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迎来了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ICCC)开幕,这是四年一度的国际盛事,也是全世界水泥与混凝土科学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及学者们期盼已久的再聚首。
作为国际水泥学术界水平最高的盛会,本届ICCC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辗转20余年5次申办,终于赢得大会主办权。本届大会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名科学家汇聚北京,共襄盛事。
这个全球水泥科学领域历史最悠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盛会自1918年于伦敦“诞生”以来,走过近一个世纪,姗姗来到中国。对于全球的水泥科学家而言,四年一届的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就如同“奥林匹克”一般,重要而值得期待。在这金秋时节,活跃在世界水泥混凝土领域的研究工作者齐聚北京,报告水泥科学最新进展,展望水泥科技的未来。
本届ICCC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共同主办,并得到了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中国水泥协会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同时得到了中国建材、海螺水泥、中材、华润水泥、拉豪、CTC、北京凯盛、浙江五龙等企业的大力赞助。大会主题是“低碳水泥与绿色发展”。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徐永模主持。大会首先由大会主席、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姚燕教授致开幕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瑞平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和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分别代表行业协会和企业致辞。
大会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姚燕教授
大会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姚燕教授首先代表大会主办方郑重宣布第十四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开幕! 姚燕强调,低碳水泥与绿色发展是大会主题,也是全球水泥科学家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希望与会代表能充分利用这次独特的机会,在顶级的学术殿堂里尽情交流、阐明观点。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指出,中国在新常态下,创新将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以水泥行业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行业,如果能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必将迎来新的腾飞。尚勇表示,第十四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在中国召开,既是世界同行对中国在水泥化学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有对中国水泥行业前景的期许。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指出,大会所提出的低碳水泥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理论、新课题、新目标和新经验,将为解决和突破目前共存的一些问题提供新的科技支撑。中国水泥界一定要珍惜这次大会带来的宝贵经验,借大会的强劲东风推进水泥工业提升创新与发展。同时相信,大会对中国水泥的学术研究、对中国水泥技术创新、对中国水泥的节能减排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瑞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瑞平指出,材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材料科学和技术也是21世纪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希望大会能进一步推动水泥混凝土的应用基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提高水泥性能,延长混凝土的服役寿命,降低环境负荷。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宋志平董事长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宋志平董事长简要介绍了中国建材集团的基本情况,中国建材集团连续5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宋志平坚信中国的水泥行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将走在其它基础原材料行业的前面,中国水泥行业也必将为世界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建材集团将支持本次大会形成的成果,支持国际水泥化学大会的事业。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指出,水泥是构筑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材料,新兴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仍有巨大需求。与此同时,人类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全力应对全球变暖。水泥行业有责任给出部分解决方案,水泥科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参会科学家
大会开幕式后,徐德龙院士等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就水泥工艺技术、水泥熟料化学、水泥水化化学等主题的研究做了主题报告。
大会共收录46个国家和地区的700篇论文。论文涵盖了水泥化学和混凝土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所有主题。在接下来四天的会期内将交流25个主题报告、26个邀请报告、198个口头报告和457篇张贴论文。为保证学术论文质量和会议交流效果,组委会先后组织召开了两次国际学术委员会会议和两次国内筹备会。
会议期间,同期安排了技术参观交流、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部分技术委员会会议、确定主办下届会议地点的会议。目前,大会收到了来自4个国家5个单位的申办材料。
大会同时颁发特殊贡献奖,表彰在水泥混凝土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大会在闭幕式颁发优秀学生论文奖。
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倡导成立的亚洲水泥与混凝土研究院将同期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