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南多才俊

——记国际知名水泥混凝土专家史才军教授(续)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4日
 
    上世纪九十年代, 信息化、“ 硅谷”、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等概念,密集地冲击着工业化时代知识的储存系统,大多数人以惊叹却又不无怀疑的态度作壁上观。但仅仅过了短短的十来年,互联网技术已经彻底颠覆了人类工作、学习、交流、分享以及互相联系等方式,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无法估量。而十九世纪诞生的水泥基材料,还在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以普适性的状态,和周边的世界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史才军而言,他的专业知识,足以使他过上富裕而平静的生活。当然,几乎每个中国留学生都曾有过的打工生活,他也经历过。史料把这种经历,戏称“洋插队”,以区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两种插队的主体都是年轻人,都是出卖体力,但其目的、内涵、心理、环境等却是大相径庭。产生高度分裂的原因众所周知:世界在进步,中国也在进步。
 
    史才军又一次投入到无休止的学习中了。多少年来,他已经习惯、适应甚至无可救药地喜欢了这种生活方式,别人眼中的枯燥、单调,于他却是兴趣之大成,生命之所在。学习,是他生命的唯一支点,有了这个支点,他可以撬起一个混凝土世界。
 
    卡尔加里大学土木系共有14名教授,其中5个是混凝土材料专业,其实验室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史才军如鱼得水,一头扎进,泛起几圈涟漪。他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只知耕耘,何问结果。1992年12月19号,是他来到加拿大整3年的日子,他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并创造了一项纪录:土木系最短时间内完成博士学位的人。论文里采纳的成果,不及他实验室成果的40%,他还有再次冲刺的本钱。
 
    1990年,新婚不久的妻子来美国读书。一年之后,孩子出生了。这个意外之得打乱了史才军的生活节奏,三口之家的重担迫使他重新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他似乎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的生活状态,早九点到实验室,下午四点到麦当劳打工,夜里十二点回家。工资是每小时4.5美元,每天可挣36元,起码缓解了生活的拮据。有童年的“白酒”垫底,加拿大的“香槟”自然不在话下,没想到的是,他的勤快与能干却唤醒了老板的成本核算意识,每天午夜时分,顾客流量减少之际,老板只留下他一个人,既在前台卖,又在后台做,忙得不亦乐乎。幸而当地的混凝土检测中心又有项目邀他做,这才终止了资本家的“剥削罪行”。
 
    命运总是垂爱有准备的人。1992年9月在卡尔加里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上,多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代表们交流,寻找工作的机会,只有史才军一人得到了加拿大环境部废水技术研究中心的工作,年薪4.5万加元,在当时还处于经济萧条的加拿大,这份工资使他一跃而成中产阶级。“你太幸运了!”当地的留学生们都有些“羡慕嫉妒恨”了。
 
    史才军的科研范围极广,涉及各种工业废渣的活性激发及利用、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耐久性、智能自修复防渗漏材料、以及毒害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水泥固化等诸多方面。他的研究引起了国际环保机构的注意,美国纽约州经济开发署、能源开发署,爱尔兰老城堡公司都曾为环保节能项目邀请和咨询过他。他参与和主持过一系列由中国、美国、加拿大及韩国政府和公司资助的研究、开发项目,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一批国际公认的研究成果。根据其研究成果,史才军成功开拓了一系列工业废渣的应用,并发明了一种耐酸的碱激发水泥混凝土;他率先开展轻质密实混凝土的研究,提出的材料设计方法被A C I自密实混凝土设计指南采纳;他将纤维和废玻璃粉有机结合使用,研制出了具有优异性能的纤维增强超轻质混凝土。
 
    史才军研制的新型智能自修复防渗漏材料,选用不同工业废渣或它们的复合物作为原材料,成本低、破裂后能自修复、抗渗透性好、耐久经用,对污染质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而且可以用回收循环材料作为反应物,在不同环境中应用。其原理是利用两种相邻放置的矿物,在其接触的界面处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一层非常致密的防渗漏层,以达到防渗漏功能,当防渗漏层发生破裂时,这两种矿物质在破裂处重新接触,并形成新的防渗漏层实现自修复。当时韩国政府正在设计修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测试了市场上所有的防渗漏材料,均不能满足其要求。在得知史才军发明的防渗漏材料后,有关人员立即从韩国赶到加拿大商谈技术转让事宜,随后史才军多次赴韩进行了试验室及现场的示范和测试,这种材料最终被韩国政府采纳,仅防渗漏材料部分的造价即达到两亿美元,史才军还设计了防渗漏材料部分的施工和现场监测,提出了有毒和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处理的技术路线和评价体系。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推行节能减排,并将一些废气收集、提纯其中的二氧化碳,再储存于废油井或海底。混凝土制品在成型后通常需要进行蒸汽养护,其过程能耗高时间长,一般需要18~24小时,而二氧化碳养护混凝土过程所需时间的只有4~6小时,且经二氧化碳养护的混凝土制品,许多性能比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制品要优越得多。史才军发明了一种用二氧化碳养护混凝土制品的新技术,并申请了多个专利。
 
    在加拿大期间,史才军负责或参与了多个加拿大和美国水泥和混凝土的标准、规范和指南的制订和修订,其中包括水泥助磨剂、混凝土外加剂、自密实混凝土标准、凝土搅拌用水标准、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规范、粉煤灰和天然火山灰使用规范等。他为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和评选项目申请书,为加拿大国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环保部、国际发展署、大专院校协会及比利时的鲁汶天主教大学评审了多份项目申请书,还应邀为450多种著名国际期刊和多个国际会议审稿。
 
 
    1999年5月至2005年8月,史才军出任加拿大CJS技术公司首席科学家。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美国格雷斯公司研究中心担任主任科学家兼亚太区研发经理,以一人之力,建立起格雷斯公司在北京的实验室。
 
    在回国前,史才军已开发了多个新技术和产品,获得4项美国专利授权。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20篇论文,还完成了20多篇论文的初稿,这些文章中有20多篇发表在《水泥混凝土研究》(CCR)杂志上。由他主写的该领域第一本英文专著《碱激发水泥和混凝土》,2006年由英国Taylor&Francis出版社出版,书中近一半内容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国化工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基于他在工业废渣利用和混凝土材料方面的研究成就,他先后担任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兼职副教授,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职业工程师;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加拿大标准协会(CSA)及国际施工材料、系统和结构实验室以及专家联盟(RILEM)中多个专业学会的会员。2001年,史才军教授当选为美国能源研究会的会士;2007年3月,当选美国混凝土学会(ACI)会士,该学会是世界上混凝土材料和结构方面最有影响和最权威的机构。2016年, 他又当选为RILEM的会士。
 
    他已经做了很多,但他并无停下来的想法,一点都没有,否则他就不是史才军了。工作即是生活,没有了工作,生活就毫无意义。失去原有的生活形态,也就失去了生命活体的内在支撑。然而,充实的生活仍让他略感惆怅,这种感觉上大学之初曾经有过,那是因为对专业无兴趣而引发的,这次呢?当初不感兴趣的专业,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惆怅的情愫究竟来自何处?史才军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一个黑人小伙子吹着萨克斯管,蓝调音乐忧郁的旋律,在夜空中回荡,路灯昏暗,鸟儿飞起旋又落下。史才军听到了孤独与怅惘。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之夜,他确切地意识到,这里并不属于他,他的故乡,事业,灵魂在大洋的彼岸。那首熟悉的“回家”的曲调在他的耳边如泣如诉……
 
    啊,你的名字藏在我的音乐里,我的祖国。
 
    如同白昼在早晨与夜晚之间出现一样,我的生命就在求学的欲望与对家国的渴望中度过。
 
    在工作顺风顺水、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史才军却选择了回国,这让许多朋友、同事大为不解。而史才军却坦然淡定:国内的环保、建筑行业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与他的专业高度契合,于个人,可以成就更多的项目;于社会,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他是为事业而生的人,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运势,更是一种舍与得的智慧,蕴含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哲学深思。
 
(四)
 
    倦鸟归林,叶落生根。一踏上国土,史才军就被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裹挟着,投入到自己的研究项目中。2008年初,他正式加盟湖南大学,受聘为“985”工程现代结构与桥梁科技创新平台“环保型新土木建筑材料开发与利用”研究方向首席科学家,并兼任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水泥基材料首席科学家、特聘教授。此前,他还担任过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讲座教授、博导。回国第二年,他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并获首批湖南省特聘专家和长沙市国际高端人才称号。同年,他分别在长沙和宜兴成立了希杰斯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回家乡办实体的“千人”。
 
 
    不久,长沙开始修建地铁,聘请他主持“长沙地铁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耐久性设计”项目,这是湖南省第一个以耐久性为主要设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他带领课题组对长沙地区潜在可用的原材料进行广泛深入地调研、取样和测试,首次发现湘江砂卵石有碱活性,易发生碱骨料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混凝土的“癌症”,一旦发生,混凝土内各部分均产生膨胀应力,损毁工程建筑。他首次采用材料正交设计的原理,提出了有效抑制碱骨料反应的胶凝材料组成设计方法。
 
    经过大量的研究,他编撰了《长沙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程》和《长沙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预防技术暂行规定》。提出了多种性能要求的耐久型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他设计制备的混凝土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开裂性、抗渗透性和耐久性,其性能明显好于设计指标要求。2010年至今,湖南省在建多个高速公路都聘请他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和现场指导。
 
    水泥工业是消纳工业废渣的最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工业废渣如矿渣、钢渣、颗粒较粗的粉煤灰等,必须经过粉磨才能在水泥生产中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粉磨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是消耗电量最大的一个工艺环节,每生产1吨水泥,大约需要粉磨物料约2~2.5吨,其用电量约占水泥全部用电量的70%。现在大部分水泥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球磨机粉磨水泥,粉磨效率低这一缺点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在多年活性激发剂和水泥化学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史才军研制出了环保型高效水泥助磨剂,可提高粉磨效率10~30%,水泥中多掺工业废渣5~10%。该产品已有多家大水泥厂在使用。仅这一技术,每年全国可节电约5兆千瓦,节约标准煤78万吨,减排5千万吨CO2,纯利润增加50~70亿元。
 
    2011年7月7日晚,史才军又一个难忘之夜。第13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闭幕晚宴在西班牙马德里卡斯蒂罗城堡举行,大会主席Angel Palomo教授宣布:“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将于2015年在北京举办!”全场一片沸腾!当史才军从Angel Palomo教授接过中国举办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的证书时,他悬了几年的心终于放下了:中国水泥混凝土科学家的“奥林匹克”梦实现了!
 
    国际水泥化学大会被喻为国际水泥学术界的“奥林匹克”。我国水泥科技工作者一直希望在中国举办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从1992年开始,连续申办了五次,并为此付出了20多年的努力。
 
    2009年,史才军回国的第二年,就提出了继续申办的建议,在得到建材联合会和硅酸盐学会领导的首肯后,他和中国建材研究院的姚燕院长等,就为申报大会主办权忙开了:紧锣密鼓地准备申请材料,提出申报的设想与规划。他充分利用自己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人脉网,邀请美国、瑞士、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的知名学者来华访问、交流、讲学,以争取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2011年7月7日,当天傍晚,中国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作为第三个申办国进行申办陈述。申办团团长姚燕陈述完申办报告,史才军阐述了我国水泥科研成就及会议组织方式,然后代表团就选举委员会委员所提问题一一作了精彩解答。经过激烈的角逐,中国从4个申办国中以绝对优势胜出。
 
    2015年10月13号,上午8:30分,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号厅隆重开幕。
 
    四天的会期,一千多名代表,8个大会会场,24个分会会场,25位专家做了主题报告,24位专家做了邀请报告。这些报告全面总结了自2011年第13届大会以来水泥化学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反映了水泥和混凝土近年来的科研成果。
 
    时任RILEM主席、南非的Mark Alexander教授对史才军说:“我觉得以后的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不会比你们办得更好!”
 
(五)
 
    不知从何开始,史才军就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当一名教师。也许,老师是他平生第一个遇到的“吃公家饭的人”,久而久之,最初的羡慕渐渐化为对自我形象的憧憬。回国后,史才军突然发觉,小时的幻象的确若隐若现地一直跟随着他:教室,校园,实验室,无论国内国外,他的生活空间都是围绕着教师这个中心轴画圈,从过去的岁月向未来无限延伸。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神启。如今,站在湖南大学的校园里,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导,他想到的是教师所承载的宏大的世俗伦理语义: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的传播者,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 而最能说明其本质的只四个字:教书育人。
 
 
    苏轼曰:“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师生初次见面,史才军首先发布“安民告示”,有言在先:“我对学生一向是高标准、严要求,做我的学生会比较辛苦,不要马上做决定,回去与我之前的学生交谈、了解一下,想好了再告诉我。”所以,能够当他的学生,都是通过了心理测试关的,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从而比较顺利地学下来。
 
    史才军工作起来没有时间观念,这个习惯从小一直延续至今,有时,甚至是无视时间的存在。人类制造了时间的囚笼,但他却超越身体的局限,摆脱这人为的羁绊。很多学生都有相同的经历:大年初一,邮件里收到的不是祝福语,而是论文指导意见。史才军的作息时间是凌晨一两点睡,早晨七八点起,甚至是通宵达旦,这样的工作状态常令他忘记了节假日。他想方设法尽最大可能为研究生做科研创造好的条件,与研究生们每2周开一次小组讨论会,对学生文档的格式、内容及表述进行详细的分析、点评和指正。
 
    史才军不仅仅把创新应用在科研工作上,还把创新应用在教学中。他认为, 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完善的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对社会、对生活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人们的需求,具有完美的创新意识。史才军还认为,搞专业研究不一定只把兴趣和观察局限在自己的领域当中,要拓展视野,结合生活中的点滴可以收获更多。就像他搞防渗漏材料,本来环保材料和水泥混凝土材料并不相关,而他正是应用了混凝土材料中的一些原理,研制出了新型的防渗漏材料。
 
    多年的国外求学经历,让史才军深刻地了解国内外教育方式的不同。为了更好地施教于学生,他扬长避短,采用先进的“中西结合”的教学方式,即使和学生一起在厨房做饭,他也会随机应变地把厨房变成课堂,告诉学生每种调料起什么作用,相互搭配的比例,又能起到哪些新的效果,而剩下的就靠学生自己探索。在他的眼里,实验室的仪器、试管、坩埚和厨房里的灶台、锅碗、瓶瓶罐罐,有着殊途同归的效果。从细小的路径进入科研实践,史才军试图让学生们去触摸隐含在学术深处那些困境与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同时他也把自己以往的一些经历告诉学生,给他们启发和帮助,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依靠自我激励去完成学业。他要传达给青年人的,是进入学术脉络的能力和在科技发展的脉动中创新的勇气。
 
    在把自己的知识毫不保留地交给学生的同时,史才军还为学生争取去国外读研的全额奖学金,每年输送一些优秀的学生留学。同时带领学生承担多项国内外科研课题,例如参与世界上最大的建材公司拉法基公司的项目,参与长沙地铁、高速公路大桥的原材料选用和混凝土设计等大型项目。他出国讲学和参加会议时,利用一切与中国留学生接触的机会,给他们介绍中国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为湖南大学引进了多位优秀教师,包括一位“外专千人”,三位国家“青年千人”和一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在史才军的主持下,通过几年的苦心孤诣的辛苦付出,如今,一个国际一流的绿色建筑材料研究所已经建成。研究所位于湖大校园一座新建的赭红色建筑里,与同样坐落在校园内的岳麓书院一今一古,相映成趣。北宋至今,岳麓书院有过“朱张会讲”的荣光,也曾在战乱中被毁。这座历经浮沉的书院给他的感受是:乱世中,文化仍有尊严,仍能带给人宁静与力量。文化与科学通常是以并列的形式出现的,是相影相随的孪生姊妹。文化引导人类的精神追求,科学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文化与科学在不同的层次应该具有同样的能量。
 
    研究所主要成员为美国、香港、大陆的六名专业学者。研究所设备齐全,性能一流,既有用于细观结构研究的材料试验研究仪器设备,也有结构试验研究仪器设备。工业废渣利用和绿色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研究方向,是史才军多年来思考、梳理、总结的结晶。研究所的建立,为学生的科研、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而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将高等院校对建材行业的关注与重视,作出了一个率人之先的典范,起着学习与借鉴的作用,并搭建出一座与其他院校相互交流的桥梁和平台。
 
(六)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实际上只有一个:找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真实的自我,既不用妄自菲薄,也不可盲目自大,找到了自我,也就找到了生活中的位置,这是至关重要的。“知我者莫若自己”,人生最大的谬误,就在于迷失了自我。自1984年大学毕业,史才军在混凝土专业上下求索30多年,确立了在价值体系中的定位,拥有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当然,也就找到了自我。在与混凝土相伴的日日夜夜里,他浸润、汲取着混凝土那些质朴的特性,净化着他的精神生命;同时,也用才华、知识为自己开辟了一方纵横捭阖、建功立业的领域。他的科研成果在一个地点诞生,在一些地点成长,在另外一些地点成熟,又最终回归祖国的空间原点。 他无疑是成功的。
 
    他是2009年中组部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008年回国前,已完成、参已完成和正在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2项重点)、国家“973”子课题、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及数项重大工程项目;以及由美国、加拿大、法国及南韩政府和公司赞助的20多个科研项目。
 
    此外,他还是亚洲混凝土联合会<Asian Concrete Federation>副主席;
 
    Taylor & Franci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Cement-based Materials>创办者、主编;
 
    ASCE <J.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g>副主编;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硅酸盐学报>编委;
 
    RILEM(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 、美国混凝土学会和美国能源研究会的Fellow;
 
    美国混凝土学会、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法国国际材料与结构联合会(RILEM)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
 
    至今,他发表论文280余篇,论文他引7000多次,出版英文著作5部,编译中文著作2部;2015年和2016年“建设与建造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第1名,2016年全球土木工程高被引学者;在过去的5年里,有10篇次论文进入期刊25篇下载最多论文;以湖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了数十篇SCI和EI论文;组织和主持6次国际学术会议和3次专题研讨会;合编国际会议论文集5本;60余次应邀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专家委员会委员或分会主席;40多次大会主题报告和80多次邀请报告;获17项中国和4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援引上述诸条,是因为在信息爆炸的社会,知识传播的行为和趋势已发生重大改变,无视这个变化,将导致我们视野的狭窄,思维的停滞,评价指标的缺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彼得·伯克(Peter Burke),在近年出版的《知识社会史(上、下卷)》一书中,从知识专门化的角度,阐释了学会、期刊和国际会议、学科和专业的增加与调整,对知识、信息的影响和作用,反馈了世界乃至近年来高等教育,尤其是科学研究上的变化。面对各类期刊、会议和基金的评审,在SCI、SSCI、EI,甚至是CSSCI等论文影响因子的争夺,更是直接关乎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准和存在价值,国外对史才军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反映了这种潮流,无论其走势如何,值得我们持续地关注。
 
    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已有数千年,直至二十世纪末我们才突然梦醒:要善待、尊崇、敬畏与顺应大自然。我们有幸得到历史的垂顾,站在了这个转折点上。史才军以他的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一贯的精神追求,坚守始终,永不停息,从而无可争议地成为这个转型时代的见证者和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