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6年北京市建设工程基本情况和水泥市场供应情况
2006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增幅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35.3亿元,为上年的153.2%。全市建设工程开复工面积为1.4亿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048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工程竣工面积4191万平方米,为上年同期的89.6%,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3193.9万平方米,下降15.3%。
全市水泥使用量约为2118万吨,其中散装水泥使用量为1644.45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达77.64%。外埠进京180家水泥企业供应水泥量约为891.41万吨,其中散装水泥进京数量为560万吨。本市24家水泥生产企业累计生产水泥量为1226.59万吨,累计供应散装水泥量为1084.45万吨,散装水泥供应率达到88.41%。全市混凝土供应量达到4505.4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4.66%,预拌湿砂浆供应量为22.27万立方米,干拌砂浆供应量为8.984万吨。预拌砂浆在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等奥运工程项目上得到示范应用。
二、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情况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在3800亿元左右,比2006年增加13%。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安排2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5%。主要投向奥运工程、基础设施、新农村、资源节约、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建设。已公布的第一批政府投资计划共102亿元,郊区市政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31.9亿,城市交通及奥运场馆周边市政配套设施31.3亿元,能源节约、生态建设及环保项目15.5亿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7.9亿。2007年计划新开工建设300万平方米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和2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三年内要建成两个1000万平方米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目前全市106项重点工程已初步确定,建设工程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奥运筹备各项任务按计划完成。2007年是奥运场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必须优质、高效、按时完成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任务。推进国家体育场建设,确保完成30个比赛场馆建设。基本建成5个相关设施和66项场馆周边道路、桥梁。基本完成奥运公园及周边地区热力管线、奥运村再生水热泵系统等能源供应保障设施。
2、加大环境治理和建设力度和水污染防治。完成清河二期、北环水系等河道治理工程以及卢沟桥、小红门等再生水厂建设,推进郊区水环境整治和再生水厂建设,“十一五”期间实现为每个郊区新城建成一座高品质再生水厂的目标。推进安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扩建、大屯垃圾转运站等大型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3、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确保地铁5号线建成通车(37亿元),10号线一期(含奥运支线)6亿元、轨道交通机场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4号线实现洞通(7.8亿元),开工建设地铁9号线、10号线二期、8号线二期和轻轨亦庄线,积极推进地铁6号线、7号线、14号线和15号线前期工作,实现2008年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200公里的目标,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争取建成机场南线、京平高速路,完成国道110改造,加快推进京承高速三期、京津二通道、京包高速和西六环(良乡-寨口)、机场二通道、北京南站、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4、提升城市资源保障水平。着力加强城市电力、燃气、水资源等供应保障。推进六环路天然气管线工程和市区天然气联络线工程,加快郑常庄、太阳宫等热源点建设,新建左安东路热力管线等热力联通线,实施城市热网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完成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管线主体工程建设,确保2008年4月具备输水条件。
5、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政府资金继续向郊区倾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和标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推进乡镇路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郊区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任务。完成30万农民安全饮水和10万农户改厕工程。推进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和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为农民提供优质生活能源。
总体来看:2007年处于建设工程的高峰期,与水泥需求相关的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仍在高位运行,水泥市场仍然看好。
刘斐:北京市建委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来源:数字水泥网