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兰中联公司)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6部委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是国家重点支持产业调整的60家大型水泥企业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乌兰中联公司还获得了中国品牌500强企业、中国优秀建材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个地处偏远的企业,为何能够从全国几千家水泥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队”?企业的蓬勃生机源自何处?带着这些疑问,8月14日,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的团员们走进了乌兰察布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实施重组 焕发生机
2010年,乌兰中联公司(原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并入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合水泥),成为央企控股企业。公司现在拥有水泥熟料生产线7条,熟料产能达1000万吨;水泥粉磨站12座,水泥产能达到1000万吨;2×1.5万千瓦自备供热发电厂1座。
乌兰中联公司现有呼和浩特金山特种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通辽乌兰蒙东水泥有限公司2个全资子公司和乌兰察布市蒙中水泥有限公司1个控股子公司以及乌兰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集宁分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37亿元,现有员工2283人。
乌兰中联公司董事长罗振华告诉记者,重组后,公司经营收入大幅提升:2010年4月、5月、6月分别盈利600万元、1200万元、2400万元。
数字尽管枯燥,但可以证明发展的事实。重组后,他们在中国联合水泥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他们借助中国联合水泥的融资优势,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流程,统一调配使用资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减少,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他们结合地域特点,不断激发企业的内部活力,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合理布局 快速前行
罗振华告诉记者,今年,110国道工程建设展开,内蒙古城市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蒙古国城市基本建设全力推进,这些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乌兰中联公司抓住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契机,确立了企业发展战略,即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合理布局,做大做强水泥主业,开发新型建材产品,延伸产业链。他们以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企业为导向,强化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生产增长方式和效益增长方式不断转变,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巩固乌兰中联公司的区域性优势,他们从今年起开始实施“3+4”战略规划,即发展已经形成的乌兰、集宁、蒙东3个基地,实现效益3年翻番的目标,计划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实现效益2.4亿元、5亿元;开发蒙古国和国内兴安、呼和浩特、大同4个新基地,计划实现2010年产能达1200万吨、2011年产能达1500万吨的目标。公司将以这些基地为中心进行市场布局,推动企业发展。
内蒙古的水泥市场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这个金三角。目前,乌兰中联公司已经基本形成了东部进驻赤峰、通辽,中部占据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锡林浩特等城市以及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南部到达大同、张家口、宣化等地区的销售网络。乌兰中联公司通过合理布局,快速前行。他们的生产企业均尽可能地接近大城市,并逐渐成为各区域内市场的领导者。
循环发展 降本增效
乌兰中联公司注重计算与水泥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采取各种措施降本增效。乌兰中联公司拥有土地、铁路专用线、自备电厂、石灰石、煤炭等资源。内蒙古水资源匮乏,乌兰中联公司每年处理城市污水1000万吨,并用生产的中水发电。其自备电厂每年产生粉煤灰500万吨,又全部成为水泥生产的原材料。同时,他们用蒙东的风积沙代替黏土充当水泥原料。
乌兰中联公司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循环发展之路,以水泥生产为核心,衍生发展与水泥相关的产业,形成了采煤、发电、供热、水泥生产、污水利用、废渣利用、风积沙应用、垃圾可燃物无害化处理、房地产开发等多元化产业结构,打造了一条多层次的、科技产业循环发展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