的一批燃煤热电厂改造为燃用天然气或垃圾的热电厂,实现清洁发电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关停超过经济寿命的中小型燃煤电厂,提高大容量机组的比重。
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风电,加快通山、利川风电厂等项目进程。做好太阳能新技术的研究跟踪,加快研发高效光伏电池。发展和推广使用燃料乙醇等节约和替代石油的技术和产品。
④核电:抓好核电项目的选址及建设方案比选等前期工作,力争使湖北成为我国内陆第一个核电省份。
⑤电网建设:以成为全国电网枢纽中心为目标,积极支持“西电东送”和南北电网大通道的国家电网工程建设,建成湖北中部荆门—武汉—咸宁—荆州—荆门500千伏双回路框架和覆盖武汉、黄冈、黄石、孝感等地区的鄂东500千伏双环网。配合鄂西水电开发,建设500千伏襄樊、十堰等输变电工程。配合水布垭电站外送及恩施地区水电资源开发,形成鄂西电力外送大通道。加强配电网建设,抓好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形成能满足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较完善的配电网络。
(3)石油及天然气。积极支持建设仪长输油管线,提高原油供应能力。在抓好江汉油田原油稳产的同时,争取湖北成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之一。抓好忠武天然气管道和下游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在武汉、荆州等大中城市电力负荷中心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厂。扩建完善阳逻和枝江两个LPG基地,通过国际合作探索引进新疆或海外的LNG(液化天然气),建立LNG接收基地,在城镇发展LNG站点。做好利川建南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力争2010年利川气田形成规模开采能力。
2、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的连接点,对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朝着方便、特色、绿色、营养、保健、高附加值发展。我省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食品加工、酒类、造纸、精品卷烟生产,促进农产品综合开发、多梯度利用,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加工度高、带动力强、在全国有影响的龙头企业。规划项目123项,总投资243亿元。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达到1:2的水平。
(1)食品工业。努力形成八类优势和特色食品加工制造产业链。一是依托江汉平原和鄂中丘陵优势稻区水稻资源,以武汉统一、荆州银欣、京山国宝、黄石南极雪、孝感麻糖米酒公司为龙头,发展方便食品、鱼米高钙膨化系列食品、桥米深加工、珍珠果米酒、麻糖系列等优质专用粮食转化和深加工。二是依托江汉平原、鄂东种植区、鄂中北种植区双低油菜资源,以荆州天颐、武汉正昌、荆门洪森、天门健康集团为龙头,发展双低油菜籽深加工,形成100万吨油菜籽加工能力。三是充分利用湖北丰富的平原精养区、湖面放养区、水库养殖区的鱼、虾、蟹等淡水产品资源,以鄂州武昌鱼、宜昌天峡鲟业、荆州五湖集团、洪湖吉康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武昌鱼、鲟鱼、长吻鱼危 和奇味鱼系列产品等优质水产品深加工。四是依托江汉平原腹地水禽产区,以安陆神丹、仙桃九珠等企业为龙头,巩固皮蛋、咸蛋等传统蛋加工品种优势,大力发展液体蛋和干蛋品,开发以禽肉、禽蛋为原料的营养保健品,将湖北建成全国最大的禽蛋深加工基地。五是依托汉江平原为中心的优质三元猪产业带,以宜昌双汇、荆州天荣、武汉双汇、武汉飘飘等企业为龙头,发展低温肉制品、生物发酵肉制品、干燥肉制品以及传统风味的中式肉制品等猪肉深加工产品,形成年加工生猪400万头能力。六是依托武汉东西湖和宜昌夷陵、点军奶牛基地,以武汉友芝友、光明和宜昌均瑶、娃哈哈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牛奶及乳制品,争取2010年全省形成牛奶及乳制品100万吨生产能力。七是依托优质甜橙产区和蔬菜规模化种植区的水果、蔬菜资源,以宜昌汇源、荆州望春花、武汉统一、嘉鱼联乐、十堰农夫山泉、黄冈汇源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浓缩橙汁、猕猴桃饮料、蔬菜饮料和蔬菜饼干等果蔬深加工产品。八是充分利用鄂西、鄂西北、鄂东南等地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以恩施长友、武汉崆亚库、五峰宏力、随州金果、崇阳瑞发、罗田栗之都等企业为重点发展薇菜、莼菜、魔芋、银杏、雷竹笋、板栗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成为全国重要特色农副产品出口基地。
(2)酿酒工业。重点是金龙泉、华润、百威三大企业扩大啤酒生产规模,提高生产集中度,继续鼓励青啤、燕京等知名企业对我省中小啤酒企业实施兼并扩张。枝江、白云边、稻花香、劲牌等企业加快发展优质白酒和保健酒,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主要项目有:武汉百威34万吨啤酒扩建,金龙泉孝感公司10万吨啤酒扩建,青啤黄石、应城、随州、天门50万吨啤酒扩建,黄石劲酒2万吨保健酒等。争取2010年全省啤酒产能达到240万吨,优质白酒和保健酒产能达到30万吨,培育2-3个中国名牌产品。
(3)造纸工业。按照“集中制浆,分散造纸,强化污染治理”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利用省内造纸资源,加快长江沿岸特别是武汉、荆州、咸宁三市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原料特点的林纸一体化造纸企业发展,武汉、荆州以木浆造纸为主,咸宁以竹浆造纸为主。配套完善造纸企业碱回收及废水综合治理设施。同时大力发展以纸为原料的办公、学生用品、食品包装、卫生用品等深加工纸制品。重点企业和项目有:晨鸣汉阳纸业20万吨木浆、20万吨高档文化纸、30万吨纸板项目,赤壁晨鸣纸业林(竹)浆纸一体化工程,荆州监利大枫纸业20万吨浆、30万吨纸及纸板工程等。争取2010年全省纸与纸板产量达到300万吨,造纸企业碱回收率达到70%以上,废水全部达标排放。
(4)卷烟工业。按照“择优扶强、关小限劣”的方针,推进卷烟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支持武烟集团兼并三峡烟厂,联合重组红安、广水烟厂,2005年形成120万箱生产规模,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品牌的卷烟集团。提高襄樊、清江烟厂市场竞争能力。关停10万箱规模以下的小烟厂。到2010年全省卷烟集中于三家生产企业,利税过100亿元,拥有2-3个全国名优产品。
3、石化工业。石化工业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提供的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资料、日用生活资料生产中,特别是乙烯对下游产品的发展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乙烯产业链的形成可以极大地促进石化工业乃至整个工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我省石化工业发展重点是:突破性发展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稳定发展农用化工,进一步发挥我省磷、盐资源优势,建设磷化工、盐化工产业基地。根据我省石化工业自身资源、市场、上下游产品配套情况,按照辅助工程一体化、“三废”集中治理、基础设施和物流设施服务共享等要求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石化工业园区,推进我省石化工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规划项目73项,项目总投资468亿元。争取2010年全省石化工业产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0%。
(1)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充分利用中石化集团建设沿江输油管线机遇,在进一步提高原油加工总量的同时,通过整合长江中游沿江石化企业原料资源,加快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一五”开工建设,填补我国中部地区乙烯工业的空白。延伸乙烯产业链,大力推进乙烯下游产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的开发应用及深加工,重点发展聚乙烯、改性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工程塑料等专用树脂,PTA、PET、丙烯腈等合纤原料,涤纶、腈纶、丙纶等合成纤维。利用“西气东输”机遇,发展天然气化工。重点企业和项目有:武汉石化工业园80万吨乙烯,武汉石化120万吨加氢裂化装置改造,荆门石化100万吨柴油加氢,宜化集团10万吨聚氯乙烯、2万吨三羟甲基丙烷等。
(2)精细化工。进一步加快农药、涂料和染料等传统领域精细化工领域的改造升级,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支持沙隆达等重点农药生产企业开发生产低毒、高效农药,巩固在全国领先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染料及染料中间体产品,楚源化工成为我国最大的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基地。支持丝宝集团武汉、仙桃高档化妆品基地的建设。继续推进新领域精细化工的发展,重点发展饲料添加剂、造纸化学剂、生物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油田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化学品,形成具有特色的新领域精细化工基地。力争2010年,全省精细化工占整个石化工业比重提高到45%。重点企业和项目有:楚源精细化工公司1万吨毛用活性染料和3000吨皮革染料,宜昌兴发集团2万吨碳酸二甲酯,沙隆达股份公司3000吨百草枯和8000吨农药中间体,武汉有机合成化工公司苯甲酸、氯化苄、丙烯醛扩建,荆州化学工业园大型钛白粉项目等。
(3)农用化工。加快化肥为主的农用化工结构调整,抓好省内一批重点合成氨企业 “油改煤”工程,搞好化肥企业的调整改造,提高高浓度化肥比重,争取2010年高浓度化肥比重达到65%。重点企业和项目有:荆襄化工集团大峪口矿肥结合启动工程,宜化集团汽化改造和合成氨甲醇扩建,湖北化肥厂和双环化工集团改扩建工程,黄麦岭磷化工集团30万吨NPK复合肥项目,中加合资宜昌磷矿矿肥结合工程等。
(4)盐化工和磷化工。在搞好现有企业烧碱、纯碱装置改造的同时,积极推进大型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的建设,争取2010年离子膜烧碱比重达到40%。同时大力开发氯甲烷、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形成特色。加快磷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发展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五硫化二磷等深加工产品,形成规模优势。重点企业和项目有:武汉葛店化工厂4万吨离子膜烧碱、2万吨PVC、1.5万吨氯化苯,双环化工集团烧碱扩建及1.2万吨氯化聚丙烯、氯化PVC,兴发化工集团5万吨偏磷酸钠、2万吨三氯化磷、20万吨磷酸项目等。
六、湖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一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一大批国有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使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使一批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着力培育大公司、大集团,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二是健全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整合省内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资源,构筑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平台,加快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推动各类产权有序流动;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和交易中心,规范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证重点工业项目用地需要,鼓励和促进企业利用土地转让或融资筹措发展资金;大力发展科技中介咨询机构,建立技术供求信息库,广开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探索劳动、资产、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机制。三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对于非政府投资和非产业政策限制类项目,无论项目规模大小,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和不需要省平衡生产建设条件外,逐步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完善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除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外,所有投资领域社会资本均可进入;推进投资便利化,规范市场准入条件,降低行业进入成本,为各类投资主体在湖北发展提供最优惠条件。
(二)支持产业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改造,提升工业整体素质
以推进企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形成后发优势。建立全省企业信息化工程专项引导资金,支持100家重点骨干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产品研发体系,完善内部管理和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促进企业人、财、物和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全省大中型骨干企业基本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支持智能化、经营管理实时化和商务运营电子化。
加大新产品开发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建立市场化、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联合体。制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产业技术政策,培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继续落实加速折旧、减免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企业研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年增幅在10%以上的,可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所得税。力争通过五至十年时间,使全省大中型企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基本达到二十世纪末国际水平,重点骨干企业基本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三)扶持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构筑产业集聚平台
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构筑产业区、发展城市群的基本依托和重要切入点,抓好2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整合、扩容和提升。对县市开发区新建项目中新增税收的省级分成部分,以转移支付方式支持发展。鼓励和支持符合规划要求的中心城区企业实施搬迁升级改造,向开发区集聚,原则上新建工业项目均要进入园区,从严控制零星工业用地审批。着眼于经济的跨区域整合和规模化发展,推动园区发展模式、开发机制和管理与服务制度的创新,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对生产力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向园区集聚,引导产业集群和集约化发展。推动各类园区和产业的合理组合,着力打造若干个大型的功能性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链。围绕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着力抓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乙烯及下游产品产业链、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链、电解铝及深加工产业链、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链、光通信设备、器件和光纤光缆产业链等六大产业链的建设。构筑起产业建设的新的更高水平的平台,成为管理规范、功能完善、产业配套齐全、规模优势明显,并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工业发展示范区。
(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适应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和全球化采购要求,建立市场化取向的、开放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对有利于创造就业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实行用地、税收、信贷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建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实行本地采购的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加大引进力度。积极推进产品国际质量认证,大力发展出口产品。支持产能富余和具有竞争力的省内企业向境外和国内、省内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企业兼并和合资合作。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使我省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由“先征后返”改为“免、减、退”,财政对退税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承担部分出口信贷担保费。大力改善口岸基础设施,推进大通关改革,提高通关效率。配合金融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开放,大胆尝试并推广新的吸引外资的方式,建立外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体系。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把引进资本与引进机制、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结合起来。改进招商引资方式,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开展招商活动,成立国际投资促进中心,组织各类专业化的招商活动,积极采用网上招商和以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活动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五)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用工业化理念、工业化的管理和营销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探索农产品的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劳动、资本、技术及其它生产要素在土地上集中起来,以企业化的方式整合农业资源和组织农业生产;促进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和经济协作区建设,扩大经济圈延伸和服务范围。提升襄樊、黄石、宜昌、荆州、十堰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推动商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的进一步集中。利用大中城市在技术扩散、产业转移和资金流动方面的优势地位和传导作用,加快培育一批有较强带动力的小城市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口子镇为依托,统筹规划,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有机结合,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的小城镇网络;进一步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消除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外转移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快建设以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就业培训系统、维权服务系统为重点的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有序流动。
(六)促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创人力资源新优势
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切实改善企业家的创业和经营环境,尊重企业家的劳动,建立完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加大企业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推动政企交流和到国外接受专业培训,鼓励机关干部和专业人员到各类所有制企业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和高技能的劳动者,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进一步深化人事和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试行人才特区政策,重点完善人才的开发、流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包括海内外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留学人员在内的各类人才到湖北投资创业;推进产学研联合,为经济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提供人才储备。
(七)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环境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注重合理利用资源,使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特色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加速优势资源的增值转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长江、汉江等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大对矿山资源的保护,禁止无序开采行为。依法关闭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制止无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抓好城市垃圾发电试点及市、州、县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增强城市控制污染能力。与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品相适应,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主要农作物和食品达到国际质量安全标准;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大力推广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扩大天然气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能源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
(八)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为新型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大政府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对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重大国债专项的支持。加强计划、财政、税务、金融、物价等部门的协作,灵活运用税收、贴息、投资补助、价格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投资,优化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调动社会资金投资新型工业化项目的积极性。从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工业新增税收地方所得和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组成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整合企业改造财政贴息资金、新产品开发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引导资金、电子产业发展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外贸出口财政贴息资金、省级粮食风险基金,加大对重点项目扶持力度。2004年开始集中部分资金实施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汽车零部件四大专项;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制定促进名优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中介和协会的作用,建立行业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相关产品市场和在建项目能力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质量技术标准、环境保护等要求,引导地方和企业投资方向;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快风险投资机制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担保途径,省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按与地方1:2配套的原则,支持20个扩权县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引进和扶持新的金融机构,鼓励、支持企业以股权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方式筹措项目资金;大力改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和信用环境,努力形成有利于吸引投资的长效机制。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强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组织领导和目标考核,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