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激流勇进立时代潮头 奋楫扬帆谋基业长青

来源: 来源: 中国水泥协会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6日

 

编者按: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指出,在大自然面前,不能进化或适应变化的物种将会被自然界所淘汰。同样不能适应内外部变化的企业也无法长期经营下去。一路走来,海螺水泥始终顺应时代,抓住契机,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回望“十三五“之初,我国水泥行业迈入需求缓坡期新阶段,产能过剩加剧,恶性竞争下水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出现了大量的停产和半停产企业。环保标准要求不断提高,也使企业生产运行指标要求提升。这是考验企业决策层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时刻!

在2015年11月,海螺完成了新老管理层的交替。用高登榜一句话:“郭文叁同志是了不起的企业家”,原班子创造了水泥界的历史辉煌——“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如何传承好和发展好这份辉煌?摆在新班子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单纯强调“过冬”,可能会误导企业对环境的认识和战略选择。海螺水泥选择了主动去适应环境“气候”的变迁、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发展。

“十三五”以来,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一强三冠”目标,海螺坚持走“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发展质量、社会影响力均大幅提升。2019年,海螺集团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双双跨过两千亿,在安徽本土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500强,2020年再次跻身世界500强第367位,较上年大幅提升74位。海螺水泥名列2020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312位获得全球业界最高的标普A、穆迪A2、惠誉A国际信用评级。凭借出色的经营业绩,海螺水泥股价穿越牛熊周期,屡创新高,最高较“十二五”末增长近4倍,总市值最高超过3000亿元。

引领水泥产业绿色蝶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螺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作为顺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节能环保技改资金55亿元,建成国内水泥行业首个碳捕集示范项目、国产化高温高尘SCR脱硝系统、国内首个生物质替代燃料系统。

海螺全方位打造排放更低、消耗更少、产出更高的绿色工厂,“颜值”“气质”双提升,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走在了行业前沿。大力推广应用高效收尘设备、水泥包装发运清洁化运行系统、码头雨水收集系统、富氧燃烧等节能环保技术,全面降低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对比水泥行业国家排放标准,海螺各类污染物排放全面优于国家标准,主要排放物指标已实现减半,甚至更低。

到2025年,海螺的目标是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20年下降50%;所有子公司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別控制在10mg/m³、50mg/m³、100mg/m³以内。同时海螺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截至2019 年,公司绿色矿山占比公司矿山总数的26.4%,占全国水泥行业绿色矿山的22.2%。

海螺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的有利时机,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和越南成功推广157个环保类项目,建成44个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和固危废处置项目,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处理生活垃圾1382万吨、固危废838万吨的处置规模,真正使传统水泥工业向绿色产业转型,成为城市环境“净化器”和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海螺不断延伸绿色产业链,在芜湖海螺装备制造基地研发制造的余热锅炉、节能立磨等节能环保装备,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大型节能环保装备出口额达20亿元。

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海螺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创新成果激励,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海螺构建起“一中心多平台”的创新管理模式。“十三五”累计投入研发及技改资金129亿元,与中科大、合工大、上海交大等一流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以高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与科技巨头携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和水泥制造深度融合,融入海螺30多年精益管理经验和生产制造机理,打造以智能生产为核心的全流程智能化工厂,研发实施露天矿区无人驾驶技术,开展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创建了以工厂运行自动化、故障预控化、管理可视化、全要素协同化、决策智慧化为特征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一键输入、全程智控,推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效能深度变革。

2018年,全椒海螺智能工厂建成。投运后两条生产线综合运转率达94.26%,公司劳动生产率提升19.96%,每年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在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海螺水泥生产全流程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被授予“创新产品金奖”。

2020年1月,安徽海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主要从事露天矿山无人驾驶系统研发及产业落地,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全力打造以无人矿车为核心的综合性智慧矿山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目前,海螺已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智能化装备联合研发中心”,围绕海博无人驾驶算法开发、车队运管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联合研发;海博智能科技公司与华为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强强联合,利用海螺水泥矿山运营开采及智能驾驶软件技术优势和华为“端-边-云”整体技术实力,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已联合中国电信,将5G与无人驾驶深度融合,以实现矿区车辆的智能网联。

打造全产业链优化供给

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特别是供给体系和国内需求要更加适配。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更加凸显,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对水泥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公司将低迷时期视为增强领先优势和出手进行收购的大好时机”。2016年,海螺水泥成功并购了淮北相山水泥,新增熟料产能转为新建和并购同时具备,2017 年、2018 年的产能新增更是以并购为主。海螺水泥在行业景气低点进行的并购在行业上行期间内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2017年11月,海螺投资公司组建,搭建起产业投资、孵化的新平台。其中,海螺新材料公司推进助磨剂行业整合,水泥、混凝土外加剂年产能达70万吨,市场占有率达32%,一跃成为水泥添加剂行业龙头企业。

“十三五”期间,海螺水泥抢抓发展机遇,通过新建、并购、技改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市场布局。同时,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发展骨料、商品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等产业,组建贸易平台,快速做大营收规模。新增19条熟料生产线、54台水泥磨、26个骨料项目、5个商砼项目,年熟料产能达2.62亿吨、水泥产能3.69亿吨、骨料产能5830万吨,商砼产能360万方。

海螺水泥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不仅推动自身在2016年完全扭转了2015年收入同比下滑16%的窘境,也带领行业景气快速回升。2016-2019年全国水泥行业利润从518亿增长到了1867亿元,增长了3.6倍。

十三五期间截至2019年底,海螺水泥营收复合增长率32.5%(其中2018年更是以70.5%的同比增收震撼资本市场,营收规模也一举迈过千亿大关),营收规模增长了3.1倍;净利润持续显著上涨,复合增速更是达到45.5%,净利润规模增长4.5倍。同时,海螺水泥的净资产收益率逐步提升,2018年接近30%,意味着海螺水泥的自有资本获利能力增强,公司在向优秀成长。


持续而强劲的业绩增长赢得了市场投资者的高度认同,2019年,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惠誉、穆迪分别给予海螺水泥A、A、A2评级,为全球建材行业最高信用评级。海螺水泥市值更是连创新高,2020年年中一度突破3300亿元。

当前海螺水泥不断优化完善国内外市场布局,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稳步实施发展战略。

精益管理慷慨回报股东

2021年1月14日贵定海螺2#窑传出喜讯该窑连续稳定运行达到365天,这是继2020年12月7日枞阳海螺6#窑创造连续运行365天的水泥行业纪录后,海螺水泥熟料生产线再次连续稳定运行达到365天。这接连刷新的生产线运转效率喜讯背后是海螺过硬技术保障水平。围绕提升生产线运转效率,2016年以来,海螺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海螺人几十年来实操经验完美结合,使窑、磨运行工况始终稳定在最佳状态,真正保障了最稳定的质量、最低的能耗、最大的产出。海螺水泥燃料及动力成本从2015 年的58.25%逐年降低到2019年的52.93%。

透过喜讯我们可以窥见海螺精益的生产组织能力,而期间费用率更是公司综合治理能力的体现。“十三五”期间海螺优异的费用管控,实现了在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领先行业的管理水平,三项费用率持续下降从2015的13.44%逐步降到2019年的4.98%。

 

健康的财务情况。2020年中报显示海螺水泥货币资金高达616.20亿,有息负债仅132.38亿,财务费用-8.64亿,其中利息费用2.17亿,利息收入10.62亿。现金流方面,海螺水泥2019年经营现金流净额407.38亿,2020年中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45.62亿。

而2015-2019年海螺水泥的分红比率分别为30%,31%,40%,30%和31.6%公司每年将30%以上的利润进行分红,而且分红金额巨大,体现了海螺水泥对股东的责任。

2020年4月,海螺水泥董事长高登榜入选《财富》“202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名列第42位。12月,2020香港上市公司发展高峰论坛暨第八届港股100强颁奖典礼在香港举办,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港股“综合实力100强”第23位。

走出国门践行“一带一路”

自国发办41号文之后,水泥行业严控新增产能,海螺水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步伐,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推进水泥等产业布局,输出先进的产能,截止2020年,海螺已在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20多个项目,建成10个项目,海外项目全部达产后熟料产能超1500万吨。目前的在建和规划产能全部建造完毕后,海外的熟料总产能将达到3270万吨,水泥产能4075万吨,也位居国内水泥企业海外产能规模之首。

海螺应用最新技术和装备建设低碳环保水泥工厂,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投资国政府和民众的青睐。海螺水泥海外累计投资已超过130亿元,海外外籍员工达3000多人,用工本土化率达到70%以上。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输出、再到资本输出、海外建厂,海螺不仅自身实现了真正的跨国经营,也带动了我国大型装备出口、设备成套、工程总包等相关业务在海外的进一步拓展,推动了“中国制造”走出去。

海螺十分注重“走出去”的标杆作用。多年的积累,海螺已形成了从设计、试验,到生产调试运行、装备研发成套、物流贸易运输较齐全的水泥制造产业链,具备了在高起点上建设和运营世界上最先进水泥工厂的领先优势。老挝琅勃拉邦海螺项目的原料磨、预热器、水泥磨、余热发电系统等主机设备全是自主生产制造的,生产线装备整体国产化率达到了90%。其中余热发电设备在老挝的水泥企业中还是第一家,为中国标准‘走出去’提供了有益借鉴。

海螺承接的泰国亚泥项目,开创了国内企业按照欧洲标准顺利实现项目达标的先河,海螺的技术装备和耐火材料产品等还出口至巴基斯坦、土耳其、巴西、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国际建材服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走出去的项目,海螺注重长期效应,结合海外项目实际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成功经验,坚持生产设备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格控制排放。同时,以精益管理为主线,推进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对标,利用新技术降能耗,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出一个个绿色生态工厂。柬埔寨马德望海螺项目在规划时,就利用了柬埔寨水稻规模种植的优势,设计了海螺首套生物质燃料系统,并于2018年11月8日正式投用。

“十三五”以来,海螺水泥以社会责任为己任,践行新发展理念,倾力打造一流生态环保企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海螺水泥奋楫扬帆,带领水泥行业深化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开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由协会数字水泥网和结构调整部联合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