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制造业绩稳固 行业格局有望再优化

来源: 来源: 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8日

  今年以来,得益于水泥行业自律强化、国家环保执法趋严、错峰生产渐成常态等原因,水泥价格出现恢复性增长,带动行业基本面改善。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申万二季行业分类,目前已经有13家水泥上市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报,其中,7家净利润同比预增,4家预计将扭亏为盈,两家预计亏损收窄。

  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或将是水泥行业业绩回暖的一年。在成本端得到支撑、供给端去产能成效显著以及需求端拉动的影响下,水泥的量价齐升会带动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改善。而随着今后去产能的持续推进,环保督察力度提升,水泥行业国内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拓展海外市场有望成为行业未来的重要看点之一。

  水泥价格上涨助推业绩提升

  从水泥行业已经披露的中期业绩预报来看,大部分公司上半年业绩增幅超预期。虽然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是一个原因,但在经历了去年的低谷后,今年整个行业景气度已经大幅提升。

  水泥制造业龙头企业海螺水泥上半年业绩增速亮眼。近日,海螺水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将增加90%到110%。产品销售价格上升、销量增长以及投资收益同比增加成为上半年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

  西南证券分析师胡华如预计,海螺水泥2017年仍将继续领跑行业。胡华如称,海螺水泥盈利能力突出,2016年实现营收559亿元,占上市水泥公司总和的31%,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元,占上市水泥公司总和的65%,而公司总资产仅占上市水泥公司总和的21%。2017年,除去投资收益,公司全年业绩占上市水泥公司全部的比重有望进一步增加。

  再以华新水泥为例,其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6.9亿元至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长8500%到9300%。“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水泥价格上涨与原拉法基产线并表是主因。”业内人士表示。

  具体而言,随着年初错峰限产和行业协同的不断深化,上半年华新水泥主要业务区域湖北、湖南、云南、川渝等区域水泥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均出现大幅增长;西藏区域因为区域内良好的供需关系,价格维持高位运行。从并购角度看,华新水泥去年底13亿元收购拉法基中国在云南、贵州、重庆的6条产线并表,增大经营规模,且新增产线经营业绩较好。

  行业协同自律带来正效益

  事实上,水泥市场量价齐升被多家公司在业绩说明中提及,而这也是促使行业业绩回暖的主要因素之一。那又是什么因素促使水泥量价齐升?

  胡华如表示,首先,成本端得到支撑。动力煤价格上半年虽有波动,但基本维持稳定。其次,供给端去产能成效显著。水泥企业淡季错锋生产、停窑限产政策有序推进,2017年上半年水泥产量11.1亿吨,同比小增0.4%。再次,需求端受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拉动,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万亿元,同比增8.6%,房地产新开工8.6亿平方米,同比增10.6%。

  据了解,2017年年初,全水泥行业推动严格的全国性错峰限产,企业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在错峰生产结束后逐渐进入水泥需求旺季,部分区域熟料、水泥均出现短期供不应求。与此同时,水泥行业企业间协同不断深化,企业对于盈利诉求趋于统一。

  而受到需求、供给、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影响,水泥价格出现恢复性增长。招商证券近期发布报告称,全国高标号水泥均价,2016年年末比年初上涨了近30%,2016年水泥行业利润达518亿元,同比增长55%。2017年上半年,水泥价格维持高位,比2016年一季度同比高出约30%。

  中泰证券分析师黄诗涛称,今年夏季各地陆续推出错峰限产,行业整体协同心态和对于产量的控制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行业短期盈利能力有望得到强有力支撑。而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行业未来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兼并重组重构市场格局

  虽然目前水泥市场需求正处于峰值平台期,不过有业内人士提醒,预计未来全国水泥需求将进入下行通道,只有尽快实现行业去产能,才能维持水泥行业较好盈利水平。

  “当前,水泥产能过剩已严重阻碍了行业可持续发展,随着未来市场需求的下降,留给行业结构调整的‘窗口期’有限,去产能工作将成为行业‘十三五’的攻坚战。”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表示,目前水泥行业去产能工作的重点是去熟料产能,遏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停止生产32.5强度等级水泥必须齐头并进。

  而在去产能的“指挥棒”下,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推进有力,市场格局正加速重构。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显示,2016年,通过兼并重组全国水泥产业集中度提高5个百分点,水泥熟料集中度提高7个百分点,水泥市场特别是区域市场格局重构,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增强。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数字水泥网、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 ChinaMerger 数据库、相关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告和北京、上海、重庆、天津产权交易所数据进行统计整理,2016年中国水泥行业共发生了17宗兼并重组事件,交易金额约为150亿元。

  “因为环保监测、矿山控制、阶梯电价等措施趋严带动行业门槛不断提升,导致小企业生产成本出现抬升,复产、超产的难度增大、意愿降低,区域内的市场被大企业逐渐填补,行业集中度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券商分析人士表示。

  伴随着去产能推进、环保督察力度加大等原因,水泥行业国内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而行业未来的重要看点则是海外市场拓展。以海螺水泥为例,分析人士表示,该公司国内的框架布局基本成型,海外业务已拓展至印尼、缅甸、柬埔寨等国家;2017年,该公司在建重大项目包括印尼巴鲁海螺水泥、马德望海螺水泥及北苏海螺水泥等,预计今年海螺水泥海外产能有望站上新台阶,后续盈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