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增长拉动水泥需求 结构调整促进市场繁荣
水泥工业是浙江省传统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水泥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得以快速发展。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处于相对缓慢阶段,浙江水泥行业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现象。当年浙江水泥年产能已经达到5,000万吨,而需求量为3,500万吨,水泥工业一下子跌入低谷,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全行业亏损。
随着全国经济的复苏,浙江省经济发展提速,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也开始增加。2001年浙江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0.64%和50.45%,远高于全国13.05%和27.29%的平均水平。受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水泥需求相应增长。
浙江是经济发达的省份,也是水泥产量大省,但是在水泥技术进步方面却远远地落在了全国各省的后面。浙江省经贸委在2000年9月发布的《浙江省水泥工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使浙江省的水泥结构调整轨迹发生了质的变化。《意见》规定:今后只能发展建设最先进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但是在规模方面结合浙江水泥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允许适量发展一些1000 t/d 生产线,以解决企业投资能力不足的问题。
《意见》发布后,大量民营资本受到鼓舞涌入浙江省水泥工业。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潮使水泥工业投资在随后的几年里居高不下。2002年水泥投资增长速度高达344.5%,达到浙江历史最高水平,远远高于当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2.66%和全国水泥投资40.02%的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的回暖和水泥投资规模的增加,水泥市场出现产销两旺的情况,价涨、量增。特别是2003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40.15%,利润总额从2001年的7.2亿元冲到25.98亿元,销售利润率从2001年的6.18%提高到13.39%。在产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浙江省水泥工业的产品积压率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因而现金流充沛,为利润再造奠定了基础。
水泥市场的回暖和《意见》的出台为浙江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了先机。浙江省政府契机加大了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推动以“控制总量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拆除机立窑工作,制定了2007年底前淘汰全部机立窑生产线的目标。到2001年底,全省共拆除直径2.2米以下机立窑230台,压缩落后年生产能力1,000余万吨。2002年~2004年期间,在浙江省水泥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全省仍然下决心继续关闭直径2.3~3.0米机立窑83台。尤其是2005年,浙江政府抓住水泥市场低迷的时机,出台鼓励淘汰水泥机立窑的政策措施,建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机制,以市场机制促进机立窑的退出,当年共拆除机立窑307座。
同时,浙江省水泥工业产业抓住了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新型干法水泥投资成本降低的时机发展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产业结构调整走在了全国前列。浙江省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在“十五”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底浙江省仅有几条1000 t/d左右的生产线。截至2004年底,新型干法熟料产能为4,883万吨,占全国新型干法熟料总产能的15%,居全国首位。到2006年,浙江省熟料生产线达到81条(其中5000 t/d的大型生产线15条),新型干法熟料产能达到6,0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在90%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自2001年起逐步显现。一方面,结构调整形成的以新代旧和削减落后产能产生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相当于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80%以上,废气中氟、硫等有害气体下降90%以上。全省机立窑全部淘汰后,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17.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8万吨,减少氟化物排放量3,500吨,能够大大改善水泥企业周边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落后生产能力的退出为新型干法生产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区域市场进一步整合提供了基础条件。
过度开发破坏市场 企业效益坠入低谷
2004年我国实行宏观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速回落。这一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近15个百分点,水泥投资增速也同步回落近71个百分点。市场需求的急速逆转、投资效用的惯性上冲和新型干法产能的释放,造成产能过剩,水泥企业间打起了价格战。以杭州水泥市场为例,P.042.5水泥价格从2001年330元/吨上升至2003年的358.92元/吨,而后一路下滑。2005年则跌到246.75元/吨,两年间每吨水泥售价差达112.17元。与此同时,煤、电、运等能源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的局面。浙江水泥企业在双重夹击下,利润急速下降。令水泥界人士为之一震,诞生了后来的代名词——“浙江现象”。浙江在水泥投资和新干法生产线发展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投资过于集中,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忽视了市场容量和产能布局等问题。
从下图可以看出:浙江省的生产线主要集中在湖州、杭州、衢州和金华,表6表明2006年水泥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地区除上述4个地区外,还有嘉兴和绍兴,上述地区都在浙江省北部。生产线布局重叠造成了“局部区域产能过剩”。除杭州外,这些地区的水泥产量都超过水泥消费量,这就需要水泥输出,必然产生市场间的竞争,企业间大打价格战,其根源就是产能的增长使市场无法消化。
浙江企业间大打价格战也与浙江水泥中小企业过多、龙头企业对市场控制力不够有关。根据我们的调查资料,浙江省水泥企业237家,水泥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企业近30家,这在全国是最多的。但问题是,这些企业的市场普遍存在重叠问题,不仅没有能力形成对市场的主控,而且势均力敌,相互间相持不下。三狮的规模在浙江虽然很大,熟料产能超过1,000万吨,但分散太过分散,容易被这些地区同等规模的企业所牵制,形成不了合力,规模优势难以发挥。
浙江是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地区的大规模基本建设、房地产建设高潮已经过去。从消费结构看,已进入市场成熟期,浙江水泥需求空间增长不大。由于浙江在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落后产能存在的淘汰空间也不大。按照《浙江省 “十一五”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2008年前淘汰的落后产能的空间为500万吨。
市场需求降缓,经济拉动动力不足,产能的急剧释放,给浙江水泥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市场无法消化新增产能。尽管面对市场,政府、协会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需要培育、扶植。投资者们往往在市场好的时候盲目扩大规模去获取利润,忽视了产能过剩和市场周期性,利润下滑、企业亏损的困境自然避免不了。
市场长期低迷 引发新一轮整合浪潮
自2004年市场下滑后,浙江连续三年市场微利甚至亏损,大部分企业连维持正常的生产都发生问题。因此,企业重新洗牌是当务之急,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提高集中度将是浙江省“十一五”期间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目前,浙江水泥市场产能过剩、价格偏低、亏损企业多,是大型水泥集团进行市场整合的契机。
海螺目前已在浙江沿海一线布局,并具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运输便捷和强大的融资能力。根据海螺的“十一五”规划,将通过收购股权、资产等多种方式,并购一些区域位置好、资源有保障、资产质量好的企业,进一步扩大海螺水泥在浙江水泥市场份额和控制力。
浙江市场整合机会的来临,也为中国建材加快扩张步伐带来了机遇。今年8月,中国建材把握时机,在产能过剩、价格偏低的地方连出重手,收购位于嘉兴的芽芽、申河、桐星、天基;湖州中利达集团、众盛建材、众盛水泥;兰溪立马和衢州何家山9家浙江水泥企业。上述企业2006年的水泥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占浙江省水泥产量的16%。最新消息显示,愿意加盟中国建材旗下的企业还会增加。
浙江杭州龙头企业采取强强联手,组建了杭州联合销售公司,实行统一定产、统一定价、统一销售,以提升杭州水泥的竞争力。
我们看到,在这新一轮的市场整合浪潮里,浙江市场原有的市场格局被打破。海螺利用资源、运输、市场优势进行规模扩张、央企中国建材利用资本快速整合市场、本地企业强强联合的格局会有新的表现,尤其是中国建材暴风骤雨式的收购,必然会提高市场整合的规模和层次,这将给大企业集团带来新的思维及产生马泰效应。
市场是试金石 参与者要遵守游戏规则
浙江省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90%以上,居全国第一。但是,片面强调新型干法发展速度,发展节奏失控,各地重复建设严重,一夜间,市场从繁荣坠入萧条。
浙江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违背了市场固有的发展规律,急功近利,破坏了企业赖以生存的和谐市场环境。因此说,市场是试金石,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最终要受到市场的惩罚。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好的市场能够培育出好的企业,再好的企业也无法拉动市场需求,对周期性强的行业更是如此。在股票市场上,对于周期性行业的企业,通常是在市盈率高的时候买入,而在市盈率低的时候卖出。意思是说,在市场繁荣周期内,尽管企业股价和市盈率偏高,但企业利润会持续大幅增长,股价也会不断创出新高;而在市场萧条周期内,尽管企业股价和市盈率很低,但企业利润会不断下降,股价也会不断走低。水泥行业增长主要是靠经济增长的推动,其周期性非常明显,水泥价格和企业利润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很大。因此,企业在扩张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市场好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市场运行周期。在市场萧条期,企业越大受影响程度也就越大,经营风险也越大。
目前,浙江省的水泥企业已无力靠自身力量整合市场。一部分企业为躲避过度竞争,外出它省谋求发展,部分企业被外来企业收购,浙江水泥企业“做大做强”的梦想随之破灭。这个教训告诫市场参与者,玩游戏一定要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