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青山环抱。走进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的华新红塔水泥(景洪)有限公司,厂区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道路整洁干净,没有漫天灰尘,也没有刺鼻的味道。曾经“进水泥厂就是去吃灰”这一对水泥企业固有的印象得到了改变。如今,这里宛如一座“绿色工厂”。
近年来,华新红塔水泥(景洪)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实施生物质能源替代项目,投入1600万元建设生物质燃料项目,利用当地秸秆、木屑、电站漂浮物、甘蔗渣、甘蔗叶等生物质废弃物替代传统化石燃料进行熟料煅烧,既实现生物质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又能降低传统化石燃料消耗。项目实施后,替代了20%以上的传统化石燃料,熟料综合能耗下降12.62%,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这是西双版纳州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积极“试水”、初见成效的一幕。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立足生态环境和绿色产业基础优势,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将“双碳”目标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做好工业绿色低碳“加减法”,擦亮西双版纳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色调。
锚定“双碳”目标 推动绿色发展
西双版纳州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促进发展方式的降耗升级,加快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狠抓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行建材、制糖、矿产采选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进一步提高能效水平。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助推重点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据统计,2022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下降2.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9%。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0.82吨标准煤/万元,位列全省第2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8.94立方米/万元,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68%。今年1月至6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上升5.1%,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仍为0.82吨标煤/万元。
抓好技术改造 推动产业升级
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工艺改造,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是推动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的支撑。
西双版纳州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循环发展,实施“循环改造”和“链条延伸”。曼列橡胶的动车减震片专用胶、田野橡胶的飞机轮胎专用胶,以技术先进、质量过硬得到上游企业的高度认可;勐海茶业、田野橡胶先后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勐海茶业数字化集群烘房及冷凝水回收系统被国家工信部列为节水工艺先进装备技术目录,产生的废冷凝水实现100%循环使用,每年可节约用水2万立方米;田野橡胶、曼列橡胶、华新红塔水泥(景洪)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清洁生产企业。不仅如此,还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充分利用勐海弘纪元矿业的锰铁尾矿精洗项目优势,对其它尾矿库的锰铁矿进行采选,精洗率高达30%,大大提高了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严格监察执法 确保节能降碳
节能监察是贯彻节能法律制度、维护节能管理秩序、推动社会节约能源的有力手段,是推进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的保障。
西双版纳州坚持以“结构节能”为主、多种节能措施并举的节能方式,将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节能的治本之策,严格按照产业政策规定,把好项目审批、节能评估审查入口关。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对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限期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支持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高新技术产业。2022年以来,组织对8家高耗能企业进行节能监察、9家工业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为企业节能技改、节能降碳提供帮助和支持。关停取缔了2家高耗能企业。实施胶厂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全州规模以上橡胶加工企业已基本完成升级改造,实现磷、氮的全面处理,为工业绿色发展、节能降碳拓展了空间。
强化规划引领 打造低碳园区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态,也是未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主战场。
按照“三规合一”和“四集一转”的要求,西双版纳州积极编制各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绿美园区目标,进一步调整完善总体规划,率先通过省级安评和环评,形成了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空间发展布局。随着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污水管网的全面建成,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率达100%。勐海产业园区已完成《勐海工业园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并通过州级审批。目前,勐海产业园区形成了以普洱茶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相继入驻了“大益”“中茶”“雨林古茶坊”“陈升号”“今大福”等一批知名普洱茶企业,聚焦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工业园区,奋力创建国内最优、世界一流普洱茶专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