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新型干法水泥工业发展迅猛,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为此,记者采访了湖南省水泥协会理事长肖小高。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湖南水泥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肖小高:“十一五”以来,湖南水泥工业开始迈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连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到2009年年底,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可突破3000万吨。尤其是中国建材集团、中国中材集团、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等大型企业集团竞相来湘投资,加上益阳东方水泥公司、怀化金大地水泥公司等本土优势水泥企业产能扩张提速,使得湖南水泥工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及产业布局等得到较好优化,后发优势日益显现。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湖南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了湖南水泥产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前景看好。
但是,湖南水泥工业还处于“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发展初级阶段。所谓“大而不强”,就是从整个行业层面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年底,全省水泥产量可达7000万吨,可这是“虚胖”,因为新型干法水泥的产量只有3000余万吨,还有近4000万吨的立窑水泥等落后产能没有被淘汰出局。就是因为这种“虚胖”,直接导致了湖南省水泥工业未能做强,影响了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湖南水泥企业是“多而不优”。到目前为止,全省有水泥企业350余家,还有60余家平均产能不足20万吨的无证生产水泥立窑企业,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全国落后省市之一。这就是湖南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和挑战。
记者:湖南水泥工业发展面临哪些矛盾和问题?
肖小高:目前,湖南水泥工业处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概括起来说是“五多五少”:一是企业数量多,平均产能少;二是产能增量多,存量淘汰少;三是低标号水泥多,高标号水泥少;四是小规模干法水泥生产线多,日产5000吨以上生产线少;五是经济发达地区干法水泥线多,欠发达地区干法水泥线少。
由于企业数量多,平均产能少,导致产业集中度严重偏低。目前,排名全省前十大水泥企业的总产能约4000万吨,约占全省总产能的45%。其中,1000万吨级的企业,目前只有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湖南南方水泥公司。显然,能够主导湖南水泥市场和拥有市场话语权的企业不多。
由于产能增量多,存量淘汰少,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造成全省低标号水泥生产多、高标号水泥生产少的格局,致使湖南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未能实现根本性好转。如2009年全省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8条(含已投产和在建),将增加水泥熟料产能2300余万吨,而立窑水泥淘汰量不过500万吨,并没有实现等量淘汰,可见湖南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
因为小规模干法生产线多,日产5000吨生产线少,导致全省水泥装备和工艺水平偏低。截至目前,全省已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共计41条,其中日产5000吨生产线只有12条,大部分为日产2500吨或以下的生产线,使水泥行业面临新的产业调整压力。由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多建在经济发达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偏少,以致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未来两三年,湖南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达70条,年水泥总产能将达到9660万吨,加上尚未淘汰的落后产能近4000万吨,全省年水泥产能总计达1.3亿吨。而据湖南省经济发展规模对水泥年需求量的测算,2010年,全省水泥需求量约为8000万~9000万吨,全省水泥产能富余量将高达4000万~5000万吨。如照此发展下去,湖南水泥产业重复建设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综上所述,在湖南水泥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与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之间的矛盾、各地热衷招商引资与水泥工业科学合理布局之间的矛盾、新型干法水泥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矛盾,以及技术、投资、人才、市场、矿山等资源如何合理配置的矛盾,等等。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湖南水泥产业集中度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及水泥投资潜在风险高等“四低一高”的不利局面。
记者:请您谈谈湖南水泥工业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肖小高: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推进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湖南水泥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就行业发展而言,鉴于国际国内水泥工业发展趋势是技术装备大型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市场格局区域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管理项目化等特点,湖南必须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针,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各市州水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市”利导,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一是严格科学规划,优化项目布局。水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需求拉动型和发展周期性强的行业,浙江省和广东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现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二是严格市场准入,引导理性投资。政府部门要切实把好国土规划、环境评价、生产许可、安全评价及管理、政策优惠等项目准入关。
三是严格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水泥总量增长。利用市场手段引导立窑水泥企业转型和有序退出;运用经济手段,通过补偿、补贴淘汰落后产能;运用法律手段加大惩处力度,杜绝水泥无证生产经营;强化行政手段,切实贯彻执行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时间表,使新建产能与落后产能进行有效交换和可控。
就企业发展而言,由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强制性、市场持续红火的可能性、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性,企业必须加快工艺装备升级换代步伐。
一要提高工艺装备水平,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企业发展要侧重日产5000吨以上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
二要提升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这是各大水泥企业集团正在探索的路子。
三要发展现代物流,建设产业集群。以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为核心,构建水泥粉磨站、散装水泥物流中心、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检修业务外包、新型墙体材料等产业链。
就水泥行业宏观管理而论,“整合”则是一个关键词。一是项目审批权要整合。由建材行业管理部门拿出意见,为技改项目审批(经委)和新建项目审批(发改委)提供依据。二是要加大市场整合力度。支持大集团来湘实施大重组战略,以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本土水泥企业实施大集团战略,做大做强。在未来几年内,打造出2~4个年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重量级的水泥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推进跨行业整合,打造超级产业联盟。以水泥行业为纽带,将钢铁行业的水渣和钢渣、电力行业的粉煤灰和炉渣、化工行业的铁粉和硫酸渣、煤炭行业的煤矸石等工业副产品和废渣,整合到水泥行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以提高水泥产品的工业附加值。
总之,要按照国家水泥产业政策精神,对已经核准而未动工兴建的项目进行清理,严格按照产能与市场平衡来重新规划布局,正确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切忌盲目招商引资,杜绝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