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消耗大户——水泥行业迅速扩张的忧虑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7月15日

  我是吉林省人大代表,现就我国水泥行业迅速扩张问题谈点个人的想法。

  据报道,今年一季度水泥产业经济效益下滑,由去年同期盈利31亿元,转为净亏损3.5亿元,亏损面达45%。国家发改委人士指出:产能增长明显超过需求增长,产品严重过剩,直接导致了水泥行业的亏损。值得思考的是,几年来水泥行业增长迅猛的浙江省,也是亏损最为严重的地区,由去年同期利润总额排名全国第一下降到最后一位。毋庸置疑,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是方向,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进而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都是有益的。但是,正如做任何事情都需有个度一样,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也要有个度,不能太过。

  用事实来说话吧。2003年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出台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等政策和原则是正确的。一年多过去了,情形怎样了呢?据全国水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显示,2004年水泥产量增至97,000万吨,比2003年增长了12.44%。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水泥库存,2004年水泥库存达到13.64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32.17%,库存就是生产过剩。

  统计分析指出:水泥产能的扩张更是快于实际需求的增长,2004年仅新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就有143条,新增熟料生产能力总计为12,995万吨。2005年全国拟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有134条,熟料生产能力为13,227.7万吨,这些项目建成后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达到633条,水泥熟料总能力将新增4.6亿吨,市场和需求在哪里呢?

  继北京和浙江水泥市场陷入窘境后,同样发展迅猛的山东、广东两个水泥大省,也面临过剩的局势。曾经是“笑得开心”的山东省水泥业,经过近两年的扩张,水泥产量达到1.24亿吨,而山东省省内消耗水泥目前不到产能的1/2。山东省建材办人士认为,水泥行业迅猛扩产的后果已开始显现,水泥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山东水泥应收账款和水泥库存分别增长了122.57%和45.51%,山东水泥行业已进入“秋季”,“冬天”就要来临,由于产品严重过剩,新一轮竞争比以往更残酷得多。

  山东水泥已经流向浙江,令本已遭遇行业之困的浙江水泥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在生产能力扩张迅速的省份中,广东省值得关注。据材料显示,广东省2004年投产了6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将于2005年底前投产的有13条,正在拟建中的约有43条,这说明广东省已投产和在建、拟建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有62条,新增熟料总产能将达到7,336万吨。如此快速发展的产能若形成为现实的生产能力,广东很可能就会重蹈北京、浙江和山东水泥市场的覆辙——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已成为无法控制的潮水,正在四处蔓延,这种迅速的扩能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水泥市场恶性竞争的悲剧还将在东北大地重演。

  水泥行业投资过热已泛滥成灾,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局面呢?究其根本是投资机制问题。花的是国家的钱,投资的后果也是只能由国家承担。与其相关的是建立严格的“问责制”,有了这样的机制,决策就不会随意,显而易见的投资过热现象就不会发生。以我省的延边地区为例,总人口为220万,2004年水泥用量是历史上最高的年份,也不到140万吨。那么降温之后,作为基本建设基础原材料水泥还有多大市场呢?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讲,基本建设乃百年大计,建筑原材料也必然受制于建设周期的约束,周期过后作为建筑原材料的水泥还有多少用武之地呢?许多领导都去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基本建设的高峰期水泥行业是很兴旺的,建设周期过后水泥市场早已萧条。

  做为低附加值的大宗原材料的水泥产品,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市场半径定律。水泥发达地区向区域外输出水泥,就违背了这一市场半径定律,油运费用的浪费是国家整体上的损失,水泥发达地区输出的应是资本和技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依据“市场半径定律”做好中长期市场预测,运用国家的产业政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各区域内的结构调整,当是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途径。刘德全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