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这个春天,对于四川金顶这个曾经名噪一时的西南地区水泥龙头而言注定不会平静。
2009年5月15日,也就是在《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揭露华伦集团掏空四川金顶内幕后第49天,四川金顶发布公告: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一案,证监会成都稽查局于2009年5月13日决定对四川金顶立案调查。
就此,仅2009年5月5日一天之内,四川金顶便收到九份来自于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法院《应诉通知书》。
2009年5月12日晚,四川金顶再度发布公告称,包括乐山万利达仪器化玻有限公司、峨眉山市大为玉东石膏矿在内的十家企业和个人分别就买卖合同纠纷案向峨眉山法院提起了诉讼请求。
同时,该公告还表示:乐山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就股权转让纠纷案也对其提起诉讼,乐山中院2009年5月7日受理该案件。
而在此之前,四川金顶在遭到多家债主逼债的同时,其部分资产遭遇到了诉前财产保全和冻结。
自4月21日开始,四川金顶先后发布了6则诉前财产保全和5则股权冻结公告。四川金顶以及大股东华伦集团相关资产遭到各路债权人的查封、冻结,涉及资产金额近3.9亿元。
同时,华伦集团和其关联股东浙江华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持的四川金顶的全部股份分别被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冻结。
如此看来,“重组四川金顶势在必行。”乐山市经济委员会(下简称:乐山经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但重组的事情却远比想象中复杂。”
由于其特殊的股权结构和该公司所承载的社会影响等问题,却让目前的重组步步维艰。
经营困难期
纸是终究包不住火的。
自2009年3月28日,本报刊发独家调查《华伦集团掏空四川金顶内幕》,把四川金顶大股东华伦集团的行为“揭盖”后,4月17日起,针对四川金顶及其大股东华伦集团的各种诉前保全和股权冻结诉讼,如雪片飞舞,纷至沓来。
2009年5月15日,乐山经委对本报记者发来的书面函(以下简称:乐山书面函)中如此描述目前四川金顶所遭遇的困难:金顶集团由于欠供应商货款以及当期资金的短缺等问题,造成企业生产必需的现金流严重不足,不能长时间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为解决目前四川金顶的经营生产问题,乐山政府近期已经向其投入4000万政府专项的应急资金。”上述乐山经委官员向记者坦言,政府方面也组织了大批人马对四川金顶员工就有关问题座谈。
“目前我们已经向四川省委有关部门请求特批,希望有关四川金顶的诉讼案件能够都交由乐山市层面处理,这样,便于我们与有关金融机构达成共识。
虽然目前在省、市银监局的大力协调下,取得了各债权银行的谅解与支持,但银行以及各有关方面给予金顶公司仅仅3个月的宽限期。
据乐山书面函透露,由于金顶集团目前的问题十分复杂,而各方面给予的支持期限仅有三个月,但要想在三个月以内解决其全部问题有很大难度。
目前看来,四川金顶尽快重组,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似乎已经时不可待了。但重组的路,却同样漫漫远兮。
“金顶集团大股东不规范运作的情况有待于进一步核查,是否能核查清楚没有确切把握。谋划金顶集团未来发展方面,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增加企业摆脱困境实现发展的难度。”上述乐山书面函中如此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