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君和董事长张晓:循环经济在探索中前行

来源: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3日

 
    2016年12月26日,以“创造生态价值,推动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在探索中前行”为主题的第七届(2016)中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会暨新华网循环经济调研示范点启动式在四川雅安市荥经县举行。
 
    以下为中华文化促进会生态文化委员会主任、北京东方君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讲话原文:
 
    各位嘉宾、朋友们下午好!按照大会的安排,我做第七届(2016)中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会的主题报告,依循惯例,我借此机会向领导、师长和伙伴们报告我们一年来的所想所做,以及我们下一年的重点计划。
 
    年会组委会的专家组议定本年度的主题是“创造生态价值,驱动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在探索中前行”,顾名思义,我们的关键词是“生态”、“绿色”、“循环经济”。从这几个意义上讲,今年选择在雅安、在萦经举办年会,并遴选一名微晶作为典型样本,是很意味深长的。
 
    2016即将结束,从年头走到年尾,有很多感受和想法,但最想讲出来的一个想法就是:期盼中国在一个发展周期能够蕴育一个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社会。
 
    企业家最具创新梦想和激情。“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热词,而“企业家精神”是我们百年的商业梦想。有媒体统计,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共64次提到“创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有38次提到“创新”。
 
    无论是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还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这样的创新,墨守成规不行,单打独斗也不行,需要开放、合作与分享。各方携起手来,在合作创新中实现知识的倍增、价值的倍增,分享创新经验,缩小“创新鸿沟”,解决发展难题,实现普惠发展,促进共享繁荣,这既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创新,也是我们今天齐聚一堂的意义所在。
 
    2002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宣告:“偶像的黄昏”来了。它是对的,社会进步了,许多人、很多时候不需要偶像了。但是,走到现在,我们猛然发现,其实我们还是需要偶像的,需要具有超凡能力、坚韧意志、大爱精神的新的商业领袖。比如,我就很敬佩褚时健老人,他很真实,很懂义利之道,很有人情味,离我很近。当然,我们更需要年轻一代有使命感、兼具新知和美德的商业领袖。我很期盼这样的人将是我身边的秦总、曾总、王总、张总,whatever and whoever,我们需要这样一群人。
 
    正当我们无法界定所需要的新的商业领袖具有什么样的特质时,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先生在1985年就论述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视角,让我们能够辨识真正意义上的新商业领袖。德鲁克先生认为,在他所在的那个年代的10-15年间,在美国出现的真正的企业家经济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这种所谓的企业家经济引发了德鲁克先生的思考:什么是创新?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在商业史上,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提出过很多创新性思维,可以毫不夸张地认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正是企业家创新性思维转化为行动的结果。
 
    创新是一门学科,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创新更是实践的创新,它基于创新意识、又强调行动。如果要印证德鲁克先生的创新理论,循环经济是个不错的实践领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个趋势不容小觑,那就是,无论在政治、经济、科技或文化领域,无论是积淀深厚的大企业还是新创办的小企业,无论是公司还是政府、社会组织,处处有创新的机会,人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前年在台北交流时,我的台湾研究伙伴说,2014年台湾社会企业的元年。香港的社会企业兴起于五至十年前,大都规模较小,香港特区政府很看中社会企业所带来的就业机会,累计给各种基金会投资5亿港币,但都因效率低下、管理不善而“难成大器”。但在最近五年左右的时间里,香港的私营企业家开始扮演充满激情与创新力的角色,大大推动了香港社会企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中国大陆的社会企业元年将由2017年开启。由于近年来经济增长下行、制造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压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可持续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更多地发展服务业,包括制造业服务化,政府因此逐步推进了政策创新,这与社会企业发展方向十分契合;同时,在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幸福产业”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产品不断生发,未来,将有万家社会企业出现,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社会企业第一大国。
 
    总之,这个时代需要创新,需要自主而持续的创新,通过持续创新培育数量众多、形态多样的“永续经营”的企业。没有这样的商业生态,很难培育出企业家精神,更无法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家社会。
 
    2017即将到来,盘点一年的工作,发现我们极少做其他方向上的东西,一直沿着既定方针,努力运用新思维、新知识、新工具来开发和实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项目,形成“三老带三新”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体系。
 
    “三老”指的是多年来延续下来的老工作,有的持续了10余年,有的做了五六年,最短的也做了三年了。在这里向领导们和朋友们简要报告一下。
 
    一是继续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主流媒体加强合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机制化。
 
    二是继续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媒体和社会组织加强合作,推进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
 
    三是成功筹建了中华文化促进会生态文化委员会,加强生态文化的学术研究、教育培训、宣传推广、国际交流和产业化推动。
 
    在今年三项老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我们将开启三项新的工作。
 
    一是与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深圳研究生院)、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美国加州UC DAVIS学院等联合发起国际食品行业标准联盟。
 
    二是与新华网共建循环经济调研示范点,覆盖工业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围绕循环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创新探索,为国家绿色发展提供深层次的决策参考,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这项工作仍然将得到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深圳研究生院)、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机构的指导和支持。
 
    三是探索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协同推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统计与核算方法,让人们更好地认知自然资本和生态价值,树立“以自然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真正可以科学测量。
 
    总之,明年的三件事,也是紧紧围绕今年年会的三个关键词:绿色、生态、循环经济。
 
    30年前,英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理论”,鲍尔丁认为,人与地球的关系,好不宇航员和宇宙飞船的关系,不仅相依为命、共存共荣,而且对外封闭、容量有限。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这是循环经济思想的早期萌芽。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治理范式逐渐为循环经济范式所替代,生态经济学将成为商业实践和管理科学中最为重要的指导科学之一。2016年是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理论”30周年,我们碰巧在雅安讨论这个议题,我想这是对这位“循环经济之父”很特别的纪念。当然,对于有远见、有抱负、选择这个未来产业的萦经烈太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一名微晶等等,也是最恰当的祝愿,很有趣、很吉祥。在这个领域,我们愿意像人类对火星的无限想象和勇敢探索那样,在各位领导、专家、媒体的帮扶、支持下,与各位伙伴一起,坚持在探索中前行。我就报告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