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引进安徽海螺集团、法国拉法基公司等国内外大型水泥集团和战略投资者“上大压小”等量置换落后产能方式,水泥工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基本完成——
“十二五”期间,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量投资将向西部地区倾斜。我省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使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7万公里;建设贵阳分别至广州、成都、重庆和昆明经贵阳到长沙的4条高速铁路;加快以黔中水利枢纽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等。据测算,“十二五”期间要完成4万亿元投资,需要水泥4亿吨,是“十一五”期间水泥产量的3.4倍。贵州水泥工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海螺联手盘江强强合作做大做强贵州水泥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与贵州盘江煤电集团强强合作,设立海螺盘江公司,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在贵州投资建设总规模达1千万吨以上水泥熟料基地。
海螺盘江水泥项目下设3个公司,分别位于清镇市站街镇、贵定县德新镇和汇川区董公寺镇。每个公司分别投资16亿元,规划分期建设2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440万吨的水泥粉磨和18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新闻现场】
2月23日下午4时,位于清镇市站街镇的贵阳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0多辆重型货车在大门口排队等候,准备进入厂区装运水泥。
走进贵阳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现代化的厂房、办公大楼、职工宿舍在厂区的绿树青草相拥中拔地而起,环境优美的厂区生产繁忙。生产车间内,日产45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天实际生产量超过5000吨。
“最近每天的销量都保持在7500吨左右。”该公司总经理程如良对记者说,受凝冻天气和春节长假的影响,一些建筑工地还没有全面开工,进入第二季度,估计水泥销量每天最高将达到9000吨左右。
在成品车间,记者看到一包包水泥通过皮带运输机,直接运输到前来装运水泥的货车上,满满的一货车水泥装运,仅通过2名工人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公司把自主研发的‘点包器’安装在每条皮带运输机上,然后通过‘点包器’显示的数字,就能计算每车装运多少水泥。”程如良告诉记者。
“另一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计划在3月份开工建设,建成后届时贵阳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将成为贵州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程如良说,首条生产线投产以来呈现产销两旺态势,源于产品物美价廉。
贵阳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将生产车间直接建在矿山旁,并引进国内先进水泥生产工艺,关键设备还从国外进口,保持高效稳定运转,同时实施余热综合利用等措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采访中记者得知,贵阳海螺盘江水泥项目采用当今国际最先进的旋风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技术,采用集散式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一流的质量检测设备,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生产现场实现无人操作。
对回转窑煅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富余热量,该公司做到“吃干榨尽”。程如良介绍,在首期日产45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同步安装一套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富余热量进行发电自用,节省电耗40%左右。同时通过能源二次利用,每年可节约标煤2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00多吨。
该公司生产现场环保收尘设施配置齐全,粉尘排放浓度低,生产用水实行内部循环使用,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各项生产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随着第2条生产线即将开工建设,公司第2套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主体工程建设完毕,正等待安装设备,与第2条生产线同步启用,并为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实施预留条件。
【事件回放】
2008年9月11日,清镇市政府与安徽海螺集团、盘江煤电集团就年产400万吨水泥熟料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是一项循环经济生态工业项目,通过消化粉煤灰等工业废渣来进行水泥生产,将带动余热发电、环保、装备制造等后续产业的开发和推动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
2008年9月19日,贵定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项目系为响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贵州淘汰水泥落后生产能力,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方针,由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强强合作,在贵州建设的3个大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之一。
2009年1月16日,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公司总投资16亿元,主要从事水泥和熟料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规划建设2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440万吨的水泥粉磨和18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发展目标】
“一方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结合市场需求量大要加快新型干法水泥的产能。”贵阳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程如良认为,“十二五”期间,贵州水泥工业将迎来一个大的转型期,也是一个快速的发展期。
安徽海螺与贵州盘江联手,将实现这一突破,达到双赢。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之一,在业内具有资源、技术、品牌、管理及市场营销等优势,在水泥工艺技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尤其是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垃圾焚烧工程项目等方面均处于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水泥产能连续多年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名列中国企业500强。
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属国家批准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煤炭、电力、煤化工、工程等一体的我国大型煤炭工业企业集团,年产煤炭1000万吨,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大型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
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在“十二五”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一个主题”和“两个目标”。“一个主题”即做世界品牌;“两个目标”指产量世界第一和产值达到1000亿元。
“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正多渠道做大做强贵州水泥工业。”程如良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新成立对外经济合作部,专门从事有关兼并或重组事宜。
据悉,贵阳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与金沙县一水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正派人到省内其他地区考察。
提升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贵州水泥工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对比】省经信委提供一组数字显示:2006年,全省水泥生产能力2527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能420万吨,仅占全部水泥产能的16.6%。
2010年底,全省水泥总产能约65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约4500万吨,占全部水泥产能的69.2%,基本达到我省水泥发展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
到2015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约1亿吨、水泥产量达8000万吨以上,基本淘汰完毕立窑水泥。
【现象】近年来我省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力度加大,水泥需求明显增加,水泥价格一度居高不下,大幅高于周边省市区,导致大量外省水泥进入省内。特别是高质量、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产品,由于产能小、产量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省内市场的需求。
【优势】资源优势加机遇优势给力贵州水泥工业发展。我省拥有丰富的石灰石、煤炭、电力等资源,发展水泥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随着铁路、公路等交通和物流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规模投资建设,给水泥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措施】针对我省水泥生产供不应求的问题,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引进海螺水泥等一批省外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到贵州投资,对加快贵州水泥建设和发展。
去年以来,我省近20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相继投产,省内水泥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有所改变,价格理性回落,有利用于我省重点建设项目节约成本,有利于农村危房改造等惠民工程加快实施,满足省内经济发展对水泥供应的需要。
加强协调服务方面,省经信委对已经竣工投产的水泥项目,积极协调落实供电、供煤、运输、流动资金信贷、证照办理等生产外部条件。
加强对水泥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规章制度、技术工艺等方面的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有关水泥企业和项目尽快达产、增效。对在建设的水泥项目,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尽快建成投产。
针对目前我省已经立项、尚未开工建设的20个项目、22条生产线,省经信委建议纳入“十二五”水泥重点投资项目范围,结合投资主体和产能布局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继续完善有关手续。
“十二五”期间,水泥行业大力推广应用高掺量利用工业废渣、废弃物替代燃料等技术,鼓励城市周边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条件下,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
【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水泥产业,到2015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约1亿吨、水泥产量达8000万吨以上。
贵州水泥不仅要满足省内经济发展需要,还要向周边省市区输出,大力拓展市场潜力。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贵州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计划任务
按照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部署,2007年以来,我省水泥行业开展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国家下达给我省的“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任务为500吨,为确保这一目标任务的完成,我省制订水泥落后产能淘汰计划总量640.3万吨。
截至去年10月,我省累计完成淘汰落后水泥产能792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
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务院有关通知和省政府的规定,经调查清理,在2012年底前,全省还需要淘汰落后水泥产能901万吨,其中2010年淘汰308万吨的目标计划已基本完成。目前全省水泥落后产能淘汰实施方案已经拟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又已经投产和即将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实施“上大压小”措施,预计从2010年到2012年底前,全省可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0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