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笔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为“水泥巨头们为何不到国外去扩充产能?”。意在针对国内水泥投资过度,产能即将严重过剩,但一些大型企业仍在投入巨资疯狂扩张规模,新水泥生产线建设遍地开花的不良现象,希望这些大企业不要光热衷于在国内“窝里斗”,与中小企业抢饭吃,而是应该挟雄厚实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强大的管理能力,大胆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办厂,既缓解了国内水泥行业过剩严重,竞争激烈的局面,又为中国水泥产业打开一条新路。
文章发表后,在行业内引起了一些关注。据笔者得到的反馈信息,有多家水泥大型企业的高层人士读过这篇文章,并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一家国际知名的水泥工程企业老总认为,中国的水泥企业要真正走出国门投资,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另外一家国内知名大型水泥企业的负责人亦有相同看法,表示“谈何容易”。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型企业视“走出国门”为畏途,到国外投资发展到底难在哪里,笔者意欲一探究竟。
一、业内外对中国水泥企业走出国门呼声很高
几年来,针对中国水泥工业高速发展,可能导致国内产能出现过剩的态势,各个层面的行业内外人士都在探讨与呼吁国内大型水泥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发展。
按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的说法,我国水泥企业走出去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水泥产品出口,二是水泥技术装备企业走出去,三是水泥制造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在这三个层面中,我国的水泥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最早,水泥出口曾在1996年达到巅峰,当年出口水泥1200万吨。之后历经涨涨落落,但相比我国占世界50%以上的水泥产量而言,水泥出口的比例一直很低。
而水泥技术和装备企业走出去的成果最为显著,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中材国际,自2003年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其在海外的水泥生产线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已经遍及中东、北非、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占到世界水泥生产线工程建设项目的35%,成为国际知名企业。
而早在2006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下达的《印发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就把“水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作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之一,表明国家支持水泥企业到国际水泥市场占一席之地。
当初中国水泥协会鼓励水泥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是有其长远考虑的。一方面,如果国内市场出现价格下滑、利润空间缩小的情况,企业可以通过出口从国际市场获得较好回报。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水泥出口到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国内水泥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当地水泥市场的供需变化、产品标准、市场布局等,为将来走出去投资建厂做铺垫和准备。
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市场的竞争虽然日趋激烈,但发展的空间仍然较大。但从长远看,市场饱和、产能过剩是迟早的事,在这种态势下,中国的水泥,特别是大型企业,应该勇敢的“走出去”,到海外直接投资建厂,建立当地的市场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谋求自己的份额。如果还一味地咬着本土市场不放,维持窝里斗、打内战的格局不变,则很难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据笔者了解,目前世界水泥贸易的一个趋势是,发达国家及各大跨国公司将大规模地把水泥生产和销售引向发展中国家。国外和港台地区大型水泥(投资)公司,以及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也很看好大陆水泥市场前景。法国的拉法基、德国的海得堡、瑞士的豪西姆、台湾水泥等大型水泥集团,以及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以收购股权方式或直接投资建厂,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的水泥市场正在逐渐成为全球水泥巨头参与的跨国竞争,随着越来越多境外投资机构把目光投向中国水泥领域,中国的部分水泥企业将有可能面临被外资企业收购、兼并、甚至破产倒闭的局面。
在这种情势下,中国的水泥企业将面临“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重要课题。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适应国际市场大环境,中国水泥企业应主动打破自产自销为主的格局,积极谋动“走出去”,学会在两种资源中共享,在两个市场中去“赛跑”。否则,随着国外企业在华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国内水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水泥生产相对过剩,不积极谋求“走出去”,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保良认为,在国内扩大内需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中国也可借鉴新加坡经验,在国外建立工业园区,让部分过剩产能“走出去”。据他指出,中国此轮的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仅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水泥投资同比增长近七成九,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二百条,新增产能逾两亿吨。属典型的过剩产业。
而中国西南投资促进中心主任侯昆明近日则表示,“目前,东盟国家每年建材的进口需求额已经超过一百亿美元,中国建材企业应抓住明年一月一日起,中国与东盟双方近七千种商品开始实施零关税的机遇,抢滩东盟国家建材市场”。实施零关税以后,中国企业不仅可以避开很多贸易壁垒,还能节约出口成本,是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直接设厂、建立商品分销中心的难得机遇。
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与设备,从引进到自己设计制造,发展与成熟的速度相当惊人,我们所掌握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制造能力,目前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水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同时,我国的部分大型水泥企业,在产能产量、管理水平以及资金实力上,完全可以跟一些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媲美。因此,不管是技术、设备、管理,还是企业实力,走出去的条件应该是完全具备的。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的产能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并不低,如果仅仅按产能计算,能够进入世界水泥前10强的企业非止一家。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一家中国水泥企业进入世界10强,其直接原因,就是因为不够“境外水泥经营收入占集团公司水泥总经营收入20%以上”和“有两个以上的在外国直接投资的生产经营企业”这两条由欧洲水泥局(fCembu—reau)发布的硬标准。对中国这样一个水泥大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二、中国水泥企业“走出去”的客观条件分析
数据显示,世界水泥消费量由2001年的16.4亿吨猛增到2005年的23亿吨,增长了40%,其中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世界水泥增长的重要来源。当时的水泥进口国主要是美国、孟加拉、尼日利亚、埃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总需求量的20%来源于进口。据权威机构估计,2006年海湾六国的水泥需求量为5000万吨;阿尔及利亚15家国有水泥企业生产水泥不足800万吨,而市场需求为1000万吨。2005年越南水泥需求量约2840万吨、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近5000万吨,2020年则将达到7000万吨。
资料表明,进入21世纪后,不算中国水泥产量的增长,世界水泥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3.5%,与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基本同步。出现了阿联酉、沙特、伊朗、也门、约旦、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加纳、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南非、西班牙等水泥消费快速上升的国家。海湾地区国家水泥消费量在近几年中,以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
持续到今天,泰国、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住宅建设又出现了新一轮热潮,而且其建材产品大多依赖进口。而且未来几年时间里,东盟地区在基础设施的恢复、酒店业的兴建和民用房屋的重建方面将创下罕见的规模。缅甸遭遇热带风暴袭击后,需近十亿美元灾后重建资金,另外已开工投建部分线路的泛亚铁路目前也开始筹资,这些都为水泥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笔者查阅了今年海外市场情况,发现诸如“越南南部水泥供不应求,当地水泥市场有1200多万吨的缺口。”、“4月份印度新增水泥产能800万吨”、“哈萨克斯坦水泥价格上涨”、“吉尔吉斯斯坦水泥市场供应不足”、“越南今年1-5月建材销量大幅增长”等大量消息,说明在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水泥需求十分旺盛。
虽然水泥在西方发达国家被视作夕阳产业,但在亚洲、非洲、中东等发展中地区,因为大规模基础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开展,水泥需求量与日俱增,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而诸如“拉法基在非洲水泥业务逆势扩”、“西班牙公司将在波黑投资建水泥厂”、“伊朗将在国外直接建设水泥厂”这样的消息也并不少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外水泥市场由于需求旺盛,新上水泥项目并不少。试想,连伊朗这样年产水泥不过3000多万吨的国家,也要在国外投资建厂,能说中国的水泥企业在国外投资办厂的条件不具备吗?
三、中国水泥企业不愿意“走出去”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笔者听到了一些大型企业老板对“走出去”的看法,除了前述的“谈何容易”、“远非那么简单”外,其具体的观点还有那么几条:1、在亚洲、非州、中东等水泥需求量较大而自身产能又不足的国家和地区中,虽然目前水泥需求量大,市场很好,但存在着市场需求不稳定的问题,市场变数较大。2、法国拉法基、意大利水泥、瑞士豪西蒙、墨西哥水泥、德国海德堡等世界水泥10强,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世界市场格局,想在这些国际巨头的势力范围里去分一杯羹,难度太大。3、在国外投资办厂,还要考虑当地货币的汇率等问题,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汇率并不稳定,这也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点问题。4、中国企业外出投资,还有一个与当地文化、法律、政策等等的对接问题,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形势也比较复杂,因此投资是有风险的。5、一些国家对中国水泥的恐惧与抵制。
以上这些理由,虽然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总觉得透着一些勉强。以海螺为例,按拥有的产能数量,海螺足可以在世界水泥巨头中名列前茅,管理也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融资能力,国内银行对其的贷款授信动辄上百亿元,每年新投建的大型生产线就达十几条。那么以海螺的实力、管理、技术,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去投资建厂,上述的一些问题应该不是障碍,解决起来应当不难。但时至今日,笔者印象中,好像仍然没有海螺在海外投资水泥项目的信息出现。
国内水泥产能在数千万吨水平的还有多家,到目前,似乎也都没有要到海外投资建厂的意思。
而同为建材行业的国内石材企业,近几年来,“走出去”的战略就十分成功。以福建、广东等地企业为代表的一批石材企业抓住机遇,以合资或独资企业的形式,在澳大利亚、埃及、西班牙、坦桑尼亚、肯尼亚、美国等国家兴建销售网点或加工点,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结合国内石材企业拥有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比较优势,就地取材加工生产和销售,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条件具备,但为什么我国水泥制造企业直接到国外投资建厂,多年来却几乎没有进展呢?
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国内水泥市场太好,导致企业缺乏走出去的意识和动力。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期以来都是以基本建设为主来拉动的。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也是以扩大基础建设为主导。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国家以公路建设为主拉动内需,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央又及时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成功的化解了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大量新的建设项目源源不断的出现,水泥需求量一直出于增长状态,为水泥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中国的水泥企业日子一直相当好过。
能够走出国门投资水泥项目的,只能是大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在国内,不管是在行业中还是在市场里,都拥有足够的知名度和话语权,实力雄厚,竞争力强。与中小型企业不同的是,不管国内产能如何过剩,竞争怎样激烈,他们都并不特别担心自己的市场份额,在与中小企业的竞争中,他们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这些大企业在国内不愁没有饭吃。
另外,中国水泥产业发展到目前程度,产业格局调整已是势在必行,行业内部的重组兼并肯定是一个重大课题。即将到来的重组浪潮,是这些大型企业扩张规模的极好时机。大型水泥集团在这个阶段要通过重组联合、投资扩建来完成国内市场的区域划分。因此,与其承担风险到国外投资,就远不如在国内通过新线建设和兼并重组扩大势力。有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就表示,国内的机遇都没有抓完抓实,哪有心思考虑到国外投资办厂。此话应当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再者,到现在为止,虽然有产能过剩的威胁存在,但目前国内水泥市场的趋势是整体向好,价格持续有小幅上涨。而预计今后两三年内,行业形势恶化的可能性并不大,企业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从客观上讲,中国的大型水泥企业走出国门到发展中国家投建项目,条件是具备的,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之所以不能走出去,主要原因还在于自身,在于缺乏走出去的动力、意识和决心。目前行业的日子还过得去,但今后呢,由产能过剩带来的激烈竞争将为时不远,是大家挤在一起靠拼价格打白刃战呢,还是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到国外去开辟一番新天地?笔者以为,这是值得水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当家人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