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位于北纬24度23分—26度02分,东经115度51分—117度45分,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的西部,通称闽西。东与福建省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与广东省梅州市毗邻,北与福建省三明市相接,距厦门14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下同)、泉州216公里、福州376公里。龙岩是距离厦门最近的内陆邻海城市,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
市情概况
龙岩市位于北纬24度23分—26度02分,东经115度51分—117度45分。东与福建省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与广东省梅州市毗邻,北与福建省三明市相接。距厦门14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下同)、泉州216公里、福州376公里。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龙岩市名由此而来,。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龙岩市由古龙岩州和建国后来属的部分古汀州辖地组成。龙岩市的新罗区和漳平使用闽南话,是闽南方言龙岩话片区。闽西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它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
辖区邮编
龙岩市 364000,漳平市 364400 ,上杭县 364200 ,
永定县 364100 ,武平县 364300 ,长汀县 366300 ,连城县 366200
交通枢纽
龙岩地处闽南沿海与珠三角和闽粤赣三省结合部,是海峡西岸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的重要通道。龙岩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方面,建成了龙岩冠豸山机场,已开通龙岩至北京、龙岩至深圳、龙岩至上海、龙岩至福州等航班。公路方面:龙长高速公路、永武高速(上杭至闽粤接点)公路建成通车;上杭蛟洋至城关高速、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我省计划2010年年底前新开工建设武平十方至东留(接江西寻乌县)两条闽赣高速公路,由此构建东西部、中西部连接到福建湄洲湾的运输大通道。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78.59公里、累计216.59公里。基本完成国道和通县道路路面改造,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2100公里、累计8600公里。铁路方面,龙漳、龙梅、龙赣三条铁路分别与鹰厦、广梅汕、大京九等铁路线相连;龙厦铁路全线开工,按时速200公里、一次复线电气化设计建设;新建赣龙双线铁路从京九铁路江西赣州枢纽引出,东行至福建龙岩,全长250公里(到2013年,赣龙新建双线铁路将竣工。);从铁路部门获悉,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平)三(明)龙(岩)快速铁路将于2010年动建(该铁路通车后,南平至龙岩的通车时间将由7.1小时缩短至1.5小时)。2006年1月12日开通了龙岩始发至北京的“海西号”旅客列车;2008年4月28日开通了龙岩始发至上海的旅客列车。到“十一五”末,将构建起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各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全省和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交通主干线全面对接,进一步凸显对内联结、拓展腹地的功能。
矿区与林区
已探明的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铜、铁、煤、高岭土等16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全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全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同时,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开发量188.1万千瓦。龙岩是福建三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7.9%,居全省首位。
人口概况
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根据统计的最新数据,龙岩市常住人口为255.95万人。
自然地理
面积
东西长约192公里,南北宽约182公里,总面积19050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15.7%。其中山地14964平方公里,丘陵3101平方公里,平原985平方公里。
地势
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武夷山脉南段、玳瑁山、博平岭等山岭沿东北—西南走向,大体呈平行分布。全市平均海拔652米,千米以上山峰571座。最高峰为玳瑁山区的狗子脑主峰,海拔1811米;最低点位于永定县峰市镇芦下坝永定河口,海拔69米。
气候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2005年,平均气温18.7℃~21.0℃,平均降水量1031毫米~1369毫米,日照时数1804小时~2060小时。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矿产
龙岩是福建省重要的矿区。已探明的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铜、铁、煤、高岭土等16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全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全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同时,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开发量188.1万千瓦。龙岩是福建三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7.9%,居全省首位。
水文
境内溪河众多,分别属于汀江、九龙江北溪、闽江沙溪、梅江水系。集水面积达到或超过50平方公里的溪河共有110条。河川年迳流量19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量182.7万千瓦。2005年平均降水量1031毫米~1369毫米。
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水平
2009年,中心城市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制订了《中心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暂行)》;“三大板块”建设有序推进,市博物馆、会议中心投入使用,商务营运中心、龙门物流园区、闽西交易城二期、象屿物流园区、中高档百货商场、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加快,金融商务中心顺利奠基,龙腾、莲东、小洋等人居板块规划建设进展顺利;“绿亮美”工程全面推进,完成登高公园改造、旧城区滨河拓宽改造、龙岩大道一二期绿化、人民广场亮化等49个项目,农贸市场、人行天桥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交通综合整治初见成效。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6.3平方公里。县域城市骨干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聚集、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10个市级中心镇建设试点稳步推进。
城建重点项目
龙岩市市2008年启动实施“绿亮美”工程,推进城市从扩张性发展向集约性、板块性综合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建设适宜创业、创新、居住的城市体系。到2009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7平方公里。
2009年,全市117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9.6亿元。全市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龙岩段、上杭蛟洋至城关高速公路、上杭紫金铜冶炼生产项目、龙岩市商务营运中心等项目实现新开工建设;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上杭——武平段、龙岩坑口火电厂二期工程、上杭紫金山金铜矿联合开发项目、龙岩市博物馆实现竣工或部分投产;赣龙铁路(福建段)新建工程、漳平电厂改扩建、永定金叶复烤扩建项目、龙岩何家陂水库建设项目等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0年,中心城市将实施建设项目76个,其中道路建设29项、园林绿化10项,市政维护9项,环卫5项,公交8项,污水管网和其他15项。
环境保护与治理
2008年,龙岩市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1个,投资2701万元。全市251家企业办理了水污染排污申报登记,462家企业办理了大气污染排污申报登记,122家企业办理了固体废物污染排污申报登记;依法取缔关闭违法企业3家,其中违法排污企业3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59.9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1.59%。
该市共有7个市级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19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2%。森林覆盖率78%。
中心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SO2、NO2年均检测结果达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23天、同比增加18天。长汀县、永定县、漳平市、武平县、上杭县、连城县空气质量监测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方面,九龙江北溪龙岩段水质达标率为83.3%,较上年下降5.6个百分点;汀江水质保持稳定,达标率已连续两年达100%;闽江沙溪连城段及梅江武平段近三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2009年,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7个,投资919万元。全市925家企业办理了水污染排污申报登记,249家企业办理了大气污染排污申报登记,108家企业办理了固体废物污染排污申报登记;依法取缔关闭违法企业34家,其中违法排污企业34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1.8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6%。
全市共有7个市级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19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2%。森林覆盖率78%。
中心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SO2、NO2年均检测结果达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长汀县、永定县、漳平市、武平县、上杭县、连城县空气质量监测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方面,九龙江北溪龙岩段水质达标率为88.9%,较上年上升5.6个百分点;汀江水质保持稳定,达标率已连续三年达100%;闽江沙溪连城段及梅江武平段近四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资源管理与利用
2008年,龙岩市采取“国家拨款为主,银行贷款、工程队垫资、群众投工投劳、部门自筹、引入竞争机制回收为辅”的筹资方式,扎实做好耕地开发、土地整理工作。全市共完成耕地补充任务3.3万亩,超额完成省国土资源厅下达该市1.8万亩的补充耕地任务。全市申报省批耕地开发土地整理项目10个,规模9494亩,新增耕地3166亩;市批省级小规模土地整理项目12个,规模7081亩,新增耕地918亩;市级耕地开发项目16个,规模4117亩,新增耕地3598亩。全市23个村庄整理试点村共有“空心房”面积302亩,已拆除185亩。
龙岩市紧紧围绕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一手抓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手抓地质勘查工作机制的创新。据统计,2008年,该市共投入勘查资金1.98亿元,完成钻探100169米、硐探6146.6米,新增煤7514.8万吨、铁5620万吨、钼50.71万吨、金81.43吨、石灰岩1.95亿吨,紫金山深部金铜矿、连城铜坑铜钼矿等项目均取得显著找矿成果。
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
经济增长: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91.49亿元,增长13.9%,增速位居全省九市第6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年初12%的目标任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89亿元,增长3.5%,居第5位;第二产业增加值528.72亿元,增长19.2%,居第7位;工业增加值449.02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333.88亿元,增长10.5%,居第3位。
财政收入: 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13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4.34亿元,增长17.4%;财政支出(不含基金支出)88.56亿元,增长29.6%。全市国税税收收入92.0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地税系统税收收入44.01亿元,增长18.1%。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2009年,龙岩市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7.3∶51.6∶31.1调整为15.3∶51.8∶32.9。
就业结构:2009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70.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1万人,城镇从业人员达到41.95万人;全年1.42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比预期目标多0.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5%,与上年末比低0.48个百分点,控制在省下达的4.5%以内。
投资结构:2009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3.9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城镇投资增长44.0%;农村投资下降1.4%。在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9.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4.5%。房地产开发投资39.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商品房销售面积84.79万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占18.7%,期房销售面积占81.3%,商品房销售额28.46亿元。全市66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3.92亿元,比上年增加25.62亿元,增长26.1%。全市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龙工液压设备、新春驰新丰旋窑水泥二期、永定东山电子系列产品、长汀闽兴专用汽车(挂车)等项目建成投产;龙岩精品“七匹狼”卷烟生产线技改项目、上杭金艺铜管二期生产线等项目按计划新开工建设;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上杭城关至蛟洋高速公路、赣龙铁路(福建段)改建、坑口火电厂二期、漳平电厂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村经济
农业产值:2009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89.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7.88万亩,比上年增加7.14万亩;烟叶种植面积26.15万亩,增加1.1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0.91万亩,增加0.98万亩;粮食总产量96.07万吨,增长3.1%;烟叶产量3.66万吨,增长9.9%;油料产量1.75万吨,增长10.0%;蔬菜产量181.58万吨,增长2.4%;水果产量36.39万吨,增长3.0%;茶叶产量1.19万吨,增长18.0%。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35.86万亩,比上年增长2.4%,其中,完成更新造林总面积23.6万亩,增长20.0%。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0.27万吨,比上年增长4.1%;竹笋干1.09万吨,增长0.9%;松脂2.43万吨,增长5.1%;商品材产量77.0万立方米,减少18.1%。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46.49万吨,比上年增长4.7%。肉类总产量42.92万吨,增长4.9%。其中:猪肉产量37.74万吨,增长5.0%;禽肉产量3.86万吨,增长3.7%;蛋产量3.49万吨,增长7.0%;奶产量834吨,减少65.5%。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02万吨,比上年增长17.3%。其中,淡水养殖产品产量5.23万吨,增长21.5%;江河捕捞产量0.79万吨,减少2.4%。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0.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1%;全年江河治理投入资金14060万元,修复水毁工程878处,新建或加高加固堤防15.34公里,疏浚河道22.1公里。
农业产业化:2008年,龙岩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累计106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累计15家。新增3个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即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园区、长汀县腾飞工业园区等3个农产品加工园区。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今年新增台资企业5家,园区茶叶总面积达4.1万亩,成为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注册成立大陆首家以台商为主的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全市畜禽饲养量、肉蛋奶总产量、生猪存栏、出栏,肉兔存栏、出栏,人均肉蛋奶占有量等十一项畜牧业生产指标均居全省第一。特别是生猪产业,产业链长、优势突出,为全省之最。全市拥有生猪专业规模场(户)1.17万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2007年全省获中央财政奖励的生猪调出大县5个,该市占3个。全市出栏生猪602.23万头,增长11.9%,外销生猪380万头,都位居全省第一。畜牧业组织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养殖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55个,带动农户8.7万户;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25家;建成了年加工肉鸡1800万羽的森宝公司、年交易15亿元的闽西粮食饲料城、年加工100万头生猪的森华公司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农民来自养猪业的现金收入1271元,占农民现金收入的25%。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一大产业。
农产品加工:2008年,龙岩市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累计15家,连城红心地瓜干集团获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龙岩咸酥花生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漳平水仙茶和永福乌龙茶获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72亿元,增长17%。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龙岩市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9.8万人,其中,完成职业资格证书培训2.2万人,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18万人,自主创业培训0.4万人,绿色证书培训2万人,引导性培训4.0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约6万人。
机制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等改革取得新成效。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经营效益继续提高。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入推进,规范津补贴改革进一步深化。基本完成部门内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职能改革。投资环境评估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二位。事业单位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实现外贸出口总值4.6亿美元,增长88.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8家,同比增加28家;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5亿美元,增长35.1%。利用台资9850万美元,增长21%。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2亿元,增长30.8%。举办第五届“11•18”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和参加“5•18”、“6•18”、“9•8”等重大招商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成功举办首届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区合作论坛。区域协作与山海协作扎实推进。与法国普松西市缔结友好城市。
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
200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80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进口8811万美元,增长10.0%;出口59230万美元,增长29%。
进出口结构
200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80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进口8811万美元,增长10.0%;出口59230万美元,增长29%。
利用外资
2008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首次破5亿美元大关,达5.1亿美元,比增37%,增幅连续六年居全省前列;验资口径实际到资规模超过三明、南平、宁德三市总和,达1.54亿美元,首次超过莆田市,居全省第五位,比增21%。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5家,有20家企业增资扩股,总投资4.96亿美元,合同外资2.44亿美元。“10+3”重点产业利用外资势头良好,其中机械、纺织、光伏电子三大产业新批外资企业63家,合同外资11920万美元,分别占总数的74%和49%。第三产业招商成新亮点,闽西交易城二期、龙门物流园区一期、龙岩国际商贸中心、商务营运中心成功招商。
2009年我市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5个,比上年少20个;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实际到资金额56182万美元,增长1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081万美元,下降25.9%。按验资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199万美元,增长5.5%。
内联引资
2009年,全市实际利用市外资金预计101.1亿元,增长10.3%。
城乡生活
居民收入
龙岩市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053元,比上年增长1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9元,比上年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928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5775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92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8.9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2%。
居住条件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9.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7.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2平方米。
消费水平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928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92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8.9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2%。
居民储蓄
至2008年末,龙岩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达28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
社会保障
2008年末,龙岩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8%,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社会保险稳步扩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水平和农村“六大员”补助、百岁老人优待标准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41万人,比上年增加2.1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5.57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4.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7.61万人,失业保险基金当年支出1859万元;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4.55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当年支出77.2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6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当年支出31564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57万人,工伤保险基金当年支出1618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4.72万人,生育保险基金当年支出683万元。新建经济适用房7.5万平方米、廉租房1.1万平方米、残疾人解困房8850平方米。
2009年1月15日下午,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民心工程-莲东小区一期安置房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莲东一期安置房项目于2007年12月1日开工,项目占地25.9亩,规划建设安置房7幢、207套,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安置房居住小区交通方便、公共设施配套齐备、社区服务用房、消防设施、水电设施、信报箱、门卫值班室等都基本完善,是一个居住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建设期间,为确保质量,工程质量监管严格按工程规范、强制性标准施工。同时区莲东工程协调办还聘请了九位新陂村拆迁户代表参与工程建设的全程监督。据了解,莲东经济适用房二、三期工程也将在2009年开始建设。
社会事业
教育
2008年度,全市“双高普九”有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免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基本完成,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有序推进。普通高考万人上本科线人数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龙岩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龙岩技师学院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全市各类高校招生4000人,在校生13502人,毕业生363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697人,在校生43377人,毕业生13402人。普通高中招生2.32万人,在校生7.79万人,毕业生2.52万人。初中招生3.60万人,在校生11.13万人,毕业生4.6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71万人,在校生16.60万人,毕业生3.5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34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72万人。
科技
龙岩市不断加大对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油脂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技术示范”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龙净环保、紫金矿业、卓越新能源及森宝(龙岩)实业等4家企业被认定福建首批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
2008年度取得科技成果3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应用科技成果13项,比上年增加6项;科技成果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比上年增加3项;国内先进水平30项。受理专利申请387件,比上年增加118件;授权专利197件,比上年增加8件。2008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其中当年新认定9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
2008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检企业产品1024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8.9%;监督检验商品306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7.6%。全市有4项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61项产品获得“福建省名牌”称号。全市共有5家企业的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注册,使用国际标准注册的产品有6项;6项产品使用采标标志。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检测机构7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53万台(件),安全检测特种设备5.59万台(件)。
卫生
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门诊部及诊所)189个,其中医院35个,卫生院125个,预防保健机构8个。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672人,其中医生3436万人,注册护士3385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床位8683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8178张。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0.75%,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401人。
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龙岩市于2002年底启动实施“百院建设、千人培训”工程(“百院建设”即重点加强100多所农村卫生院建设,投入专项经费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千人培训”即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医护人员1000名),并连续多年把它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08年,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市第二医院分院、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百院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文化
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个,剧场、影剧院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书藏量74万册,博物馆12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499场,观众71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场次5081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2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89%;有线电视用户32.09万户,入户率达39.4%。全市出版图书253种,总印数32.2万册;报纸11种,总印数4620.7万份;期刊23种,总印数28.11万册。
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又是客家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聚集地。龙岩市大力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进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积极争取永定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1月启动古田会议旧址群文物修复保护利用工作,投入近1300万元;2005年12月又启动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二期工程,完成投资3200万元。2008年7月6日,中国“福建土楼”.永定土楼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启动了冠豸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完成古田会议会址群维修保护二期工程建设,古田镇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改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维修保护、乡镇文化站建设顺利推进,成功举办纪念胡文虎先生诞辰125周年活动。
2008年,龙岩市新增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古田会议会址群维修保护三期工程、龙岩博物馆改版顺利推进,完成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工程。20户以上自然村均实现通广播电视,完成1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