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月26日召开的湖南省建材工作会议上获悉,虽然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自去年以来,湖南省建材工业发展却呈现出逆势上扬、后发赶超的良好态势。
湖南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形势良好,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保持高位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去年完成总产值934.9亿元,同比增长29.3%;完成工业增加值302.3亿元,增长36.3%。两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建材行业平均水平,在我国中部六省排名第二。二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3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税82亿元,同比增长30%。三是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其中水泥产量7661万吨,同比增长23.1%;水泥熟料产量5154万吨,同比增长29.6%;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达2672万吨,同比增长60.7%,占全部水泥熟料产量的51.8%。平板玻璃产量达1672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7.7%。建筑陶瓷、商品混凝土、建筑涂料、玻璃纤维等产品增长幅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结构调整有新突破。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3亿元,同比增长75.9%,其中水泥产业完成投资96.7亿元,同比增长40.8%;平板玻璃完成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161%。尤其是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迅猛,已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44条,形成水泥熟料产能3990万吨,水泥产能5187万吨,同比增长60%以上,还有21条在建和15条筹建生产线,预计今明两年内都建成投产后,新型干法水泥年产能将达到1.13亿吨。五是产业集中度提高。
近几年来,湖南省成为建材投资洼地,中国建材集团、中材集团、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宁波旗滨集团、广东陶瓷产业等纷纷来湖南投资兴业。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湖南南方水泥集团通过兼并重组韶峰、金磊、兆山新星、长沙坪塘、耒阳东兴、隆回雪峰、祁东洪城7家水泥企业共13条干法线,水泥熟料年产能已达1138万吨。海螺水泥已建成投产3条日产5000吨干法线,熟料产能达620万吨。中材集团3条日产5000吨干法线已投产,形成水泥熟料年产能620万吨。华新水泥2条日产5000吨干法线投产,形成水泥熟料年产能400万吨。株洲旗滨玻璃集团已成为湖南名副其实的“玻璃大王”,平板玻璃产量占全省产量的76%。衡阳衡利丰、湖南兆邦、湖南华雄等3个年产2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
湖南建材工业宏观调控步入正轨。一是行业管理职能强化。湖南省建材行管办完成了《湖南省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水泥、平板玻璃成为调控重点,特种玻璃、非金属深加工、新型墙体材料、特种陶瓷、耐火材料等列入湖南省重点招商项目计划。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例突破50%,改写了过去立窑水泥“包围”旋窑水泥的历史,提速淘汰落后产能。浮法玻璃产量占平板玻璃产量的91%,普通玻璃淘汰加快。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衡利丰、湖南兆邦、湖南华雄等建筑陶瓷龙头企业,结束了湖南建筑陶瓷在低水平徘徊的格局。三是节能减排取得好成绩。组织开展湖南水泥企业能效对标考核活动,目前已投产的44条干法线已有26条配套建设了余热发电项目,年发电量可达8.62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69万吨。四是巩固企业改制成果,老国企焕发生机活力。湖南韶峰南方水泥公司(原韶峰水泥集团)、湖南海螺水泥公司(原雪峰水泥集团)、湖南金磊南方水泥公司3家老国企,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先后完成了技术改造升级。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韶峰南方水泥公司已建成3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形成水泥熟料年产能400万吨。湖南金磊南方水泥公司依靠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理念创新,成为南方水泥集团管理和效益标杆企业。湖南海螺水泥公司在完成企业兼并重组后,集中力量谋发展,日产5000吨干法线和9000千瓦余热发电项目,相继于去年3月和7月投产以来,顺利实现了达产达标和并网发电运行,目前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企业和谐文化氛围显现。五是散装水泥推广迈上新台阶。湖南推散工作以贯彻落实《湖南省散装水泥条例》为契机,一手抓城市商品混凝土推广应用和禁止现场搅拌,一手抓农村推散网络建设,多头推进,多管齐下,全年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3041万吨,增长22.1%,散装率达40.3%,创历史新高。六是禁实推新成效凸显。省墙改办通过建立目标考核体系,与12个国家“禁实”城市签订目标责任考核责任书,去年完成新型墙材160亿块标砖,新型墙材使用率达60%。
在谈到对2010年湖南建材工业的发展时,湖南省建材行管办主任樊家生充满信心地说,中央制定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增长”方针,加上“建材下乡”作为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出台,再加上湖南省“一化三基”建设,将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今年湖南省建材工业总产值跻身千亿元俱乐部可以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