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天水市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能源化工六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总体看,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仍存在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局部产能过剩的矛盾。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天水市中低端产品市场饱和,竞争激烈,部分传统产业比上年同期库存有所增加,部分产能放空,主要是建材行业的水泥,机械行业的低端金属切削机床,电器行业的低压电器开关及基础元器件,在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方面大有可为。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端数控机床、锻压机床及智能化、个性化订制产品需求旺盛,产能与供给不足;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三去一降一补”具体到天水市水泥等建材行业,有如下特点:
建筑建材行业水泥价格下降、区域外低价水泥占据天水部分市场,尽管水泥行业在全国范围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但在市区域内产能需求基本平衡,偶尔表现出阶段性过剩特征。中材、天祥、天水祁连山、甘谷祁连山4大水泥企业设计年产能550万吨,2015年产量483.5万吨,产能利用率达到88%。
二、下一步打算
“十三五”时期,天水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机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产能过剩、结构扭曲、无序竞争等关键问题,在供给侧截长补短,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实际,围绕《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刚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以提质扩量为核心,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精神,发展绿色低碳建材产业,扩大新型、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产能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有效提高建材工业的质量和效益,打造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建筑建材产业集群。
水泥工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区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并支持水泥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水泥生产关键共性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进一步提高水泥利用率。依托天水祁连山、中材、天水华建、天祥水泥等企业,通过供给侧改革,推行水泥错峰生产,重点发展商品混凝土、预拌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建筑构件和工程预制件等水泥加工制品,延伸水泥产业链,提高水泥行业利润率。
三、推进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行业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在技创、项目建设、政策方面的支持引导。
二是紧盯国内外同行标杆企业、标杆产品,加大招商引资,通过参股、合作,推进建材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效益、能效环保、安全生产等水平。依托全省优强企业,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隔热保温材料、塑料管材管件、建筑钢构等新型建材业,促其成为甘肃省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三是利用绿色催化专家智库和麦积山论坛,积极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智库”与国外机构交流合作,引进和培养绿色催化行业的高端研究人才。把“智库”作为聚合专家资源、学术资源以及产业资源的核心平台,支持绿色太阳能光伏、环境友好型催化材料等新型产业在甘肃省发展,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国家级绿色化学产业示范园。依托“智库”资源、利用论坛成果,加强政、产、学、研、用对接,延伸产业链并助推产业的转型升级,实施一批项目,优选新材料产业,在甘肃省筹建绿色高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孵化一批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绿色催化产业样板企业。
四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材行业结构调整,推动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清洁生产,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推进矿产资源加工、能源化工、建材等行业“两型”企业建设。积极开发节能建材、节能家电、新能源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开展清洁生产应用示范工程。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推动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设备步伐。
五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发挥省内优势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品牌、管理和营销网络为纽带,促进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