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泥板块的攻城略地狼烟四起,央企背景的水泥企业成为新一轮的弄潮儿,就在中国建材在内地大规模跑马圈地的同时,同为"中国字头"的中材股份悄然启动了港股IPO的征程……
对于中材股份远道香港IPO,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建材行业分析师均表示对整个行业而言将是一件好事,参考此前中国建材在香港成功上市的模式,中材股份母公司未来将倾力于水泥业务的发展,对于水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而言不无裨益。
然而,水泥行业协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中材水泥作为核心资产位列此次香港IPO的四大资产板块中,而中材股份在A股市场已实质性控制水泥类上市公司天山股份和赛马实业,因此未来如何解决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是集团启动下一步"先H后A"的要素条件。
顺利的IPO
出乎业内人士的意料,中材股份远道联交所IPO出奇的顺利。
东方证券某分析师曾公开表示,在大型央企回归A股的背景下,相关政策不鼓励央企单独赴港上市,因此预期中材股份去香港上市会有一定的难度,而同时实现"A+H"的难度更是如同镜花水月。
随着IPO一事的顺利启动,中材股份显然遵循的是先H股上市,再伺机回归A股的方针。不过,随着IPO一事的顺利启动,中材股份显然遵循的是先H股上市,再伺机回归A股的方针。未经证实的消息表示,公司拟引入包括中国人寿、中交股份等在内的6名基础投资者,他们将各认购1.5亿港元股份,以招股价上限计算,最多共认购9亿港元。
与此同时,在招股说明书中,中材股份呈现给投资者的是一份业绩逐年递增的满意答卷:公司在2004年、2005年、2006年以及2007年上半年的统计区间内,营业额分别为70.916亿元、86.312亿元、129.373亿元、85.380亿元,实现的年度盈利分别为3.245亿元、2.281亿元、5.275亿元、3.194亿元。
对于此次香港的成功IPO,集团早在年初就未雨绸缪,通过三轮改制重组,结合此次布道香港,顺利实现了"3+1"的布局。
公开的资料显示,
通过改制,中材国际、中材科技、中材高新、中材金晶、中材水泥、中国非矿被纳入6家骨干企业,再加上1个核心资本运作平台即"中材股份"。
对此,齐鲁证券张宾表示,由于中材国际、中材科技已先行在内地A股上市,因此并未纳入此次IPO的范畴,通过IPO,母公司中国中材集团的持股量将由62.61%降至43.82%。
嫡系股票亢奋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内地的投资者而言,更关心的是A股市场中四家"中材系"上市公司的命运。
对此,中材股份董事会办公室刘主任未对此发表任何看法,表示一切以相关公告为准。然而,业内人士对于募集了充裕资金的中材股份回归A股市场,撑起水泥行业整合大旗仍抱有几许期待。
银河证券洪亮表示,长期以来,中材集团下属的水泥板块,虽然资产规模较大,但利润贡献较少,此次赴港上市后,集团将重金投资水泥业务,希望将其做大做强。这一点也同时从招股说明书中得到了佐证,公司拟用此次募集资金的22.5%新建一条日产5000吨和一条日产4500吨的熟料新型水泥干法生产线,从而提高水泥产能。
而某水泥行业资深人士也表示,中材集团进军水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公司在水泥工程技术领域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利用上下游产业链的便利条件,公司完成延伸产业链的举措并不困难。之所以在水泥并购的强强对话中长期落后于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关键还在于资金的缺乏。
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早些时候收购*ST秦岭的落败。根据秦岭内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职工表示,其实中材集团此前一直在收购战中遥遥领先,而企业职工对于集团的国字头背景和央企整体划拨的优势青睐有加,但就是由于资金的劣势,最后还是败于浙江的民企华伦。
平安证券王忻表示,中材集团会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产能,收购中小水泥生产线的力度;此前,中材集团的水泥产能和规模乏善可陈,布点也十分凌乱,主要分布在新疆、宁夏、广东、湖南等地,下一步如何整合星罗棋布的水泥资产也是其看点所在。
他表示,对于新一年的行业争霸,在以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勾勒出两强对抗的主旋律的同时,中材集团显然扮演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角色,成为任何势力所不能忽视的一个搅局者。近些的例子就是中材集团和中国建材都与野心勃勃的河北省唐山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究竟"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制造中心"的光环会带在哪家头上尚未可知,不过可以判断,及时补血的中材集团显然在此前失衡的天平中添上了重重的砝码。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中材系的股票近日都表现亢奋,其中中材国际连续七个交易日收出阳线,上涨幅度达到28.56%,而天山股份也在
但多位业内人士预计,由于集团重心的倾斜,以水泥业务为主线的天山股份和赛马实业未来成为壳公司的可能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