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密集奔赴北京、上海、浙江、河南、湖北、江西等地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实地调研。
国家发改委官网信息显示,调研的内容主要是深入了解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交通与水务等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听取各单位对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推动平台公司转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发改委调研的公司包括:河南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市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昌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据上证报报道,此次调研是为了做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一位参与调研的专家透露:“发改委调研的主要目的是稳投资,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撑,进而建立基础设施投融资长效机制。” 他表示,调研分析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突出问题,都是为了做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铁路投资领跑基建回暖 今年有望重返8000亿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基建投资之后,中国经营报援引中国铁路总公司人士消息称,“2018年铁路完成8000亿元投资希望很大”。
今年的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原计划安排7320亿元,是2014年以来最低的一年,较前一年减少8.5%。
上述最新报道表明,铁路实际投资额有可能较原计划一举增加近1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月底考察川藏铁路时,要求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交通运输部7月底召开部务会强调,要加快完善增加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对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中铁总公布的信息显示,除川藏铁路外,和田至若羌、西宁至成都、盐城至南通、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长沙至益阳至常德铁路均计划于下半年开工。
“随着2018年下半年一批新基建项目的开工建设,铁路建设投资将再创新高。”中国经营报援引中铁总人士的话这样写道。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由机车车辆投资(装备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组成。
今年年初至今,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出现由慢到骤然提速的过程。
今年前5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仅1993.43亿,同比下降8.5%。而前7个月增至3750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年投资额任务的51.23%,而此前三年的完成占比均不及50%。
这表明,6月和7月铁路投资迅猛增长,新增额接近1800亿元;在往后5个月里,全国铁路投资将为4250亿元,平均每个月要达到850亿元以上。铁路固定投资已迎来拐点。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将达15万公里。远期规划,至2025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7.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将达3.8万公里。“十四五”期间铁路投资总规模在3万亿元左右。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对上证报表示,铁路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定海神针”,未来几年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地方专项债尚有约8000亿额度 将加快发行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7月份以来,地方专项债发行有加速迹象,吉林、山东、河北等地发行逾2100亿元专项债。
按照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今年地方发行的政府债券,除了纳入财政赤字的8300亿元一般债券外,另有1.35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财政赤字外的制度安排,专项债规模比2017年增加了5500亿元。
今年前7个月,我国地方政府共发行专项债超过5000亿元,相比全国人大批准的全年1.35万亿元的额度,尚有约8000亿元规模有待年内释放。作为稳投资的重要抓手和资金筹措途径,专项债发行将提速推进。
《经济参考报》称,业内预计在债券品种创新方面,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有望试点扩围。近日,云南省财政厅披露了将公开招标10亿元的云南省省级公办高等学校专项债券的计划。据悉,这也是我国目前继土地储备、收费公路、轨道交通、棚户改造之后,第五个专项债券细分品种。
此外,早在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全国社保基金可投资地方政府债券,并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的参与力度。如果按照20%的上限计算,社保基金最多将可以购买3000亿地方债。民生证券管清友称,调高社保基金投资基建项目比例,是在释放稳增长的政策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