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向本次会员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本届理事会任期的五年,是我国水泥工业发展进程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即是水泥工业“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水泥协会在各级政府部门和中国建材联合会的关心指导下,在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努力把企业的愿望传递给政府;把政府的政策化为企业的行动;积极促进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间的和谐共荣,开创了协会工作的新局面,圆满地完成了第五届理事会赋予的各项任务。
第一部分: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一、五年来行业发展的成果
过去的五年,水泥行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水泥产量高速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技术进步取得突破,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有力地保证了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带来的旺盛需求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产业技术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与2002年相比,2006年我国水泥产量由7.25亿吨增长到12.36亿吨,其中五年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478条,形成熟料生产能力3.99亿吨,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由1.28亿吨上升到6.24亿吨,所占比重由16%,上升到46%,五年间提高了30个百分点,水泥产业技术结构在水泥需求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得到了快速调整,实现了跨越式转变。同时,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有效地抑制了落后生产能力的发展,使我国走上了以新型干法水泥为主导的发展方向
2、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制造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经过几代水泥人的努力,历经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创新,到海螺荻港2×2500t/d项目的投产,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及装备制造技术已经成熟。由海螺建设的四条万吨生产线,更是提高了我国水泥工业的国际地位。经过国内700余条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建设,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及装备制造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同,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工程总承包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可靠性日益增强,由此带动了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出口强劲增长。到2006年底为止,中国水泥装备和工程总承包项目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已达30%以上,并呈高速增长之势,这在我国工业领域的所有行业中是领先的。
3、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快速成长
在我国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来临之际,一批企业抓住了机遇,积极投入到新型干法水泥建设大潮,涌现出了海螺、中联、华新、冀东、中材、山水、天瑞、红狮、金隅、三狮、亚泰、祁连山等一批大型水泥企业集团。拉法基、豪西姆、海德堡、意大利水泥等国际水泥巨头,台湾水泥、亚洲水泥也一展雄风,先后进入中国水泥大企业行列。在国家重点支持大型水泥企业政策的推动下,以央企领军的重组联合又掀起热潮,走上了从单一靠新建,到新建和整合并举的发展之路,据统计,在国家重点支持的60家大企业中,不论是国企、外资、民企均以参股、收购等方式加入到重组联合的潮流之中,使我国水泥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前十强生产集中度由2002年当初的9%,提高到目前的18%,市场开始规范,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
4、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
水泥作为高耗能产业之一,其节能减排倍受国家重视。一方面国家出台了鼓励措施,另一方面煤、电、油、运价格不断上涨。因此,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利用余热发电或热电联产,已成为新型干法水泥企业首选的节能减排措施;另外,风机变频调速改造、熟料细碎及磨机节能改造、选择合适的助磨剂、水泥窑焚烧垃圾、提高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在原料配料和水泥混合材中的利用率,已取得初步成效。水泥工业正在由资源能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各位代表,我们这届理事会幸运地见证了几代水泥人梦寐以求的新型干法水泥飞速发展;见证了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快速走向世界;见证了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大水泥企业集团的高速成长;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正由水泥生产大国向水泥生产强国的转变。这些成果的取得,证明了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宏观调控的政策收到明显效果,同时也包含了水泥生产企业、设计施工单位和我们各级行业协会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在此,让我代表中国水泥协会向大家表示感谢,并以热烈的掌声对水泥行业五年来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
二、过去五年的工作
1、把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愿望化为政府政策
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阶段,为促进新型干法水泥健康发展和大型企业的快速成长,中国水泥协会与中国建材联合会一起展开了大量的调研活动,把行业和企业的呼声传递给政府,得到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1)争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政策
对水泥行业出现的“投资热”应当如何看待,社会各界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对此中国水泥协会从2003年3月开始,对行业的建设规模、投资构成、资源利用等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配合国家发改委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此召开了协会会长座谈会;北京和周边地区水泥企业座谈会;走访了云南、新疆、贵州、湖北、四川、天津等省市的建材行管办、水泥协会和水泥企业,召开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调研会,并多次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汇报;同时还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调研组,赴浙江、甘肃、山东及河北等地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及国务院的报告,为国务院103号文对水泥“投资热”提法的关键词是“关于防止”而不是“关于制止”付出了努力,为近几年新型干法水泥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有效贯彻、落实103号文,中国水泥协会与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在北京分别组织召开了“银行与水泥企业座谈会”、“在建项目调研会”、向人民银行以及六大商业银行说明我们水泥行业目前的运行状况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们对在建项目如何处理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银行界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在北京、海螺集团分别召开会长及重点地区水泥企业调研会,通报各地区受宏观调控影响的情况,研究应对策略,并深入重点省份水泥企业了解情况,掌握行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积极反映企业的呼声、建议和意见,为大企业和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争取国家对大企业集团支持的政策
五年来,我国水泥需求量年均增长1.09亿吨,但吨水泥利润却一直在10元上下波动。2006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水泥行业的收购兼并态势迅猛,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为改变中国水泥行业效益整体低下和跨国公司欲主宰水泥行业的态势,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建材联合会与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展开调研,呼吁国家出台政策,培育和支持一批有志于做大的水泥集团成为重组联合的母体,加快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努力提高生产集中度。此建议得到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的重视和支持,很快出台了《关于公布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水泥企业名单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支持60家重点企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个文件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对水泥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将产生深远意义。
3)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取消征收“扶散费”政策
针对水泥企业反映强烈的向水泥企业征收“扶散费”不合理,不公平问题,中国水泥协会以调研的形式,先后走访了部分省市水泥协会和水泥企业,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在长春、大连分别召开了重点水泥企业和部分省市水泥协会专题座谈会,将会议纪要和调研报告以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文件的形式,分别上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并与海螺集团一起专门报送国务院。先后三次与财政部基金主管部门作专题汇报,并与商务部散装水泥办公室进行了交流,虽然散装水泥专项基金尚未被取消,最终可能是每吨袋装水泥收费标准由1元下降到0.5元,但是中国水泥协会履行了维护水泥行业利益,反映企业呼声的职责。
4)争取延缓和逐步取消水泥及熟料的出口退税政策
为巩固结构调整的成果,面对2004年下半年行业出现的市场疲软现状,在厦门举办全国水泥出口企业座谈会,会后与中国建材联合会一起,联合行文报国家发改委,要求延缓取消水泥出口退税政策,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为稳定区域水泥市场和大企业调整出口战略赢得了时间。
2、把政府的政策化为企业的行动
1)促进水泥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时代赋予本届理事会的历史使命。在海螺荻港两条日产2500吨低投资、国产化示范线顺利投产后,中国水泥协会因势利导,通过召开会长会议、理事会议、新型干法水泥分会会议、中小企业发展研讨会等形式,推广荻港成功经验,及时在江苏磊达召开立窑企业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研讨会,探索了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和有效通道,为中小水泥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2)为贯彻落实103号文件精神,中国水泥协会与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新型干法窑研究会,各省区市建材行办、建材协会、水泥协会,几大水泥设计院等单位联合,先后在成都、海南、北京、广州、大连等地召开了工作会、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深入学习和领会103号文件精神,倡导各大企业、各省区市深入研究大型化新型干法窑项目建设的市场、资源、交通运输等条件,制定发展规划,建议要先规划,后建设,与企业的建设项目一并纳入政府的区域规划之中,防止盲目投资,避免重复建设,促使水泥投资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
3)为积极贯彻落实水泥发展专项规划和水泥产业政策,把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协会在2004年就开始举办余热发电技术经济研讨会,CDM项目推介会,并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在杭州召开余热发电等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会,为节能减排做了大量的基础和前期工作,目前投资余热发电已成为广大水泥企业的自觉行动,并成为新建新型干法窑必须配套的项目。
3、加强协会工作及自身建设
1)加强技术交流,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为适应国家机关改革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满足广大水泥企业以及为水泥行业服务的机械制造、耐火材料、设计、工程建设等企业的要求,中国水泥协会先后调整设置了新型干法水泥分会、矿山专业委员会、水泥助磨剂分会等机构,按专业组织活动,开展技术交流、参与制定技术规范和标准修订等工作,有力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各专业委员会以召开技术研讨会的形式,推广矿山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与水土保持等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广新型干法水泥节能降耗和利废技术;总结建通(JT)立窑改造技术,在新型干法水泥覆盖不到地区推广实施立窑改造;规范助磨剂生产企业行为,倡导水泥企业科学使用。在过去的五年中,为推动循环经济在水泥行业的实践,中国水泥协会分别召开了“水泥厂余热回收利用推广会”、“焚烧有毒有害废弃物研讨会”、“矿山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水泥粉磨技术研讨会”、“水泥立磨技术装备研讨会”、“立窑节能环保研讨会”,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提高水泥实物质量、发展循环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协会组织起草了《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并由建设部和国家技监局联合发布实施;参与了对水泥标准、水泥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为提高水泥行业整体节能降耗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贡献了力量。
组织编写了《新型干法水泥实用技术全书》、《水泥行业采购索引》,得到了行业的一致好评,为工程设计单位、招投标单位和水泥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工具书。
2)强化信息服务,引导市场和投资
《数字水泥》网和《中国水泥》杂志,在全行业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下,质量不断提高。不仅成为水泥人的良师益友,还定期发布水泥工业的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为企业领导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掌握市场情况、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各省市协会和水泥企业的支持下,首次组织编撰出版了《中国水泥年鉴》。年鉴的出版向国内外全面展现中国水泥工业的概况,记录行业重要历史事件,便于国际交流和历史收藏。
3)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中国水泥行业国际化程度也是协会的一项历史任务。
每年参加并成功在中国举办两届“东亚水泥论坛”,加强了与东亚各国和地区水泥协会及水泥企业的交流。
在此期间,先后访问了日本、美国、墨西哥、巴西、印度、欧盟等国家水泥协会并与之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组团赴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考察学习水泥窑焚烧垃圾及处置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干粉砂浆制备技术和应用情况;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学习在线检测分析技术及仪器;考察台湾地区水泥工业发展情况;参加东京召开的第二届中日建材交流会,学习了技术,开阔了眼界,交流了思想,加强了了解,扩大了影响。
与贸促会建材分会共同主办了三届国际水泥峰会和展览会,会展的规模越来越大、讨论的问题和参加人员的层次越来越高,已成为世界水泥界的盛会。
4)与各省市协会合作推动市场整合,规范市场行为
尤其在产能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下,协会先后与北京、上海、浙江、新疆等省区的协会合作,制定区域性市场“游戏规则”,靠企业自律,协会监督,保护行业利益。
为从根本上解决无序竞争问题,积极推进企业间以资本为纽带的市场整合,协会与浙江、上海等水泥协会合作,共同培育了“南方水泥”成功案例,为广大中小企业依靠联合重组,努力提高生产集中度,大企业集团靠整合快速发展壮大,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探索了一条新路。
4、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建立自我发展机制
1)随着协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协会的专业化机构不断完善,一大批高学历,年轻化专业人才进入我们的团队,经过五年的励炼,已经初步树立了服务的观念,具备了服务本领,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作了不懈的努力,得到全行业的认同。
2)本届协会形成了“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工作制度,通过调研和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把企业的诉求和愿望及时反映到相关政府部门,把政府的政策要求及时传达到企业,充分发挥协会“维权、自律、服务”的功能。
3)在体制上推行企业家轮流主持协会工作的机制,首先在协会立窑研究会进行了试点,由企业家轮流担任会长,为水泥协会今后实行会长企业家轮流制,真正成为企业之家积累了宝贵经验。
各省区市协会虽然是中国水泥协会的会员单位,但作为独立法人社团组织又是兄弟关系,在此期间,召开了三次秘书长联席会议,探讨了合作与联动的有效措施,兄弟协会协同共进有了良好的开端。
第二部分 对下一届理事会工作的建议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在“双向服务”,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方面做了些有益工作,但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只有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有出路。因此,新一届理事会任期的五年,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五年,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从国际水泥工业发展趋势看,市场格局将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排列组合。发达国家水泥需求逐渐减少,资源、能源、环境保护制约越来越大,对水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越来越苛刻。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受经济拉动,水泥需求明显增加,水泥工业仍然是一个兴旺的产业,国际水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水泥企业走向国际提供了机遇。中国水泥技术及装备已经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市场地位越来越高;大量劳务输出积累了宝贵的生产管理经验;产品大量出口,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这充分说明,中国水泥工业走向国际市场条件已经成熟。
从国内水泥工业总体发展趋势看,“十七”大确定的“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预示着在这段时间内国民经济建设对水泥的需求还会保持增长,但增速逐年放缓。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需求“增量”研究透,如何把握好发展的“度”也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大问题,要对水泥工业将从量变到质变有深刻认识。从产业结构看,满足增量需求和替代淘汰落后,我们必须还要建设一批新线,但由于新型干法水泥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新线建设主要集中在结构比例低的地区,如何配置好资源,使生产力布局合理,避免浙江发展中出现过的问题重复出现,是值得投资者深思的。从企业组织结构看,企业高度分散的状况将继续得到改变,以资本为纽带的市场整合还将不断深入,企业规模结构调整,企业间兼并重组的大潮才刚刚开始,生产集中度提高仍是行业发展的热点。从产品结构看,随着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性能混凝土将得到广泛应用,水泥产品将向高标号水泥得到普遍使用、“优质优价”方向转变。坚持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是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大户的水泥工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资源能源消耗型向资源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是水泥工业发展的方向。
为适应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满足带领水泥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要求,具备引领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中国水泥协会的改革和发展还需更进一步,人员服务本领还有待加强,队伍素质还有待提高,这也是新一届理事会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水泥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以维护企业权益,反映企业诉求为天职;着力推进“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协会改革和发展,配合政府、携手企业,共同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水泥市场体系的形成,推进水泥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目标是:培育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挤入国际前十强,实现前10强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30%,前50家超过50%,合理划分市场,避免恶性竞争;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25%,排放优于国家标准;靠优质的服务使协会的地位显著提高。
具体任务是:
一、 配合政府,引导企业科学发展
1、继续推进以市场整合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淘汰落后不断深入,这无疑为完成 “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70%”的技术结构调整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完成前10家水泥企业平均规模大于3000万吨,生产集中度达到30%,前50家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大于50%”的目标还任重道远。继续培育区域龙头企业,为区域核心企业重组联合当好红娘,引导企业从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仍是协会下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握好新型干法窑发展的度。到2007年末,全国已建成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将超过800条,熟料生产总能力预计达到7亿吨,但是,因发展不平衡,有的省区人均占有产能已突破1000公斤,接近中国台湾出现拐点时的水平,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有的地区还不足100公斤,大型化新型干法的发展刚刚起步,今后的五年,在继续推广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同时,如何按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握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度,已经是摆在全行业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3、倡导优质优价,从源头上节约
由于消费端的问题,优质熟料和高标号水泥卖不上好价钱,导致能生产高标号熟料的企业不愿意生产高标号熟料,既造成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先进生产能力的浪费,也造成宝贵的资源、能源浪费。下一步产品结构调整应重点放在提倡水泥企业多生产高标号熟料,协会将协调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提高高标号水泥的应用比例,倡导水泥产品优质优价。
4、淘汰落后是历史的必然,但也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对那些“十一五”没有列入淘汰目录的立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实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环保达标排放,提高产品质量。
二、 推进协会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家为主导的运行机制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明确把协会要独立于政府之外;把建立和形成一整套市场化的运行发展机制和功能形态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为此,水泥协会改革要着重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功能上由政府的附属物向大企业掌控协会的方向转变;二是要由目前政府官员背景的老同志挂帅向企业家挂帅转变;三是改变决策方式,推行自下而上、由内到外的民主化决策。
新一届理事会应以推动协会会长由行业的领军人物担任为突破口,实现会长自选、企业家办会,最大限度地体现行业的意志,充分体现协会的代表性,这是实现三个转变的关键。企业家办会的问题解决了,自我服务,民主化决策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具体途径从定期召开大型水泥企业集团领导会议入手,一方面研讨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行业领军人物交友平台,促进大企业间的和谐共荣,为实现企业家办会做好铺垫。同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泥协会的企业家办会经验,总结立窑研究会企业家办会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一套适合水泥协会的企业家办会规章、制度,为成功向企业家办会过渡提供保障。
继续推进中国水泥协会与各省市水泥协会的合作与联动,建立自下而上的信息联络通道,共同推进区域水泥运行质量和效益。
三、 继续推进区域性行业自律,提高行业运行效率和质量
各区域核心企业的形成,为稳定区域水泥价格创造了条件,推动行业自律工作应由以往的协会牵头逐步向区域龙头企业牵头方向转变。价格自律着重体现与价格密切相关的区域市场划分;控制产量保证供需平衡;合理定价三方面内容。与地方协会和大型企业注重对行业自律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做到既反对垄断,又反对低价倾销。
随着水泥工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泥和熟料、水泥技术装备和工程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参与出口的企业越来越多,恶性竞争的苗头已经显现,加强出口企业的自律工作,避免价格战打到国际市场,是下一届协会一项新的工作。
四、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1、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继续围绕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反映企业诉求,提出有利于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意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2、强化信息服务功能
《数字水泥》网、《中国水泥》杂志、《中国水泥年鉴》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收集信息,特别是努力提高收集国际信息的能力,及时、准确、客观反映企业的要求和心声,并进行深度分析以增强信息的指导功能,为企业与政府沟通架设信息桥梁。加大网、刊、年鉴外文比重,扩大国际影响。
3、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服务
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大力推广北京、亚泰、乌兰等水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经验,积极推动清洁生产,成立水泥协会技术中心,为会员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4、继续开展好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
加强与世界各国水泥协会的沟通与联系,在“东亚水泥论坛”的基础上,推进成立“亚洲水泥论坛”,使参与论坛的国家由东亚国家水泥协会扩展到整个亚洲水泥协会,扩大中国水泥协会与亚洲国家的交流、合作范围;通过办好《国际水泥峰会》,促进水泥国际贸易的开展,为有条件走出去的水泥企业牵线搭桥。
研究建立水泥行业国际市场拓展和预警平台,主动参与协调对外贸易争议,积极组织相关会员单位做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应诉、申诉工作,为维护行业利益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发挥作用。
各位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完成了推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性历史使命。展望未来,第六届理事会把结构调整推向深入任重而道远。我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六届理事会团结广大会员,与政府和谐共进,一定会谱写出水泥工业发展更美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